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琳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直接的感悟?qū)ο笫钦n外,朗讀是感悟的最基本手段,讀得越多,感受越真,領(lǐng)悟也越深。文章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踐就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感悟能力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覺、而悟,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級到高級的認識過程?!案形颉卑ā案小迸c“悟”兩個層面的意思?!案小保歉行泽w驗,覓得真趣;“悟”,是理性思考,練就主見。閱讀中的感悟是指對語言內(nèi)涵的體味和對語言形式的深層理解。漢語是一種表意的語言,它的許多妙處往往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漢語的彈性表現(xiàn)在詞的內(nèi)涵豐富,用得巧妙,可以言近旨遠,甚至言此意彼。這種語言的學習,不能靠邏輯分析,而是要靠聯(lián)想、想象,靠誦讀、積累,靠感悟。感悟是學習漢語的金鑰匙。
一、教學中以讀代講、與文本對話中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讀”是語文閱讀的必然途徑,也是最佳途徑。從誦讀中讀出語感,讀出感悟,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弊寣W生充分的讀書,盡情、投入的讀書,與文本、作者對話,自己從書中汲取智慧和營養(yǎng),從“讀”中來,向“悟”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教給學生語文閱讀的方法,使其在閱讀時少走彎路更省時、更高效。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目的地閱讀,使其在思考及閱讀中更有目的性。只有通過多讀多積累,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充分閱讀中,才能讀出自己獨特的感悟。
二、在朗讀中引導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雖然朗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但是在閱讀教學中適時、適當?shù)脑陂喿x中給學生引導式閱讀,能更透徹的明了作者的表達意圖。朗讀中教師的引導感悟還有許多的可行方法,在教學中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抓住語言的特點帶入文本情境外,還可以從神態(tài)入手。一個人表情,就是豐富內(nèi)心的體現(xiàn)。除此之外,還可以抓住對人物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都可以使學生的感悟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這樣堅持下來學生對特殊的描寫部分就格外的關(guān)注和敏感,久而久之,語文閱讀能力得到了提升,語感也得到了鍛煉。
三、在批注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
小學生到了中高年級,自己積累了一定的讀書方法和經(jīng)驗,這時候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適當?shù)姆攀?,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盡情的在書海中暢游,領(lǐng)悟文本的表達意圖,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敝挥蟹攀肿寣W生在讀中體會和感悟,才會有不一樣的智慧火花的閃現(xiàn)。尊重學生的獨特閱讀感受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感悟能力。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有很多奇思妙想和驚人的見解,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而批注式閱讀,無非是為課堂上閱讀的孩子開啟了思維想象的空間,使他們想象的翅膀飛得更高、更好、更遠,而不受教師程式化的約束。激活了僵化的思維,開啟了全新的思考和解讀文本的方式。在教學語文閱讀課《風》時,我就采用了批注式的教學方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讹L》是一篇寓意深刻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文章以“壺”為線索來行文,表現(xiàn)了在那樣惡劣的環(huán)境里,父親為兒子守候的摯愛親情。而嚴冬中的風象征在生活中父子所面臨的困難。這篇課文表現(xiàn)手法朦朧含蓄,非常適合學生批注式閱讀,在教師拋出問題后,學生經(jīng)過深入的思考和閱讀,深刻地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并給出了非常精彩的感悟。
四、在交流討論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
要相信學生思維的敏感性和活躍性。閱讀課上要大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學生勇于發(fā)表獨立見解,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獨特見解和感受。不能把學生的一些回答當作不符合主題、不符合立意而妄加猜測和決斷,應尊重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想法從而正確的引導。因為往往正是在這些問題里面,體現(xiàn)了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直觀感受。如我在教語文閱讀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這一課時,在基本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后,我啟用了集體討論的模式:針對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問,先自主讀書解決,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小組合作分析解決。有一個學生說,有一個地方我不明白:“為什么明知道任務完成會很危險,還要派董存瑞去炸暗堡?”又說:“課文中說喊殺聲震天動地,就幾百人的隊伍喊殺聲震天動地是不可能的,作者這么寫的目的是什么?”真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我知道,這個問題正是他讀完課文后困惑和感受,于是我鼓勵學生聯(lián)系上文反復讀句,結(jié)果他們終于明白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突出董存瑞的舍生取義的偉大精神,他的精神氣壯山河。通過逐步深入讀書和與同伴交流討論使學生的感悟更深。所以我們應多表揚那些敢于提出問題的同學,并且告訴大家,不管對課文有什么想法,都應該積極地在課堂上提出來。
五、想象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
想象,是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感悟的有效方法。想象就是學生利用原有知識、表象或經(jīng)驗,對課文描寫的人物形象或事物、意境展開再造想象,還可以就課文的描述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從而使人物、事物形象更鮮明、意境更豐富。描寫生動、意象豐富的課文可以在想象中體驗。如教《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中,我讓學生合理大膽的想象尼爾斯和白鵝可能在天空中遇到哪些困難?學生想象閘門被打開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xiàn)。我們完全不必對孩子們天真的想法作過于苛刻的要求,而應該看到他們在讀書過程中投入的主觀感受、展開豐富聯(lián)想的良好閱讀品質(zhì)。應該看到,某些時候他們對所閱讀的作品已經(jīng)形成了自主感悟的習慣。這種習慣最終必將使他們終生受益——不管他們以后所學的專業(yè)是什么,也不管他們以后去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在閱讀教學中,只有曲徑通幽、殊途同歸,教師善于用多種方式啟動、激活學生的思維,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俞成. 淺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J]. 寧夏教育,2015(1).
[2] 余瑾. 小學閱讀教學中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J]. 學子(教材教法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