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
摘 要:文本解讀是“怎么教”變?yōu)椤敖淌裁础钡谋亟?jīng)之路,教師只有深入文本,才能準確地選擇教學內(nèi)容。而教師如何深入解讀文本呢?即我們?nèi)绾巫龅轿谋窘庾x的“進去”呢?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為例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走近文本;走進文本;深入文本
一、走進文本——感知“面”
所謂“走進文本”,就是要感知作者寫了什么,即教師要跟文本打個“照面”。這是文本解讀的第一步,是文本解讀的起步和開始,就如同造房子打地基一樣重要,需要教師做到吃透教材。
二、走進文本——把握“線”
“走進文本”需要教師梳理文章的寫作順序,探尋作者的寫作思路,全面掌握文章的脈絡結構。
在《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一文中,全文共13段,文章結構非常清晰,在文章一至三自然段中,作者寫了一次跟父親去爬教堂的塔頂,望著星羅棋布的羅馬廣場,父親告訴她一個讓她受益終身的道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一樣,假如你發(fā)現(xiàn)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在4至13自然段中,作者列舉了一生中碰到的兩件事——編織四十件毛衣、舉辦大型時裝展,作者通過這兩件事讓我們知道父親的話的確讓她受益終身,在結尾處,作者又寫道:“……父親的教導讓我一生受用不盡……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此處很好地照應了開頭。整篇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篇章結構,用首尾呼應的寫法向讀者強調(diào)了父親的哲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跟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
三、深入文本,抓住“點”
所謂“深入文本”,需要我們教師深入挖掘文本的閃光點,找出語言學習的要點,讀出符合學情的聽說讀寫語言訓練點,為準確地篩選出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確定符合學情的教學重難點和關鍵點做好準備。
2011版新課標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進行了重新定位: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深入文本的過程中,我千方百計地挖潛和設計語言訓練點:
本文中有幾個四字成語,如“星羅棋布”“絡繹不絕”,需要學生積累。
還有幾句重點句可擷取為教學重點句:
“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p>
這句話寫出了“我”當時異常興奮的心情。做一名時裝設計師是“我”的夢想,從毛衣入手,設計時裝,走的已經(jīng)不是一條尋常的路,但“我”決定大膽一試,沒想到一舉成功。
“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p>
正當成功像一朵云一樣幸福地向“我”飄來──與一家大商場一下訂購了40件時裝毛衣時,維黛安太太告訴“我”,兩周內(nèi)交貨“根本沒有可能”“大喜過望”之后的失望,特別讓人沮喪。
“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p>
這句話寫出了“我”的毛衣時裝走向市場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就像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斷。事實證明:到達目的地的途徑的確不止一條。
我擷取這三句話作為我的教學重點句,因為它們就像是作者的心情線,代表作者由興奮到失望既而又狂喜的心情。學生在學習時,不僅可以跟著作者的感情線走,更可以體會作者獨特的寫法。
沈大安說過,教學略讀課文,要培育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但是我觀察到,這篇文章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可尋,所以我采取了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填寫,這樣既降低了難度,又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并在以后的教學中,能根據(jù)表格的板塊安排相機抓住文中重點句交叉教學。
以上便是我“點線面結合”文本解讀法,每次我都靠它進入到“文本解讀”中去。本人愚見,如有不到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陳雪梅,蒲毅斌,陳穎.淺談小學語文教師文本解讀存在的問題[J].科學中國人,2017(3).
[2]徐培.文本解讀,別讓編者意圖缺位[J].小學教學參考,2017(1).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