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蘭
【摘 要】如何通過心理健康學科的教學來提高高中生的素質(zhì)呢?文章認為首先要樹立起心理健康老師的良好形象,其次要體現(xiàn)出心理健康教學的特色進行滲透教育,再次要提高心理健康課的教學功效。
【關鍵詞】素質(zhì)教育;心理健康;教學過程
全面切實提高高中生素質(zhì),是高中每門學科教學面臨的共同任務。那么,如何通過心理健康學科的教學來提高高中生的素質(zhì)呢?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這個問題談幾點體會。
一、要樹立起心理健康老師的良好形象
對于剛進校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對心理健康這門課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因而對心理健康老師也存在著良好的心理期待。教師的良好形象,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對這門課的興趣及學習的投入程度。同時,教師的良好形象還會對他們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心理健康老師應樹立起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首先,要給學生以好的初始印象,滿足他們的心理期待,讓他們一開始就喜歡上心理健康老師,從而引起他們對心理健康這門課的興趣。其次,要不斷保持這種初始形象,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始終保持一種好的形象,讓學生從心底敬佩自己的心理老師,時刻以心理健康老師作為自己以后在教學和為人處世方面的表率。這就要求心理健康老師在從教過程中,在為人、為學、為師幾方面都要努力完善自己。在為人方面,要熱情、大方、友善、做個善于處事而又不世故的人。在為學方面,要不斷鉆研本學科專業(yè)知識,使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有扎實的業(yè)務知識,能針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心理現(xiàn)象以及他們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出解答。在為師方面要熱愛本職工作、愛學生、理解學生,讓學生覺得心理健康老師生是自己的良師益友,是自己的知心人,從而使學生愿意與老師進行情感上的溝通。
二、要體現(xiàn)出心理健康教學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知識內(nèi)容不同于其他學科,其教學應具有自己的特色,要發(fā)揮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
1.課堂氣氛要民主、和諧、融洽
心理健康老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民主、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學習。首先,教師的教態(tài)要親切自然,語言要風趣、幽默,使學生感到輕松愉悅,并多采用一些體態(tài)語言以增強表達效果。其次,要多做些課堂演示,增加大家的感性知識,也可多做些試驗,讓大家積極參與,調(diào)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再次,對于大家普遍感興趣的問題,可讓學生自由討論,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并可活躍課堂氣氛??傊痪湓挘褪潜M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開動腦筋,不斷獲取新知。
2.要不斷聯(lián)系實際
為了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識內(nèi)容,我們應聯(lián)系實際進行教學。一方面要聯(lián)系高中生的思想實際進行教學,對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高中學習、生活情況與初中有較大不同,他們一下子難以適應。對此,可適時地與他們交流、談心,使他們更快的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并可引導他們多做些實事或引導他們培養(yǎng)某方面的興趣、愛好,充實他們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要聯(lián)系當前的社會實際進行教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同時在信息時代,知識更新很快。因此,要不斷引導他們接受新思想、新觀念,給他們傳播新消息,提高他們的市場經(jīng)濟意識。
3.教學方法、方式靈活多樣
為提高心理健康這門課的教學效果,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充分調(diào)動起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但也要適當?shù)闹v授。在講授過程中,要密切聯(lián)系實際,語言要風趣幽默,適當?shù)夭捎靡恍w態(tài)語言,要盡可能的啟發(fā)他們的思維,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根據(jù)教學需要多做些課堂演示或?qū)嶒?。比如,在講“短時記憶轉為長時記憶的條件”時,可讓學生當場做實驗,使他們明白短時記憶轉為長時記憶的條件是:“即時的復述”。第三,對于一些與高中生自身發(fā)展比較密切或就他們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可讓他們展開討論。比如,對“健康”這個概念,應如何理解?可讓他們開動腦筋,各抒己見,然后老師再作評說、總結。
三、進行滲透教育,提高心理健康課的教學功效
為了提高心理健康課的教學功效,我們還可以寓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于心理健康教學之中。
1.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學之中
第一,心理健康老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真正為人師表,給學生做出好的榜樣。第二,在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要求學生,使他們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也能真正的為人師表。
2.寓體育于心理健康教學之中
真正含義上的健康應當包括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兩個方面,而身體的健康是首要方面。因此可讓高中生對“健康”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在討論中讓他們充分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培養(yǎng)他們體育鍛煉的意識。讓高中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有關的體育心理,更會促進他們運動技能、技巧的發(fā)展,在體育運動中取得好的效果。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而心理的健康又會直接影響到生理的健康,健康的心理對身體的積極影響,更是體育運動所不能替代的。
3.寓美育于心理健康教學之中
在心理健康的教學中也能實現(xiàn)美育功能。比如:可充分利用高中生對心理健康老師的良好心理期待,向他們充分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儀表樸素、大方,教態(tài)親切自然,富有動感,語言風趣、幽默,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課堂氣氛民主、和諧,教學方法、方式靈活多樣,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這不僅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更能愉悅他們的心情。
4.寓勞動教育于心理健康教學之中
勞動技術教育包括勞動教育和技術教育兩個方面。首先,在品德心理教學中,可結合思想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觀念。其次,要加強高中生對能力重要性的認識,在學習、生活、工作之中注意不斷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從而為他們掌握生產(chǎn)技術知識和勞動技能創(chuàng)造條件。
總之,心理健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多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同時要努力實行滲透教育,從而使心理健康這門課的教學在素質(zhì)教育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