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財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當今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打破了傳統(tǒng)又枯燥的教法,使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中的聲音、圖片等形式相結合,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而且多媒體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釋疑解難、開拓學生的思維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多媒體技術 能力培養(yǎng)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社會的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教育規(guī)律是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wǎng)絡為技術平臺的教育教學,要使教育有長足發(fā)展,就必須把信息技術與各科課程進行整合,這是當今世界教育的普遍軌跡。
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將信息技術引入語文課堂教學,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已成為課堂不可缺少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它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更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F(xiàn)結合教學實例,談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斷飛速發(fā)展,在教學中滲透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和手段。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將聲、圖、文等媒體通過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的技術,將其運用在教學中,能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具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特別是在小學,形式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技術受到老師與學生的歡迎。的確,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中,一成不變的教學形式早已讓學生感到倦怠,“老師刻板教,學生死板學”這樣的教學方法讓人缺乏新鮮感,使得課堂失去活力。多媒體的引入,像將學生帶入一個奇妙的世界,教學內涵被無限豐富,學生的眼界被拓展,實現(xiàn)教和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獲取技能,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讓學生的興奮感與好奇感長久保持。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主體性,強化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探索意識。對教師來說,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豐富了教育形式,特別是在教學設計時,多媒體技術的加入使得整個設計充滿“動感”與“美感”,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對小學語文課堂而言,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讓學生“活”起來,充分活躍課堂氣氛,使得課堂開放又有活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的意義
(一)吸引注意,活躍課堂。受年齡與心理因素的影響,小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這對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教學環(huán)境,給予學生強烈的刺激,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參與意識,活躍課堂氣氛。特別是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課剛開始的那幾分鐘最關鍵,在于能否一下子收住孩子們那還沉浸在課間歡樂十分鐘的心,能否讓學生安靜下來認真聽課。老師需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很快全身心投入學習中。
比如筆者在上《荷花》這一課的時候,采用“猜謎語”這個作為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筆者發(fā)現(xiàn)剛剛還沒集中注意的孩子一下子全部抬頭看著課件。我想學生這種飽滿的狀態(tài)應該是老師所喜聞樂見的。如果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進行一些小游戲,那么對學生來說是莫大的“提神劑”。這樣音像并茂的形象展示遠比教師單調的講解更富有趣味性,更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與濃厚的學習興趣,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化解重難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無論是教師教還是學生學,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都很關鍵。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對重難點的解釋都比較偏向于用各種理論表達,有時候在化解教學重難點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課堂上很好地借助多媒體技術解決重難點,那么教學效果將完全不同。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難度,很好地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了課文內容。
(三)培養(yǎng)思維能力,拓展學習空間。傳統(tǒng)教學大多依賴老師的講解,學生缺乏主動的思考與積極參與,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運用多媒體技術,以最簡便的方式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新知識、新事例引入課堂,豐富教學內容,使信息傳遞更多樣化。將豐富的課外信息資源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相互補充,從而加大課堂容量。特別是在低年段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讓學生記住一個字要用很多辦法。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很多形聲字化為便于兒童理解的圖片,讓學生更多地了解這個漢字的演變過程,這樣在理解的基礎上,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素材,汲取更多的知識營養(yǎng)。多媒體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給予學生思想上很大的啟迪。
在《荷花》這一課中,筆者設計了拓展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想象除了書中三種荷花的姿態(tài)外,荷花還有什么其他姿態(tài)。這時候筆者先呈現(xiàn)課文所提到的三種姿態(tài),隨后出示幾張展示荷花姿態(tài)的圖片,讓學生進行比喻句的說話練習,緊接著讓學生想象荷花的姿態(tài)。這樣利用多媒體層層遞進,讓學生一步步感受荷花姿態(tài)的多樣化。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觸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感,更有利于學生與教師展開積極有效的互動,有利于學生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三、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課堂“體驗”——讓語文知識“觸手可及”
(一)我所理解的“體驗”。我所理解的“體驗”包含兩個層面:其一,知識技能的體驗,是指教師有目的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看、畫、擺、折、拼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親自感知、體驗,進而掌握知識的過程。其二,語文學習的情感體驗,是指學生親歷語文活動,探究、獲取語文知識的同時掌握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和方法,感受獲得知識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樂。語文教學的完美體驗應是將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行為、認知、情感融為一體,增強整體參與的效果。這種整體參與有利于學生感悟和理解語文知識本質,增強對語文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有效“體驗”。語文課堂中的體驗包括三方面含義:其一,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兼具實效的語文情境,吸引學生融入課堂學習;其二,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手段精心設計、有的放矢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加真實的語文體驗;其三,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虛擬化的生活環(huán)境,將源于生活的語文歸于生活,使學生領會語文應用價值的同時深化生活化的語文體驗。
通過這“三步走”,教師完成教學,學生掌握“有樂趣、有營養(yǎng)、有價值”的語文內容,并從中獲得愉快的、成長的情感體驗。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融入精心設計的課上活動,理論語文與實際語文完美融合,打造出高效的語文體驗課堂,不僅實現(xiàn)知識的聯(lián)結和升華,而且使學生在歡樂有趣的活動中將原本枯燥的分類知識完全轉化成故事情境,讓學生在實效的情境中感知和體驗知識的獲得。這樣的體驗過程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熟練運用,更有利于學生在內心深處感悟和沉淀知識,使其成為一種能力,受用一生。
總之,多媒體技術作為全新的教學手段,正在向人們展現(xiàn)自身教學的魅力。多媒體輔助教學正在改變課堂教學,要理性看待,將多媒體的運用與先進的教學理念實踐融于一體,不斷地實踐與探索,在實踐中檢驗,不斷彌補多媒體教學的不足,使多媒體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強化教學效果等方面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閻立欽.語文教育學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朱海平.王同光.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23).
[3]曹效勝.多媒體語文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華章,2010(31).
[4]徐茂芳.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綜合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7).
[5]劉善玉.淺析如何做好小學語文微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
[6]王翹楚.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4).
[7]李淑青.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
[8]任長虹.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