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德華
摘要: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伸和拓展,但與初中物理相比較,無論是在知識內(nèi)容的難度、廣度和涵蓋面上,還是對思維能力的要求上,都有了極大地提高,因而很多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階段后,物理學習進入了一個學習效率低下的不適應階段。如何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介紹高中物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項目學習法。
關鍵詞:項目學習;高中物理教學;運用
伴隨著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物理學習也從簡單的現(xiàn)象原理初識,一改為物理深度探究,在探究物理學習的過程中,高中物理學習課堂對于物理學習有了更多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只是簡簡單單的掌握答題技巧,更多的要求學生提高自己的物理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理解能力、邏輯能力,學會在物理學習中,培養(yǎng)自己的物理學習意識,從而建立科學有效的物理學習方法,擺脫傳統(tǒng)舊有的“題海戰(zhàn)術”。伴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推廣,高中物理課堂也有了巨大的改變,新的學習方法被廣大教師不斷引入,在提高廣大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更是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而在諸多物理新式學習方法中,項目學習法作為其佼佼者,更是流傳甚廣。
一、當前階段我國高中物理學習的難點要素
高中物理教學一直以來被諸多高中生頭痛,并且不少學生在長期的厭學情緒下,甚至與物理課程絕緣,新的形勢下要展開對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的探究,就必須要認識到我國當前高中物理學習中的難點要點,通過對廣大學生對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情況調查,總結出以下幾點難點要素。
1、廣大高中學生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觀念有待改善。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初中物理更多的是對物理學的一個簡單概括式的學習,而高中物理卻是對物理學由淺入深的探究過程。由于我國傳統(tǒng)舊式教育流行的原因,在我國多數(shù)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初中物理只是片面地要求學生對課本知識和應試習題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或者很少對學生在物理學習方法方面的引導,因而學生從初中階段進入到高中后由于本身物理學習態(tài)度還保留在傳統(tǒng)物理學習中的聽課做題模式,而缺少了對物理學習方法的總結歸納,缺少了對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的建立重塑,一時間造成學生對高中物理“談之色變”,導致課堂課外學習效率低下,最終產(chǎn)生厭學情緒。
2、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普遍低。高中物理學習中,多數(shù)高中學生沒有自己完善的物理學習框架??v觀物理學習方法和物理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根源,不難發(fā)現(xiàn)要培養(yǎng)物理學習框架和物理學習方法,首要的就是在物理開始之初,通過對課堂教學、課后作業(yè)任務、課前預備三方面物理內(nèi)容的再準備,而在當前我國傳統(tǒng)舊式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廣大的物理教師很少意識到對學生本身學習框架能力的自我構造培養(yǎng),更多的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案,進行物理課程的學習。不可否認,在初中階段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從長期的角度講,這種按照老師教案步驟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雖然暫時性在短期之內(nèi)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學校規(guī)定的成績評估目標任務,但是卻給學生養(yǎng)成了一切聽老師安排的依賴習慣,這種習慣導致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不夠高,學習物理的過程更多的是對物理知識教學的一種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學習。
二、項目學習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項目模式的劃分還可以進行主題劃分,一為線性主題模式,二為整合模式。這兩種模式相比各有各的優(yōu)勢,線性模式作為主題活動時,老師和學生雙方面參與,可以充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學習氣氛,這種模式在高中物理課堂的主要應用形式為,高中物理老師進行講課教授,然后布置課堂作業(yè),進行課堂的當場講解,在學生解完題目之后,老師通過對題目進行有序的劃分運用物理知識對習題練習進行總結,邀請學生發(fā)言,從而強化高中物理學習的知識框架,提高學生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高中物理“牛頓力學體系”學習中,高中物理老師可以采取分組的方式,將優(yōu)差學生打散分入各個小組中,并且讓各個小組內(nèi)部展開有序的討論,保證小組討論中總結出知識的疑惑點和難點,從而一再發(fā)言,有針對性地進行難點項目力學要素認識,提高“牛頓力學體系”一課的學習效率。
而整合模式指的是全課程以學生為絕對的課堂任務活動出發(fā)點,通過學生本身對物理知識的探求,從而得到學生適合什么樣的物理學習方式,進而發(fā)現(xiàn)學生的需求,從而制訂有序的課堂教案。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不必采用上述課堂習題練習的模式,可以通過互動、做實驗等方式來實現(xiàn)對學生物理知識的強化。兩種項目學習方法的應用對比中,不難發(fā)現(xiàn)相比較整合模式,線性模式有著更強的適用范圍和良好的課堂任務完成率,但是線性模式不具備整合模式的課堂活力,長期實行容易導致課堂機械化,缺乏足夠的課堂活力和課堂學習氣氛,而整合模式雖然有著很強的學習氛圍,但是由于老師的出發(fā)點是出于學生,很多時候由于個體因素差異較大的原因,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學習需求,而且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這也導致了雖然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由于教學策略的相對松散,導致物理課堂效率提高效果甚微,很多時候,教師無法完成預期的課堂教學任務,因而在現(xiàn)實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廣大的物理教師無論采用線性模式還是整合模式,務必要以科學的角度出發(fā),將兩者結合,既保證課堂學習效率,又保證課堂學習氣氛的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萬萬不可只用一種,既起不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目的,又會把學生帶入一個新的教學誤區(qū),產(chǎn)生不必要的麻煩。
伴隨著我國當前新課改的推行,“以人為本”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核心教學指導思想,新的形勢下發(fā)動學生本身的主動性、能動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成為高中物理教學的新走向,新的形勢下進行項目學習方法的推廣,廣大教師務必要堅持科學合理的教學態(tài)度,真正地將一線性模式和整合性模式相結合,不可以偏就一方,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朝著畸形方向發(fā)展,給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參考文獻
[1] 吳昭.項目學習中角色結構模型的構建[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 王林發(fā).研究型教師培養(yǎng)的“項目學習”教學模式[J].教育研究,2010(08):105-109.
[3] 李渭利.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