楊潔
摘要:“舞蹈是詩歌的腳步,舞蹈是生命的節(jié)奏”。通過對舞蹈的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有效地緩解學生在學習中積壓的各種負面情緒,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動作和心靈溝通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舞蹈的教學工作不僅是展示“美”的學科,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首先就現(xiàn)今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接著提出了加強舞蹈教學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舞蹈教學 問題 對策
· 【中圖分類號】J70-4
舞蹈作為一門藝術形式,其能夠很好的協(xié)調學生的肢體動作。積極改進和促進舞蹈教學的方式,對于現(xiàn)如今的學校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地位。然而當前形勢下很多學校的舞蹈教學卻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導致學生對于舞蹈的理解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對于舞蹈學習的理解也存在著一無所知的情況。這些都是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筆者針對于目前舞蹈教學的各種問題及對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探討。
一、現(xiàn)今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舞蹈教學的目標設置不夠明確
舞蹈教學的最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yǎng)。因為,舞蹈是一項空間與時間相互融合的一種藝術形式,其主要是通過對人體動作的表現(xiàn),來實現(xiàn)人們對美的理解、對相應的情節(jié)的表達、對情感的宣泄等。然而,要表達這些不同層次的內容,需要舞者具備良好的審美情趣,還需要對音樂的節(jié)奏、韻律等都有著較好的把握。
目前很多學校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舞蹈學習的目的理解不夠明確。有的教師過分強調對于學生舞蹈動作或者是舞蹈基本功的培養(yǎng),從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具備基本的舞蹈鑒賞和審美能力;而另一部分教師則只關注那部分身材較好,長相氣質較高學生的舞蹈學習,而忽略了其他大部分學生的舞蹈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不符合學校開展舞蹈課程學習的初衷,也不利于提升全體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需求。
(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創(chuàng)新性,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首先,當前很多學校在開展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舞蹈內容的設置和編排其實是不符合學生發(fā)展需求的。特別是對于非專業(yè)的學生學習舞蹈而言,其本身所能利用的教材資料就比較少。這就客觀上需要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需要自己進行一些教材自編的工作。這對于教師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此外,這部分教師大都是科班出身,常年接受的都是專業(yè)的舞蹈學習。這就會使得他們在進行教材編寫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加入過多的專業(yè)內容和專業(yè)知識,這些都不利于非舞蹈專業(yè)學生進行學習。
其次,由于很多的學校都將舞蹈作為興趣課程的內容進行教學,這種情況下使得教師使用的教材的更新速度很慢,常常是很多年都使用同樣的一本教材進行教學。這些缺乏創(chuàng)新性的老舊教材會使得學生漸漸的喪失學習的興趣。
(三)舞蹈教學的方式缺乏相應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目前很多的學校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式普遍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首先,在舞蹈課堂的設置上,很多學校都是舞蹈課程設置為選修課。這樣的課程設置卻要讓學生在短短的時間內學習很多種舞蹈,顯然是不符合課程發(fā)展規(guī)律的。這樣的課程設置形式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系統(tǒng)學習舞蹈的機會,更不用說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了。
其次,部分的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對于學生舞蹈動作的傳授,單純的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動作進行模仿。這樣機械的教學方式是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得學生對于舞蹈學習的理解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面上。
(四)舞蹈教師的自身素質不高,影響教學任務的開展
現(xiàn)在我國部分的舞蹈教師自身的素質不高,直接影響了舞蹈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首先,部分的舞蹈教師一旦進入工作崗位后就缺乏了繼續(xù)學習的動力,且在工作中也有畏難情緒,不愿意進行自主的創(chuàng)新。長期以往的幾套舞蹈教學,早已經使得學生失去了進行舞蹈課程學習的動力了。
其次,還有部分學校的舞蹈教師還要擔任教務方面的一些工作,這些繁重的工作往往使得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舞蹈這門藝術的發(fā)展卻是日新月異的,顯然教師有限的儲備是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的。
二、加強舞蹈教學的相應對策
(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為主要目的
舞蹈教學,特別是對于非專業(yè)學生而言,其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對于舞蹈這門藝術的熱愛,并且通過對舞蹈的學習樹立正確、健康的審美情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明確教學的目的和重點,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任務的開展。
然后,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為初衷,將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融入到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其中,對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都應該進行一一的推敲,使之能夠順應教學的初衷,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感受美,了解美。
(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心理體驗進行相互的融合
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心理的把握程度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年齡差異等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同樣也要使得自己的教學方法具有針對性,不盲目。
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利用舞蹈這門藝術課程的特點,去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因為,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舞者才能在有限的空間舞臺上將肢體語言的魅力發(fā)揮到無窮。
最后,還應該對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進行針對性地培養(yǎng)。因為舞蹈本就是音樂與肢體語言相互融合的一門藝術。舞者對于音樂節(jié)奏、韻律的把握都直接影響著其舞蹈的優(yōu)美與否。因此,對于音樂意境的良好把握是跳好舞蹈的關鍵點之一。
(三)舞蹈教師應該積極提升自身的素質,以適應時代日新月異的發(fā)展
舞蹈教師要想很好的勝任舞蹈教學,除了具有完備的專業(yè)技能知識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美學、教育學方面的相關知識作為支撐。首先,教師應該積極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以順應舞蹈藝術的發(fā)展需求。
其次,教師與教師之間也應該經常進行相互的溝通交流。尤其對于非舞蹈專業(yè)的教師而言,教師之間相互的交流與學習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最后,學校還應該增加對于教師培訓的各項投入,使得教師在工作之余能夠接觸到更多、更新鮮的新知識,這個對于舞蹈教學的開展是十分重要的。
結束語:
現(xiàn)如今我國的舞蹈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各式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師舞蹈教學任務的開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與學校共同努力,對課程的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對教學的方法進行有效地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以全方位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海燕.舞蹈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S2:216-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