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競爭力的內涵,接著選取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業(yè)銀行競爭力的流動性、安全性、盈利性、發(fā)展性和規(guī)模性五類指標共16個小指標,構建了一個商業(yè)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并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上市商業(yè)銀行的競爭力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根據上述結果,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國商業(yè)銀行競爭力水平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上市商業(yè)銀行 商業(yè)銀行競爭力 因子分析
隨著我國銀行業(yè)的全面開放,一些綜合實力強大的跨國銀行大量涌入中國,我國銀行服務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對我國銀行業(yè)競爭力進行研究,分析我國上市商業(yè)銀行業(yè)的競爭力狀況非常必要。因此,本文擬構建一套科學的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上市商業(yè)銀行的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找出影響上市商業(yè)銀行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從而提出相關的對策建議。
一、評價體系及數據樣本
本文以成本收入比、資產收益率、資本回報率、資產規(guī)模、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流動性比率、網點總數、員工總人數、存貸比、資產增長率、貸款增長率、存款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16個指標作為構建上市商業(yè)銀行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源于16家上市商業(yè)銀行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的2015年年報。
為了科學、有效的處理數據,本文對原始數據進行了正向化及標準化處理。逆向指標正向化公式為:X*=1/X1;適度指標正向化公式為:X*=1/(1+|X1-k|);標準化處理時采用的方法是Z-score法。
二、因子分析法評價模型構建
因子分析法研究的是以最少的信息丟失把眾多的具有較高相關關系的觀測變量濃縮為少數幾個假想變量。這些假想變量能反映出原來眾多具有錯綜復雜關系的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并對這些原有的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解釋。這些假想變量就是因子。因子分析法能起到削減變量個數、降低變量維數,而不會造成原有變量信息大量丟失的作用。
每個觀測變量可以寫成一組公共因子的線性組合。假設有p個觀測變量:X1,X2,…,Xp,這p個觀測變量都是具有零均值、單位方差的標準化變量。則因子分析模型可以表示為:
其中F1,F(xiàn)2,…….,F(xiàn)m是該模型中各個觀測變量所共有的公共因子,解釋了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ε1,ε2,……,εp為特殊因子,它表示每個觀測變量不能被公共因子所解釋的部分,相當于多元回歸分析中的殘差項;aij稱為因子負載,類似于多元回歸分析中的標準回歸系數,表示第i個變量在第j個公因子上的負載(i=1,2,…p;j=1,2,…,m)。
因子分析模型也可以用矩陣形式表示為
X=AF+ε
其中,X=(X1,X2,……Xp)′是觀測變量向量,且E(X)=0,協(xié)方差矩陣cov
(X)=Σ與相關系數矩陣R相等;F=(F1,F(xiàn)2,……Fm)′是分向量相互獨立公共因子向量,且E(F)=0,cov(F)=I;ε=(ε1,ε2,……εp)′是特殊因子向量,表示觀測變量中不能由公因子所解釋的部分,E(ε)=0,cov(ε)=Σε是對角陣;A是因子載荷矩陣,aij表示Xi與Fj的相依程度。
三、分析結果
根據上文所建立的指標體系及樣本銀行數據,本文應用IBM SPSS Statistics統(tǒng)計軟件進行因子分析。
(一)檢驗是否適合因子分析法
根據分析,表1中的數據所有變量的共同度均較高,大部分變量的共同度均大于70%,各個變量的信息丟失都在30%以內,總體效果較為理想,適合使用因子分析法做數據分析的。
(二)公因子提取
本文所選用的提取因子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并按照因子累計貢獻率大于80%的標準選取公因子。
從表2可以看出,前五個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了85.139%,說明這五個因子所代表的信息已經能夠充分反映原有觀測變量大部分信息。因此,本文選取五個公因子F1、F2、F3、F4和F5,得到的因子載荷矩陣(表3)
(三)因子命名解釋
為了更好的解釋各因子,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釋性,IBM SPSS Statistics統(tǒng)計軟件采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表4)。
提取方法:主成份;旋轉法:具有Kaiser標準化的正交旋轉法;a.旋轉在8次迭代后收斂。
