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娟
摘 要 生物是高中教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學生的差異性需求,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達到良好教學效果,教學方法方面的創(chuàng)新越來越多,分層走班就是其中一種。本文就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分層走班的實踐展開研究,希望為高中生物教學的進步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 新時期 高中生物教學 分層走班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7.068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Stratified and Practical Classes in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e New Period
LI Hongjuan
(Tianjin Wuqing District Yangcun No.1 Middle School, Tianjin 301700)
Abstract Bi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 school curriculum,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facing the demand of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unable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 more and mor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hierarchical class is one of th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actice of stratified walk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progress of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Keywords new period;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stratified and class-selection; practice
1 分層走班的概述
1.1 基本含義
在學生群體中,智力水平、學習方式、學習能力與知識結構等方面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導致同班同學在各科成績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對此,按照學生實際情況的差異,將學生根據(jù)學習能力高低分別組成不同學習班級,原有行政班級保持不變,在各課程上分別進行走班學習,讓學生在適合自身學習能力的班級中求學,這種模式就是分層走班。
分層教學最早是由美國教育家哈里斯在1868年進行實踐的,命名為“活動分團制”,在西方是一種十分普遍的教學方法。在上世紀60年代以后,按學科進行分層走班的教學模式得到應用和推廣,充分考慮了學生個性差異,又發(fā)揮班級授課的優(yōu)勢,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
分層教學概念在我國出現(xiàn)較早,“因材施教”就是分層教學的體現(xiàn),在1914年,朱之善提出“分團教授法”,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分層教育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將學生根據(jù)文化程度差異進行分班,然后到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各地開始進行分層教學試驗與改革,并采取分層與走班結合的嘗試。
1.2 基本原則
在應用分層走班教學方法中,既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整體性原則,指的是將學校所有行政班級作為一個整體,并將各個年級、所有教師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為分層走班提供良好條件。
二是自主性原則,在分層走班教學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將學生進行分層的同時,也要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情況來選擇合適層次的學習班級,讓學生處于良好心理狀態(tài),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樂于學習。[1]
三是流動性原則,學生在分層走班時,并不需要局限于固定層次的學習班級,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適時改變選擇,在各個學習班級中自由流動,讓學生感受多種學習氛圍,不斷提升自己,提高學習成績。
2高中生物教學中分層走班的實踐策略
2.1 學生分層走班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主體是學生,分層走班就是為了讓不同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所以,首先要做好學生的分層,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明確學生差異,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確保分層走班的科學合理有效。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學生的差異是多方面的,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合作能力、接受能力以及知識水平等,分層工作面臨著較大的難度,為提高分層的準確性,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學習等各方面觀察,做好記錄,結合調(diào)查問卷方式,通過學生問卷、同學問卷、家長問卷與教師問卷等多種途徑,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
然后,在掌握學生的詳細資料基礎上,借鑒國外成功的經(jīng)驗,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的指標包括學習興趣、學生自評、教師評價、能力傾向、考試成績等,在統(tǒng)籌安排基礎上,結合學生自主選擇,將學生劃分為基礎、提高與優(yōu)秀三個層次。其中,基礎層學生在基礎上相對較差,缺少明確學習動力與足夠?qū)W習動力,對學習處于敷衍了事狀態(tài);提高層學生有著一定學習興趣,能夠及時完成作業(yè)任務,但缺少進取心,學習習慣、學習動力有所缺陷,成績不夠穩(wěn)定;優(yōu)秀層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刻苦努力,具有較好的學習態(tài)度、習慣、主動性和獨立性,基礎知識扎實,成績優(yōu)秀。
學生分層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jù)學生在走班學習中的變化,及時作出調(diào)整,當學生在分層走班中表現(xiàn)出色、成績提升后,可以將其提升到高一層中;反之,則調(diào)整到低一層中,督促學生進步。[2]endprint
2.2 教學方法分層走班的策略
在教學方法分層走班方面,不同層次學生在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的差異,決定著其適用的教學方式也會不同,其中,對于基礎層的學生,應當采取慢速度、低難度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進行多次反復,減少過多變化,加強基礎知識方面?zhèn)魇?,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查補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疏漏,多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重視對學生的考查,及時將學生不足之處反饋給其本身,加強對重點知識內(nèi)容的輔導,確保學生能夠扎實掌握高中生物知識。
