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宏鳳
摘 要:在計算機網絡迅速發(fā)展和政府完備的政策下,全國甚至是全世界都已跨入了以網絡為中心的大數據時代,每一個行業(yè)因為大數據帶來的影響十分明顯,對于信息資源十分豐富、又有著“信息儲存基地”之稱的圖書館來說既是一個機會,又是巨大的挑戰(zhàn)。一方面順應時代的變化,圖書館將會面臨一個全新的服務模式的選擇,另一方面因為大數據時代的推動,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會有新的挑戰(zhàn)。圖書館的主要任務是“服務”,充分利用方便又高效的信息發(fā)展技術,為用戶提供便捷輕松的圖書館服務,是現(xiàn)在圖書館發(fā)展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圖書館;大數據數代;服務創(chuàng)新
大數據時代下的豐富信息量,給了圖書館一個十分有利的向前推進作用,面對更多的用戶對信息量的需求,圖書館依舊采用傳統(tǒng)模式發(fā)展,顯然有些吃力,如何跟上大數據時代的步伐,又能不改變圖書館的服務宗旨,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之重。
1 大數據時代介紹
在云時代到來之時,也伴隨著對大數據越來越多的需求。著云臺分析師團隊解釋說,大數據一般用于代指某家公司所創(chuàng)造出的大量半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而且這些數據在下載到用于分析的關系型數據庫時通常會花費很多的時間與金錢。亞馬遜的前任首席科學家Andreas Weigend曾這樣說過“數據是新的石油”。它包括了數量龐大,種類繁多,時效性高以及價值密度低四大特點,正是因為這四大特點,對人類的數據駕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1],這也為人們探索更為全面、深刻的洞察能力提供了更加無限的潛力和空間。
2 大數據時代對圖書館的影響
2.1 資源影響
大數據時代的發(fā)展,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公開性和信息的龐大化,人們都選擇方便快捷而又存在不可靠性的網上資源,而對于圖書館里的紙質資源運用的相對較少,這就造成了圖書管理紙質資源的儲存浪費,并且會出現(xiàn)大量的冗余信息。在共享資源的過程,由于是不一樣的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在軟硬件的設施建設方面也會不同,例如當下很多學校都有建設本校的數字化圖書館,但又因各學校相互之間的共享合作平臺還不夠完善,而導致了資源重復建設,并且有些平臺除本校人員以外,其他校外人士是不可能接觸到這些資源的,這些現(xiàn)象導致了嚴重的資源浪費,也違背了建設的初心。
2.2 安全威脅
快捷的網絡閱讀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便利,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所有資源都是以數據的形式儲存于服務器中的,如數字化圖書館。假設數字化圖書館的網絡安全系統(tǒng)遭到了黑客惡意攻擊或計算機病毒入侵,網絡中的數據就有可能丟失或是被竊取。不僅數字資源可能遭到破壞,連用戶信息也可能受到威脅,而國家在信息安全的法規(guī)建設上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相對應的法律等不規(guī)范完善,導致圖書館資源的安全受到威脅。
2.3 人才的緊缺問題
設施建設目的在于服務于人,服務是圖書館的宗旨,任何時候圖書館都不可缺少圖書館技術人員的支持。如果圖書館的管理技術人員缺乏,勢必會影響到圖書館服務的發(fā)展,近幾年來國家比較支持數字圖書館的人才培訓,較以前而言,數字圖書館管理人員不管在技術、素質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技術強、服務好、素質高的技術人還是比較稀缺,這些因素導致了大數據下的數字化圖書館有些發(fā)展緩慢。大數據背景下的圖書館管理技術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管理知識,還要順應大數據的發(fā)展,要掌握計算機網絡術語、編程網絡技術等方面的知識,最主要的還要有高素質、高服務水平的綜合型人才。
3 大數據時代下高舉圖書館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旗幟
圖書館想要在大數據時代下獲得長遠發(fā)展,面對海量又增長迅猛的數據庫,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創(chuàng)新,也需要在很多方面進行改革才能順應大數據的發(fā)展趨勢。
3.1 圖書館管理模式的轉變
時代在變化,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也需跟上時代的步調,就是從以前的管理信息轉化為管理數據,圖書館在為用戶提供數據信息的同時,也對自己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數據處理,讓用戶可以了解到管理員的工作信息,從而選擇更合適的管理員為自己服務[2]。一方面能大大提高工作人員的效率,另一方面使得管理內部也更加客觀公正。
3.2 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及其內容的轉變
通過對圖書館管理模式的轉變,讓用戶與圖書管理員之間不再是以點對點、面對點、線對點的模式溝通,而是一體式服務要求管理員追蹤用戶的喜好和需求,從而對每一個用戶都能提供個性又高效的服務。
4 新時代下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及其發(fā)展具體做法
4.1 建立智能化的服務體系
用戶是圖書館服務的主體,服務智能化能夠讓用戶在閱讀過程中方便而又快捷。比如用戶在輸入圖書或者資料名時能夠自動的抽取關鍵詞,能自動的捕捉到重要的數據,從而對用戶提供的搜索信息進行智能分析預測,使用戶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到理想的搜索結果,給予用戶最大的幫助。服務智能化一方面避免了圖書館信息量龐大帶來的搜索困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圖書館管理的工作效率[3]。同時,智能化的服務體系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可以慢慢融入用戶的生活,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
4.2 拓展更多數據及重視用戶使用信息
相對于報紙、雜志一類的紙質資源,數字圖書館的資源不再是紙質書本,還有電子圖書、期刊、音頻視頻等資源,還有一些現(xiàn)在用戶用的比較多的微博、微信客戶端等,用戶可以關注公眾號來查詢把自己所要找的資料是否有更新等等。并且在了解到用戶第一次的閱讀喜好后將最新的圖書推送給用戶,做到第一時間解決用戶的需求。就好比百度,當你用它搜索過一次信息之后,它會記住你所搜索的關鍵詞,當你再次打開頁面時,便會彈出上次的搜索詞。另外還有58同城,在你所搜索的頁面最下方有一個選項“瀏覽了這個職位的用戶還瀏覽了以下職位”。這些網站對用戶使用信息的重視,實現(xiàn)了人性化的推薦,這種程序如借鑒在圖書館信息數據中也定能提高數據與信息的資源利用率。
5 重視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在大數據時代下,社會信息膨脹的信息時代,傳統(tǒng)的圖書館管理模式顯然不再適用,數據信息的不斷更新使圖書管理員必須具備順應時代發(fā)展的素質和技術,在現(xiàn)有人才的基礎上,培養(yǎng)出一支既有過硬技術,又有優(yōu)秀素質的管理隊伍,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對圖書館資源進行收集分類以及編制,他們是圖書資源管理的傳播者、也是導航者[4]。
6 結語
對于圖書館想要提高服務質量和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愿景,大數據的時代背景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要借助大數據時代的海量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在更多的不安全的信息環(huán)境下的自我保護。如何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下巨大的信息資源,如何在新時代對圖書館的服務創(chuàng)新,使得圖書館資源得到更好更合理的使用,如何在通過對用戶信息進行分析后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提前預知。這些都是目前圖書館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道路上必須闖過的難關。
通過對大數據時代大量信息資源的合理理性分析,圖書館應該不斷的提升自我綜合實力和管理水平,在服務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上,尋找合適的方法,抓住契機,達成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韓翠峰.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服務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圖書館,2013(01):121-122.
[2]金茵,儲娟.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分析”[J].當代圖書館,2013(03):44-46+37.
[3]許碧文.論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12):19-20+34.
[4]彭文梅.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河北科技圖苑,2014(03):14-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