由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知,第一個因子F1在資產收益率 ZX10(資產規(guī)模)、ZX11(網點總數)、ZX12(員工總人數)指標上有較高的載荷,因此,第一個因子可以概括為商業(yè)銀行總體規(guī)模實力因子。
第二個因子F2在ZX14(存款增長率)、ZX15(貸款增長率)、ZX13(資產增長率)、ZX9(流動性比率)指標上有較高的載荷,因此,第二個因子可以解釋為發(fā)展能力和流動性管理能力因子。
第三個因子F3在ZX6(不良貸款率)、ZX7(撥備覆蓋率)、ZX5(核心資本充足率)、ZX8(存貸比)、ZX1(資本回報率)指標上有較高的載荷,因此,第三個因子可以概括為銀行風險管理能力因子。
第四個因子F4在ZX1(資本回報率)、ZX2(資產收益率)指標上有較高的載荷,這兩個指標都是反映銀行盈利能力的指標,因此,F(xiàn)4可以命名為盈利能力因子。
第五個因子F5在ZX2(資產收益率)、ZX4(資本充足率)指標上有較高的載荷,這兩個指標一個是反映銀行的盈利能力,一個是反映銀行的安全性指標,因此,F(xiàn)5可以命名為盈利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因子。
(四)因子得分計算
對因子命名之后,在SPSS中利用回歸法求得得分系數矩陣。
提取方法:主成份;旋轉法:具有Kaiser標準化的正交旋轉法。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公共因子與初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并可根據初始變量的觀測值,計算出各銀行在各公共因子上的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F1=0.092*ZX1+0.070*ZX2+……-0.066*ZX16
……
F5=0.161*ZX1+0.389*ZX2+……+0.159*ZX16
計算出各項公共因子得分后,還可根據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對各公共因子得分按權重進行加總,得到綜合得分F,計算公式如下:
F=0.38507F1+0.18369F2+0.1066F3+0.09767F4+0.07836F5
四、中國上市商業(yè)銀行競爭力的政策建議
一是注重規(guī)模效益的提升。由實證分析結果可知,上市商業(yè)銀行的規(guī)模實力對其競爭力水平影響很大。首先,上市銀行應進一步擴大資產規(guī)模,將蛋糕進一步做大,才能真正在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fā)展。商業(yè)銀行也可以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擴大資產規(guī)模。其次,上市商業(yè)銀行應該合理布置機構網點,通過整改、合并、撤銷虧損較多的網點,優(yōu)化銀行資源配置,增強商業(yè)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提高其經營效率,從而提升商業(yè)銀行的綜合競爭力。
二是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存貸款業(yè)務是我國商業(yè)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國外商業(yè)銀行的手續(xù)費收入在總收入中比重很大,因此增加我國商業(yè)銀行的非利息收入非常重要。我國商業(yè)銀行的盈利點單一不僅阻礙了其盈利能力的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其經營風險,因此盈利方式單一降低了我國商業(yè)銀行的盈利能力,我國很多商業(yè)銀行也開始致力于新銀行業(yè)務的開發(fā),以增強其競爭力。
三是注重風險管理制度的完善。商業(yè)銀行對風險的控制能力是商業(yè)銀行的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商業(yè)銀行能否生存、發(fā)展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風險控制能力。為了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上市商業(yè)銀行應該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優(yōu)化資產質量。
四是注重強化銀行組織架構。專業(yè)人才隊伍,尤其是高水平的開發(fā)和管理的隊伍,是商業(yè)銀行保持持續(xù)的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同時不斷優(yōu)化公司治理結構,在股東、經營管理者之間建立起相互制衡的機制,銀行組織結構逐步合理化,有利于提高銀行的經營效率。
參考文獻
[1]薄相平,易銀飛.國內外企業(yè)競爭力研究綜述[J].商業(yè)研究,2013(12).
[2]司詠梅,張連芹.建立企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J].北方經濟,2014(12).
[3]黃穎君.我國境內上市商業(yè)銀行評價及實證研究[J].中國金融,2015(11).
[4]黃學軍.中國商業(yè)銀行競爭力分析.生產力研究[J].2014(22).
[5]宋文昌.國內上市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競爭力比較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3).
作者簡介:彭秋玲(1981-),河南周口,講師,江西外語外貿職業(yè)學院會計系教師,研究方向:金融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