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歡
摘要:“厭學”即“厭煩學習”,這一現(xiàn)象在當前小學生語文學習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不專心、效率低、易健忘、成績差、畏懼教師、沒有耐心、作業(yè)拖拉、字跡潦草、作業(yè)錯誤率高等,嚴重時甚至還會出現(xiàn)說謊、逃學、離家出走等現(xiàn)象?!皡拰W”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種“病癥”,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危害。因此,教師應及時分析與研究學生出現(xiàn)厭學心理的根源,采取快樂教學的方法,使其愛上語文課堂,愿意學,喜歡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策略
一、小學語文快樂教學的意義
將這種快樂教學方法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會使得本身是枯燥無味的語言學習變成一種輕松和快樂的語言學習了,就會使得小學生能夠在輕松和快樂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就會增加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各方面的興趣,使其愛上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是快樂的,“快樂教學”就是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和諧的教育思想。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種教學方法的掌握并不是一說就行的,它需要大家不斷實踐,探索,不斷去思考,不斷去創(chuàng)新,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將快樂教學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地位,凸出學生的主體性。此外,采用快樂教學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實現(xiàn)思想素養(yǎng)與文化素養(yǎng)的雙提升。
二、應用快樂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1.進行師生情感交流教與學的過程是情感交流過程,情感具有動力和催化作用。在愉快情緒的作用下,人的心智活動會更敏捷,更卓有成效。老師要善于用自己的言行,熱情傳遞給學生以親切,鼓勵和尊重信息。當智能與美好情感經(jīng)驗相融時,可爆發(fā)出驅(qū)動力。因此,師生關系和諧是以情感為紐帶的。真情交融,能使雙方同時感受到教與學的無窮趣味,師生情感及時溝通,營造一種師生間平等,親切融洽的教學氛圍,在師生對話中,交流中,溝通中,達到了從真情交融進入心智交融,形成教與學相互推進。我們在傳授知識同時,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科學知識獲得,學生對學科的態(tài)度是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消極。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在關懷中得到知識。
2.多種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小學生的心理還處于不成熟的狀態(tài),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很強的求知欲。那么,作為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出引發(fā)學生好奇心和興趣的導教學方案。那么我們可以用學生感興趣和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引入課堂教學。(1)在上《蝙蝠和雷達》一課時,上課伊始,老師就用電腦演示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通過配音朗讀并設置懸念:晴朗的夜空出現(xiàn)兩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紅一綠的兩盞燈。接著傳來了隆隆聲。這是一架飛機在夜航。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蝙蝠就是在夜里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么飛,從來沒見它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也能靈巧地避開。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學生邊看邊聽,提出的問題就如同導火線,點燃了思維的火花,激起了他們求知的欲望。(2)以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開發(fā)新的教學模式,將黑板裝飾成一面黑幕,并附有星星和月亮,同時播放兒歌《小小的船》,讓小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玩耍的情景,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熱情,并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就能讓學生感到新奇、有懸念、好奇、有意思、喜歡聽。有這樣一句古話: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激發(fā)出學生的質(zhì)疑和求知欲望,學生才會想要去學,那么教師就應順水推舟,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海洋,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無限地遨游。
3.巧妙設疑解難,寓教于樂在教學中,某些教師為了追求高分,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和學生的健康,搜集各種復習資料,抄題,復印,中午、晚上、節(jié)假日從不肯“浪費”,把學生淹沒在題海中。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這種枯燥乏味的練習失去興趣,甚至對學業(yè)失去信心。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巧設疑難問題,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生“憤”“悱”之時設疑,在“憤”“悱”之時幫助解難,促使學生以濃厚的興趣去思索問題,探究知識的真諦,從而收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如在教學《新型玻璃》一課時,學生讀題后,筆者啟發(fā)道:“通過讀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圍繞課題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課文中的新型玻璃有哪些特點?新型玻璃有哪些作用?然后,筆者再把學生提出的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自學課文。
4.競賽激勵法小學生表現(xiàn)欲強,并且具有好勝心。教師可以適當運用競賽激勵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語文中的很多知識都可以作為競賽內(nèi)容,如:朗讀、寫作、生字識記、以及詞語積累等。同樣競賽的方式也有很多,如分組競賽、男女競賽、同桌競賽等。同時,分組競賽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品質(zhì)人才。
5.多元評價,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評價沒有統(tǒng)一標準,既要評價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更要評估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只有多元評價才能實現(xiàn)對一個學生的綜合評價,也才是最客觀的評價。如:一位同學,平時自卑膽小,成績一般,偶然因為在課堂上說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典故,得到師生稱贊,這件事竟然激發(fā)出了他學習語文的極大興趣。 對于學生問題,教師都要給出積極的回應,學生作業(yè)也是如此。教師在學生作業(yè)的后面根據(jù)作業(yè)情況回應一首小詩,或把資料改成 “名片”,或把故事說成一則漫畫,或把語文作業(yè)布置成“美術作業(yè)”“音樂作業(yè)”“自然作業(yè)”,這本身就是創(chuàng)造,學生有權(quán)力享受自己創(chuàng)造的樂趣。
小學語文是打好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教學人員對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模式進行了全面的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語文課堂沉悶的氣氛,使用快樂教學的方法,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愛上語文課堂,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快樂教學法》;[j];速讀;2014年09期
[2]《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4年05期
[3]《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教育觀察;2014年07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