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延安工會干部培訓學校打造成“紅色教育培訓”基地
黨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國革命最關鍵的十三年,也是產(chǎn)生延安精神的十三年,更是中國工運事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按照延安市委關于“把延安建成全國最大的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的決策部署,延安市總工會在省總工會的指導下,經(jīng)過精心籌備開辦了延安工會干部培訓學校(延安市總工會職工培訓中心),并面向全國各級工會組織開展紅色教育和工會專業(yè)知識培訓。
學校(中心)位于延安市楊家?guī)X革命舊址附近,延安新城與老城區(qū)連接主干道,周邊環(huán)境寧靜幽雅,群山常翠、交通便利,距離市中心4公里,延安市火車站9公里,延安機場12公里。學校占地36畝,總建筑面積13588平方米,有窯洞268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窯洞群院校。學校有培訓教室4個,500人禮堂1個,有335個床位,大型停車場1處,學員宿舍配置空調(diào)、液晶電視、24小時熱水、獨立衛(wèi)浴等設施,功能完善齊全。擁有乒乓球室、臺球室、健身房等十余種(個)公共活動場所。獨具陜北風情的特色餐廳,可同時供400人用餐。陜北風情景觀為學習班提供了別樣的情趣和獨有的環(huán)境條件。
在省市兩級工會的領導和各方努力下,延安工會干部培訓學校已將《延安精神》、《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陜甘寧邊區(qū)工人運動》、《延安時期勞模精神》等作為特色課程融入到教育培訓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fā)展道路理論》、《工會重點業(yè)務知識》等作為教育培訓的主要課程。同時,學校充分挖掘延安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將延安革命舊址、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舊址、延安工人學校舊址等作為重點現(xiàn)場教學點,開發(fā)出系列精品課程,將專題教學、現(xiàn)場教學、體驗式教學與現(xiàn)場革命傳統(tǒng)教育有機結合,提高了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2016年共有來自廣東、重慶、貴州及省內(nèi)的14個工會干部、職工學習團的3000余人次在此接受教育培訓。廣州梅縣區(qū)總工會在組織第一批學員參加教育培訓后,又組織了第二批學員在此參加培訓學習。重慶市總工會機關先進工作者“兩學一做”代表團的一位學員在參加棗園現(xiàn)場教育培訓時感慨萬分,提筆賦詩留念:古木蒼籠屹舊居,石窯斑駁耀群賢。時空輪轉光陰逝,往日烽煙猶可見。運籌帷幄千里外,決勝抗戰(zhàn)在棗園。今生有幸在瞻仰,精神之鈣駐心間。2016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
學校(中心)在陜西省總工會和延安市總工會的關心和領導下,以弘揚延安精神為宗旨,依托延安紅色資源優(yōu)勢,做實叫響“延安精神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工會干部素質提升教育”等主題教育,合力將延安工會干部培訓學校打造成符合時代要求、具有延安特色的全國工會干部和職工“紅色教育培訓”基地。
(延安工會干部培訓學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