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碉
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關于如何持續(xù)推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質量,逐漸成為當前教育界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在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雖然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還是面臨一系列的困境。為此,本文筆者便從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現(xiàn)狀出發(fā),逐步提出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辦法,以此持續(xù)推動小學數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困境;解決辦法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xiàn)狀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現(xiàn)如今的英語教學,教師往往一味的追求英語成績的好壞,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進行數學教學也不過是應付罷了。同時,由于小學生自身的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難以集中,更是因為這樣,教師更應該注重課堂教學活躍度的營造,讓學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良好的學習。為更好的營造氛圍,教師應當采取各種措施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首先,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應當良好的利用數學教學內容有趣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以采取比賽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親身的參與其中,更好的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學習。由此可知,現(xiàn)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是極為重要的舉措。
二、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實現(xiàn)教學價值
小學數學是一門相對較為困難的學科,其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及嚴密的邏輯性以外,還有實際運用廣泛的特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見,數學是隨處可見的,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數學教學的實際運用性,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盡可能的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的樂趣,從而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的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密切的將數學理論連同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讓數學在學生眼中更加具體化,讓學生從抽象的符號中抽象出來,尋找真正的熟悉學習的意義。例如:在教學小學三年級中的《統(tǒng)計與可能性》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可能性與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同學們,你們猜扔硬幣出現(xiàn)正面的可能性是多少?”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實踐再得出結果。
三、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習熱情
在新課改中要求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而小組合作學習正是新課改提倡的有效學習方法之一,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的將學生進行優(yōu)勢互補,形成學生良好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促進學生高效優(yōu)質的發(fā)展,提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小學三年級數學中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時,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自行安排工作任務,共同探討該知識點的認識以及運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能有效的促使優(yōu)生更優(yōu),“差生”變優(yōu),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競爭品質。課堂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是進行師生交流,學生間互動的重要場合,能有效的構建共同交流的場所,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教學思考,使得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進步,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有效的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四、教學反思相結合,提升教學質量
反思是提升學生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任何一堂課后,教師連同學生都應當進行充分的教學反思,掌握教育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掌握程度。這樣讓學生在不斷的反思中進行學習,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反思習慣,而教師應當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內容探究以及課堂教學形式反思,以此來獲得最佳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課堂反思,并在下節(jié)課上課時進行總結交流,并在之后的課程中進行改善,尤其是小學三年級,本身在小學教學階段處于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務必全面的進行教學反思總結,從而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綜上所述,教師應當充分的根據小學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充分把握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尋求學生的真實需求。因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以學生為根本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的進行教育教學,真正主動的參與到教學實踐中。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密切聯(lián)系實際、加強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加強教學反思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