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莉娜
【摘要】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是衡量一個學生語文基礎和語文能力的重要標準。本文認為指導學生習作,要從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大量閱讀,豐富語言積累;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習作欲望;能夠自己修改習作;踴躍投稿,感受成功的喜悅。這幾個方面入手,從而達到提到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萍師附小
【關鍵字】激發(fā);小學生;寫作欲。
【分類號】G633.34
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認為寫作文難,沒什么題材好寫的。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想,這是因為學生缺少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對生活沒有用心去觀察與體驗。小學生作文教學之路是艱難的,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認識,從備課入手、指導從點滴抓起、重視作文的評改,多給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下面就談談我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的幾點體會。
一、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名篇佳句。
學生作文時無話可寫,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肚子里”詞匯,知道要寫什么,就是不知道如何描述。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積累語言的習慣。對此我的做法是: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專門摘抄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語、歇后語等一切自己認為對習作有益的內(nèi)容。讀書時看到的好詞佳句用心記錄并背誦,積少成多,為“出口成章”打基礎。教師對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的活動及時引導、總結(jié),并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訓練,如積累展示、摘抄本比賽、背誦比賽等。堅持下來,學生課堂上,平日說話中都會用上這些好詞佳句,語言精彩紛至;寫作時好詞好句就能順手拈來,寫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二、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豐富語言積累。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又是寫作的基礎,這個基礎越深厚,學生語言積累就越豐富,寫作根基就越牢,潛力就越大。學生只有大量閱讀,知識才能豐富,眼界才會更廣。如何讓學生大量的閱讀呢?為此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
1、要求每個學生去圖書館辦一張借閱證,每月去圖書館不少于一次。
2、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去讀,定期向?qū)W生推薦一些內(nèi)容健康、文辭優(yōu)美、立意新穎的書,讓孩子們?nèi)ソ栝啞?/p>
3、是利用好多媒體網(wǎng)絡資源,建立班級群,在群里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分享讀到的好文章與自己完成的習作。
4、鼓勵學生訂閱關于小學生作文指導方面的報刊或雜志(同學之間互相借閱。)
學生讀的多了,語言表達豐富了,說話寫作也就能出口成章了!
三、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我告訴學生用心去觀察生活,去體驗才會有寫不盡的好文章。在進行習作指導時,首先我會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例如,在作文課前一天、甚至一周讓學生明確習作的要求,放手讓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構思,充分擬稿。這樣,學生所寫之作當然不是“空話”與“套話”,而是他們眼中的世界與生活。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以其自由自在的學習氛圍讓小學生感到無比的快樂,其獨特的感知方式也在這種氛圍中得以發(fā)揮。這樣,學生寫作的興趣就來了。我校是市重點素質(zhì)教育示范校,很重視學生的素質(zhì)培養(yǎng)。每個學期開展的活動很多,有:雛鷹爭章活動、中隊活動比賽、隊員才藝競賽、廣播體操比賽、合唱比賽、籃球比賽、紅領巾書市活動……我除了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外,還格外開展了好多符合學生特點的班隊特色活動,從而豐富學生們的生活,讓他們有了更多的寫作題材。有一次,同學向我匯報,班上楊浩哲同學和他媽媽鬧矛盾。我知道后,借此給同學們召開了一堂以“愛父母”為主題的班會課。我先給學生看了一些有關父母對孩子關愛的圖片及視頻。學生們被感動了,我動情地對他們說:“同學們,父母是生你們養(yǎng)你們的人,他們辛辛苦苦把你們養(yǎng)大,對你們有哺育之恩,你們要懷著感恩的心去回報他們。平時你們給父母倒過茶嗎?你們給父母洗過腳嗎?”同學們聽了感慨萬分,是呀,這么平凡的小事,他們好多人卻從沒做過。這時,熱乎乎的淚水,從一個個學生們的眼眶里流出來,那真誠的淚珠,不停地流著。我再次抓住時機教育學生說:“同學們,光哭是沒有用的,要懂得感恩父母,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你們的期望,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對你的愛?!彪S后我讓同學們把自己對父母的愛寫下來。情感被深深激發(fā)了,大家都覺得有好多話要傾訴,一個個含著熱淚,無比深情的作文本上表達了自己對父母的一片深情與感謝。當學生在一定情境中激活了腦中豐富的、沉睡著的情感細胞時,寫作的熱情變隨即而來了。反省我們的傳統(tǒng)習作教學,教師先講述讓習作要求:如何選材、如何開頭,又如何結(jié)尾,講得越透徹、越細致,學生受到的束縛越多。指導學生寫出一篇篇有真情實感的佳作,我們要努力讓學生成為情感的參與者,因為學生內(nèi)在的詞匯沒有情感驅(qū)動就無法噴涌而出,只有情緒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學生情感的大海才能掀起壯麗的浪濤。這樣情感與語言同構共生的習作也就變得生動而感人了。
五、指導學生,學會修改習作。
在班上建立以評改為中心環(huán)節(jié)的作文教學模式。學生初寫→師生評點習作→互評→再改→謄寫……這樣把習作前的觀察與構思、擬稿與初步的修改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獨立自主地進行觀察、構思、擬稿、自改、互評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張揚個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六、鼓勵學生踴躍投稿,感受成功的喜悅。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备鶕?jù)這一特點,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為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班上學生寫好的習作被我精心修改后發(fā)表在萍師附小班級主頁及班級群里,孩子們在互相學習的同時又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了更大的寫作熱情。
總之,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才能喚起學生對習作的興趣。教師要不斷更新習作教學觀念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把觀察思考的結(jié)果用文字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從而愛上寫作,提高寫作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