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春+吳綺常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16.157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及其他因素對大學生預防艾滋病認知態(tài)度的影響。方法 方便選擇該地區(qū)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間10所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10所大學共63 700名在校大學生,對其中5所大學學生進行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分組方式:隨機數(shù)字法)。觀察接受健康教育和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大學生對艾滋病的認知態(tài)度和掌握情況。結果 健康教育組學校期間性行為為224名(0.70%),交易性性行為155名(0.48%),有性行為安全措施123名(54.91%),未接受教育組分別為1 900名(5.90%)、1 589名(5.01%)、760名(40.0%),健康教育組大學生個人性行為態(tài)度顯著優(yōu)于未接受教育組大學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健康教育組大學生對艾滋病的掌握程度(92.4%)顯著優(yōu)于未接受教育的大學生(65.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有效提高大學生預防艾滋病認知態(tài)度,可實施健康教育和社會預防主題活動,改正大學生個人性行為態(tài)度,提高其對艾滋病的認知。
[關鍵詞] 健康教育;艾滋??;認知態(tài)度;個人性行為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6(a)-0157-03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Prevention of AIDS
CHEN Xiao-chun, WU Qi-chang
Outpatient Department, Eastern Distric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pf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prevention of AIDS. Methods 63700 college students in 10 universities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were giv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gnitive attitudes towards AIDS and mastery degree of students with health education and students without health educ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ex behavior, transactional sex behavior and safety measures of sex behavior in the students with health education were respectively 224cases(0.70%), 155cases(0.48%), 123cases(54.91%) and in students without health education were respectively 1900cases(5.90%),1589cases(5.01%),760cases(40.0%), and the personal sex behavior attitude in students with health educ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without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mastery degree of students to the ADIS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without health education(92.4% vs 65.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prevention of AIDS, we can implement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social preventive topic activities, correct the personal sex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AID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AIDS; Cognitive attitude; Personal sex behaviorendprint
艾滋病的傳播主要是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性傳播已經(jīng)成為我國大學生感染HIV病毒的主要途徑。目前大學生艾滋病大部分是來自男同,部分學生因好奇,部分不清楚自己喜歡的性別而進行性行為感染。因此,提高大學生對艾滋病的認知,做好健康教育宣傳,減少大學生艾滋病感染率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1]。該次研究以該地區(qū)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間10所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健康教育及其他因素對大學生預防艾滋病認知態(tài)度的影響,10所大學中共63 700名在校大學生,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該地區(qū)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間10所大學的63 700名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兩組,每5所學校為一組。所有學生年齡均在18~25歲,平均(21.5±3.5)歲,其中男性34 602名,女性29 098名。健康教育組中男性17 466名,女性14 534名,年齡18~24歲,平均(21±3)歲;未實施健康教育組中男性17 349名,女性14 351名,年齡18~25歲,平均(21.5±3.5)歲;兩組對象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高校艾滋病預防健康教育應注意傳播途徑、疾病感染率、預防控制關鍵、醫(yī)療救助知識等幾個關鍵內容。首先,全方位的開展健康教育,促使宣傳、媒體、教育、衛(wèi)生等各環(huán)節(jié)相互配合,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工作中[2]。通過制定高校艾滋病預防專題講座、活動或課程,向大學生傳播艾滋病知識,讓學生了解艾滋病的傳染途徑,危險因素,促使其更正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正確與HIV感染者相處[3]。通過發(fā)放資料、畫報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到艾滋病當前在高校及高危群體的發(fā)病率有增無減,促使其主動做好預防艾滋病的措施。告知大學生如何積極預防和控制艾滋病危險因素,改正個人不良性生活習慣,與性伙伴進行性行為時要做好安全措施[4]。消除恐懼心理,關愛艾滋病患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積極參與到艾滋病的預防宣傳活動中來。同時,可通過定時開展文藝晚會、有獎問答、游戲等形式進行普及,以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側面提高其對艾滋病知識的掌握[5]。此次健康教育活動中,通過開展10大高校微電影比賽以此宣傳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消除恐懼心理,及早得到有效治療,正常生活。
1.3 觀察指標
參考文獻[6]的調查表格,制定針對高校大學生的艾滋病預防知識、態(tài)度、行為現(xiàn)況調查。比較實施和未實施健康教育的學生對個人性行為態(tài)度、艾滋病知識的掌握程度。
1.4 統(tǒng)計方法
