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水菊 王素琴 徐勝東 常 青 李秀榮
(濟源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南 濟源 459000)
早期老年子宮內膜癌患者臨床診治方案的療效對比
郜水菊 王素琴1徐勝東 常 青2李秀榮3
(濟源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南 濟源 459000)
目的 探討傳統(tǒng)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老年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早期老年子宮內膜癌患者110例,隨機分為兩組,開腹組予以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腹腔鏡組予以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腹腔鏡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開腹組,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開腹組(P<0.05)。腹腔鏡組切口裂開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開腹組(χ2=5.238,P=0.022)。腹腔鏡組尿潴留、淋巴囊腫、陰道斷端感染及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與開腹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老年子宮內膜癌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住院時間短、并發(fā)癥少等特點。
子宮內膜癌;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1〕,傳統(tǒng)治療以開腹手術為主,但術后恢復慢、創(chuàng)傷大不利于患者預后。腹腔鏡手術以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痛苦少等優(yōu)勢正逐漸取代傳統(tǒng)手術治療〔2〕。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來濟源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早期老年子宮內膜癌患者110例,年齡60~78〔平均(64.58±3.47)〕歲;體質量45~80 kg,平均(62.18±9.73)kg;國際婦產科聯(lián)盟(FIGO)子宮內膜癌手術- 病理分期:Ia 期 37例,Ib 期 20例,Ic 期 11例,G1 期 18例,G2 期 16例,G3期8例。排除標準:合并心功能不全者;手術禁忌證者。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開腹組和腹腔鏡組兩組,每組各55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腹腔鏡組:患者氣管插管全麻后仰臥于手術臺,在陰道部位放置舉宮器,于臍孔上緣或臍上 1 cm 處作為穿刺點,同時取盆腹腔沖洗液以檢查脫落細胞。鏡下探查盆腹腔臟器后采用雙極電凝凝閉雙側輸卵管的峽部,腹腔鏡下自陰道將子宮及雙附件及盆腔淋巴結取出,術后于左下腹放置引流條,縫合陰道斷端。開腹組:患者氣管插管全麻后仰臥于手術臺,在患者下腹正中線左旁1 cm以逐層的方式縱向切開,手術切除方式與腹腔鏡組基本相同,隨后逐層縫合并于下腹部放置引流條,縫合陰道殘端。兩組術后予以常規(guī)預防性抗炎治療及支持治療。依據(jù)術后病程結果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及t檢驗。
2.1 手術相關情況 腹腔鏡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開腹組,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開腹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臨床相關情況比較
2.2 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腹腔鏡組切口裂開發(fā)生率 〔5例(9.09%)〕明顯低于開腹組(0例)(χ2=5.238,P=0.022)。腹腔鏡組尿潴留〔1例(1.82%)〕、淋巴囊腫〔3例(5.45%)〕、陰道斷端感染〔1例(1.82%)〕及深靜脈血栓〔1例(1.82%)〕的發(fā)生率與開腹組〔2例(3.64%)、4例(7.27%)、2例(3.64%)、2例(3.64%)〕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子宮內膜癌是子宮惡性腫瘤之一,90%以上的子宮內膜癌早期癥狀為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多數(shù)患者早期能發(fā)現(xiàn)并就診〔3〕。手術是治療子宮內膜癌的首選方式〔4〕。韋仕洋〔5〕通過meta分析表明,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癌全面分期手術在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等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手術時間、盆腔、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數(shù)目相當,而術后復發(fā)率、無瘤生存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的發(fā)生未增加。
本文結果再次表明腹腔鏡手術的微創(chuàng)優(yōu)勢。腹腔鏡組手術時間明顯縮短,可能與腹腔鏡技術在我院的普及、長期開展、主治醫(yī)師對該項技術熟練掌握等因素有關。腹腔鏡手術出血量少,這可能與腹腔鏡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手術時對患者局部血流的凝固,較開腹手術視野清晰對血管損傷小及氣腹的形成使得腹腔壓力增大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老年子宮內膜癌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住院時間短、并發(fā)癥少等特點。
1 韓娜娜,薛 峰,王 娟,等.傳統(tǒng)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老年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7):4862- 3.
2 段予新,李玉潔,南 燕,等.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老年子宮內膜癌的遠期療效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7):713- 6.
3 吳毅明.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老年子宮內膜癌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4):3144- 5.
4 范婷婷.子宮內膜癌的臨床病理分析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綜述,2015;21(13):2472- 3.
5 韋仕洋.腹腔鏡在子宮內膜癌全面分期手術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D〕.南寧: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
〔2017- 01- 15修回〕
(編輯 袁左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項目(No.81460230)
常 青(1970-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基礎醫(yī)學教學及研究。
郜水菊(1970- ),女,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及科研工作。
R713.4
A
1005- 9202(2017)15- 3772- 02;
10.3969/j.issn.1005- 9202.2017.15.057
1 濟源市人民醫(yī)院婦科 2 寧夏醫(yī)科大學
3 河南省腫瘤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