對于提高層的學生,需要對學生進行大量練習,提問點撥重點知識,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更為熟練地掌握生物知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tài)度,并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策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能力。
對于優(yōu)秀層的學生,教學方法應當以討論式、啟發(fā)式為主,適度擴大教學內(nèi)容,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與機會,增加綜合知識、變化內(nèi)容的培訓,增強與學生間的交流,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自主設計生物實驗方法,提高對高中生活的運用能力。
2.3 教學內(nèi)容分層走班的策略
教學內(nèi)容的分層走班有兩種方式,一是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其適用的教學目標也是有所不同的,需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來制定,以保證教學目標能夠有效激勵、引導學生學習。其中,對于基礎層學生,適合的教學目標應當是讓學生熟記、掌握并簡單運用高中生物的知識,多訓練學生基本技能、傳授基礎知識,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使其養(yǎng)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生自信心,鞏固基礎知識;對于提高層學生,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對基本知識數(shù)熟練掌握,并能夠?qū)ζ湔_運用,同時加強分析能力、實驗觀察和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等的培訓;對于優(yōu)秀層學生,除了要達到提高層教學目標之外,還要對生物教學大綱進行拓展,做好學生思維深度、廣度的培訓,掌握學習規(guī)律,訓練綜合技能,提高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知識遷移能力。[3]
二是學案分層的方法,不同層次班級學習力有所差距,統(tǒng)一的教學方案并不能起到同樣的教學效果,所以,需要對學案進行適當分層,來滿足各層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學案分層中,需要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合理區(qū)分,根據(jù)不同學生情況劃定其優(yōu)先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并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
2.4 評價分層走班的策略
評價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結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性,對于分層學生而言,其評價考核的內(nèi)容、標準等都需要有所差異,也就是對評價進行合理分層。
對于基礎層學生,評價要以鼓勵與肯定為主,教師應當從積極的角度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之處;對于提高層學生,要側重知識掌握扎實程度、知識面覆蓋方面,重點評價知識掌握水平;對于優(yōu)秀層學生,除了要評價知識是否全部掌握外,更要重視對學生自主性、創(chuàng)新能力的評價。
具體來說,對各層學生的評價應當從兩個方面,一是知識能力,采取分層測試的方式,利用有基礎題、附加題的相同試卷,將學生需要答的題進行標志區(qū)分,而同一題目,評分標準需要有所區(qū)分,比如基礎層答出重點即為正確,提高層和優(yōu)秀層需要做到答案的嚴謹正確。
二是情感態(tài)度,指的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包括出勤狀態(tài)、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等等,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在各層學生中是適用的。[4]
3高中生物分層走班教學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3.1 存在的問題
就高中生物分層走班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存在的問題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缺少對生物課程的重視,由于生物在高考中分數(shù)比重不如三大主科,對生物課程重視十分不足,對其學習難度不夠理解,認為并不需要采取分層走班的教學方法,妨礙分層走班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二是缺少足夠生物教師,分層走班教學需要有大量生物老師作為支撐,但在許多學校中,生物老師配備數(shù)量并不充足,經(jīng)常有一個生物老師負責多個班級的情況,在這種緊缺情況下,多個班級同時開展生物分層走班教學面臨著較大困難。
三是管理方面難度較大,在分層構成的新學習班級中,學生彼此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都不夠熟悉,學生即使缺席也很難發(fā)現(xiàn),容易發(fā)生遲到、早退、逃課等不良現(xiàn)象,增大管理的難度。
3.2 解決的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加強對生物的重視,學校應當將生物作為重點課程,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積極推動分層走班教學在生物課程中的應用。第二,做好生物教師的安排,學校應當加強在生物教師方面的儲備,對所有班級進行統(tǒng)籌安排,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安排不同水平的教師,比如優(yōu)秀層,應當讓經(jīng)驗豐富、思路敏捷、視野開拓的教師來擔任。第三,管理方面,要完善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采取雙班主任的方式,給分層學習班級設置單獨的班主任,選擇負責的班級委員,加強對班級的管理力。[5]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采取分層走班教學方式,對學生健康成長、生物教學水平都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因此,掌握并使用正確分層走班教學策略,能夠讓不同層次學生接受到符合其自身的教學內(nèi)容、方法,提高學生高中生物學習效果與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施大華.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分層走班的實踐策略[J].生物技術世界,2015.7:166.
[2] 宋知剛.高中生物教學中分層走班的實踐及思考[J].中華少年,2017.12:200-201.
[3] 張曉玲.高中生物學“分層走班制”教學的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3.
[4] 韓艷玲,畢憲順.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分層走班制實施路徑探析[J].考試研究,2016.3:86-90.
[5] 張麗鵑.對新課程下高中數(shù)學分層走班教學的體會研究[J].新課程(下),2017.1: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