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軍+祝榮華
【摘要】當今社會是信息化、數字化時代,計算機應用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對學生來說,學好計算機應用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更有助于提高其運用計算機技術的實操能力,為其以后的社會實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文主要探究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 項目化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8-0246-01
項目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融合了課程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項目,通過具體的工作項目對學生傳授課程相關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術能力[1]。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正是一門理論加實踐的綜合課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在社會中發(fā)揮的作用日益顯著,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產和工作方式,同時也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因此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是當前計算機教學的重點。
1.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項目化教學法的重要作用
項目化教學是通過老師給定一個具體的工作項目,然后師生共同探討項目的開發(fā)過程、開發(fā)過程中必然會運用到計算機技術和知識,學生通過自主實踐學習,熟悉了項目的開發(fā)流程,鍛煉了自身的計算機實踐運用能力,并交流了對工作項目整體的規(guī)劃,達到了思維能力拓展和實踐操作的統一結合。項目化教學法的作用主要有:(1)采用項目化教學使得學生積極參與項目研發(fā)、交流,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師生共同完成某項產品后,會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更愿意去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更好的技術和方法。(2)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專業(yè)知識的傳授者變成指導者,師生共同參與探討項目的整個過程,有助于師生情感互動和思維交流。(3)采用項目教學使學生在項目實踐中通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斷的總結實踐經驗,為將來的社會實踐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2.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的策略
2.1以社會需求為方向,設計教學任務
教學任務的編排和設計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課程特征、學生特點、社會需求等方面著手,設計具有多層次和系統性的教學任務,把社會需求融入到課程設計任務中來,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能夠很好的運用于社會實踐[2]。設計任務應具有趣味性、目標性,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掌握教學的知識,例如,在進行“文件夾共享”這一知識點教學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設置復制,讓小組成員依次復制教師機里共享文件夾里的同一文件,看哪組成員完成的又快又準確,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必須了解新建文件夾和共享文件夾的知識,利用趣味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操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另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認知能力,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切勿操之過急。
2.2發(fā)揮學生主導作用
采用項目教學法,教師應從專業(yè)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橹笇д?,可以給定學生一個獨立的工作項目,學生要完成該項目必須進行項目信息收集、設計項目方案以及制定項目實施策略,規(guī)劃項目目標等,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在項目獨立完成的過程中教師應轉變?yōu)閷W生的技術顧問或技術咨詢,多與學生進行技術交流,引導學生對教學任務多進行自主探索。通過獨立的項目訓練,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其計算機技術實踐動手能力。
2.3滲透其他形式的教學方法,鞏固學生的實踐能力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因此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是教學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將其他形式的教學方法滲透到項目教學中。(1)案例分析法,教師可以給定學生一組經典案例讓學生分析和探討,并找出其中關鍵性的技術加以研究,并且要引導學生找出其不懂的問題,通過向老師求解或課外查詢資料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案例分析不僅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更加深刻,知識掌握更加牢固[3]。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探索問題答案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的計算機應用知識和技能。(2)模擬教學法,通過對專業(yè)技術的模擬操作,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并且加快其掌握實踐操作流程的步伐,通過模擬教學,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系統有大體的認識,并且在系統的模擬學習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實操能力。
3.結語
計算機應用技術發(fā)展迅速,且覆蓋了社會的各個方面,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響,不僅可以減少人們的工作量,同時還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們掌握著良好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之上。為了順應時代的需求和社會的發(fā)展,必須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將課程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項目緊密結合,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以后的社會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譚浩強.面向計算機應用與科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關于計算機基礎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2014,(7):4-8.
[2]金瑩,陶燁.計算機應用與計算思維關系探究[J].計算機教育,2014,(21):72-74.
[3]李春秋.高職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研究與改革[J].河南科技,2013,(4):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