選取版本為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n(%)],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個人性行為態(tài)度比較
健康教育組大學生個人性行為態(tài)度顯著優(yōu)于未接受教育組大學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艾滋病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健康教育組大學生對艾滋病的掌握率92.4%(29 568/32 000)顯著優(yōu)于未接受教育的大學生65.8%(20 859/31 7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299 8,P<0.05)。
3 討論
艾滋病英文名稱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可簡稱為AIDS,因人類感染了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而造成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損害,其主要特征機會性感染狀況,有“世紀殺手”“超級癌癥”“史后世紀的瘟疫”的稱號。有數(shù)據(jù)表明,美國1981年則報道出首例艾滋病患者后,至今均流行有艾滋病,世界范圍中大約有6 000萬感染艾滋病病毒,大約有2 500萬人因艾滋病喪失生命,世界范圍中無一個地區(qū)或國家免遭艾滋病的威脅和侵襲。聯(lián)合國有數(shù)據(jù)表示,2008年,世界范圍中大約存在3 340萬艾滋病病毒疾病者,新發(fā)感染疾病者共270萬人,有200萬人因艾滋病喪失生命,其中,青少年(15~24歲)新發(fā)艾滋病感染著大約有40%。截止2009年,我國感染艾滋病患者大約有74萬人,其中有10.5萬人為艾滋病患者,新發(fā)艾滋病感染患者中,主要傳播方式為性傳播,其占比可達到75.0%左右(同性傳播中,男性可達到32.5%,而異性傳播可達到42.2%)。近幾年來,學生內艾滋病發(fā)病人數(shù)和感染艾滋病數(shù)量逐年有攀升趨勢,在所有總病例中高達到1.37%,而年齡處于20~24歲階段的學生,感染艾滋病病毒和患者人數(shù)在總例數(shù)中可達到40%,學生患者內,從傳播途徑上來看,位居第1位的為同性傳播,占比可達到36.8%,異性傳播可達到10.8%。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一種疾病則為艾滋病,此疾病死亡率較高。按照UNAIDS、MOH、WHO組織聯(lián)合公布的我國艾滋病工作報告,性傳播屬于一個主要傳播途徑,艾滋病流行區(qū)域有不斷擴大,從原來相對集中區(qū)域,通過人口流動方式逐步擴散到大城鄉(xiāng),其傳播方式具有復雜性,因多個傳播方式從高危人群逐步擴散到一般人群中。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傳染病,主要是因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這種感染疾病需要經(jīng)過數(shù)年甚至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后才會發(fā)展成為艾滋病,發(fā)病后患者可出現(xiàn)長期的抵抗力極度下降,長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7]。因此,艾滋病預防逐漸受到關注。從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于艾滋病知識還是有一定的了解,但多數(shù)學生對艾滋病的了解比較淺。絕大多數(shù)學生知道艾滋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傳染病,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抗生素的使用和免疫球蛋白的注射能夠對艾滋病產(chǎn)生抵抗,甚至部分學生認為日常保健品的食用及營養(yǎng)的充分供應也是對艾滋病進行預防的措施,這一結果和國外的一些調查結果相似,這些結果表明現(xiàn)在的學生還對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了解的并不多。對艾滋病傳播的方式不夠了解,對艾滋病的主要及非主要傳播途徑未能充分理解,對該病的傳播途徑的不正確理解將會使他們增加被感染的機會,同時也會使他們產(chǎn)生對艾滋患者的歧視。大學期間,許多學生的性意識,價值觀正在逐漸形成,對性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然而由于對艾滋病的認識不夠以及開放的性觀念使得許多大學生的患病幾率大大提高。部分學生因好奇心作祟、不清楚自己的性取向進行性行為,尤其是男同之間性行為傳播較為嚴重。因此,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學生個人性行為態(tài)度,減少不安全性行為的發(fā)生,提高自身對艾滋病預防、危險因素的認知,從而促使學生關注到艾滋病[8]。endprint
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組大學生個人性行為態(tài)度顯著優(yōu)于未接受教育組大學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健康教育組大學生對艾滋病的掌握率92.4%也顯著優(yōu)于未接受教育的大學生65.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上述結論相符,且和武彤等學者所報道的結果一致[10-11]。
綜上所述,為有效提高大學生預防艾滋病認知態(tài)度,可實施健康教育和社會預防活動,改正大學生個人性行為態(tài)度,提高其對艾滋病的認知。
[參考文獻]
[1] 馬建軍,李文濤,李焱,等.低流行區(qū)農(nóng)村孕產(chǎn)婦艾滋病認知狀況及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23):2734-2736.
[2] 申元英,李麗娟,袁芝瓊,等.云南省某高校南亞留學生與國內學生艾滋病知信行狀況調查[J].醫(yī)學與社會,2015(2):84-87.
[3] 張欣文,白娥,楊柳,等.西安市兩所醫(yī)學院校新生與臨床實習生對艾滋病認知及態(tài)度的比較研究[J].醫(yī)學與社會,2016, 29(9):76-78,105.
[4] Li X,Gao Z,F(xiàn)ang X,et al.HIV/AIDS knowledg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geographic,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J].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2004,19(3):345-356.
[5] 王瑞紅.監(jiān)獄醫(yī)院艾滋病監(jiān)區(qū)警察艾滋病認知態(tài)度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7):55-57.
[6] 戚小兵,鄺燕群,趙丹璇,等.珠海市農(nóng)村地區(qū)產(chǎn)婦對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7):620-622.
[7] Larwin KH,Gorman J,Larwin DA,et al.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esting Aids on Post-Secondary Student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13,25(3):429-443.
[8] Chernoff RA,Davison GC.An evaluation of a brief HIV/AIDS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using normative feedback and goal setting[J].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2005,17(2):91-104.
[9] 張莫,唐松源.大學生性健康教育與艾滋病預防知識、態(tài)度、行為現(xiàn)況調查[J].醫(yī)學信息,2015(37):361.
[10] 武彤,劉桂萍,辛瑩瑩,等.鄭州高校大學生對艾滋病及高危性行為的認知和態(tài)度的調查[J].護理研究,2013,27(33):3739-3740.
[11] 林明環(huán),岑瑜,鄧修平,等.桂西山區(qū)民族高中生艾滋病認知態(tài)度與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母嬰世界,2016(13):241, 243.
(收稿日期:2017-0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