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殿文
摘要:政治這門學科對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具有積極的作用,目前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普遍存在教育思想落后、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式落后的問題。本文就初中政治課堂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探討具體的對策。
關鍵詞:新課改指導;初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優(yōu)化
初中教育階段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的重要階段,對學生以后步入社會,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等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初中政治課就擔負著這樣的任務,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政治課的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豐富的精神內涵以及他們正確的人生價值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初中政治課所采取的教學思路比較陳舊,對學生的培養(yǎng)也沒有上升到這種戰(zhàn)略高度,導致初中政治課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下面就談談在新課改下,提高初中政治課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措施。
1 現階段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問題
1.1 教育思想落后
初中政治課堂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與思想,屬于肯定式的教學思想,在初中政治課堂中,要關注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豐富思想內涵,升華初中生的思想境界。但是,在長期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素質教育的落實也受到了不良影響,很多的政治教育還存在教學誤區(qū),以中考為風向標,旨在讓學生拿高分,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
1.2 教學內容枯燥
初中階段的孩子,他們的生理與心理還處于一個關鍵性的發(fā)展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于很多事物都充滿濃厚的興趣,但是往往難以在一件事情上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初中政治教學內容具有新奇性、趣味性的特征,由于部分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未能理解政治教學的深層次含義,在教學活動中照本宣科,導致政治課堂變得枯燥、乏味。
1.3教學方式落后
興趣是激發(fā)初中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來看,部分的初中學生對學習初中政治的興趣不高,多數是在為了應付考試而臨時抱佛腳,這種學習方式容易導致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有效的展現,對初中政治的教學質量起到極為負面的影響。這正是由于一部分教師采用了錯誤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始終將自身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進度作為開展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
2 新課改指導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
2.1 教師要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政治課一般背誦性的知識比較多,而且內容也很枯燥,學生一般情況下都不太喜歡這一學科。再加上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劃劃重點,讓學生背誦,學生一般都是為了考試成績不得不硬著頭皮背誦,根本沒有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授課內容上進行相應的改進,要把枯燥的道理用生動形象的案例表現出來,讓學生能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政治教師要多關注新聞熱點,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授課內容和當前的熱點相結合,這樣學生對政治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法律知識的時候,可以結合法律講堂或者焦點訪談上的一些法律事實和學生進行剖析,讓學生根據所學的法律知識來分析這些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2.2 教師要和學生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在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去學習,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之后,他們的關系才會更加和諧,這樣的師生關系的作用是雙向的,既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使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超常發(fā)揮,不斷產生教學的靈感,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喜歡上這個老師,對他所教的課程也會產生興趣。
2.3 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每個人的差異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個性。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所學的知識。教師對待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能以成績的好壞區(qū)別對待,要幫助成績稍差的學生制定出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效果。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的同時,對他們也區(qū)別對待,多鼓勵少批評,讓優(yōu)等生更加優(yōu)秀,成績稍差的學生盡快進步。
2.4 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實際是息息相關的。教師要響應新課改的號召,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多媒體不僅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而且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上的豐富的素材來充實我們的課堂教學,這樣枯燥的道理就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就學到了知識,并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品質。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的是非觀念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網絡上的不同的事例,正面的和反面的事例,讓學生從中做出自己的判斷,當然,網上還有一些負能量的新聞,也可以拿出來,讓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會逐步培養(yǎng)正確的是非觀念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有利于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的提高。
2.5 和身邊的事例結合,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有一些時事政治可能和學生的生活相隔較遠,學生可能會感覺很陌生,不會產生什么更多的想法,相比較而言,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身邊的事物對他們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也會更加感興趣,所以教師也不一定事事都要和國家大事、世界政治相聯(lián)系,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都同樣值得關注。教師可以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從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興趣點作為切入口展開政治教學,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達到更好的領悟。
3 結語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政治的教學工作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初中階段的政治教育是很重要的階段,教師適應新課改的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身邊生動有趣的事例引入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學明. 試論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09(27)
[2] 曹清燕. 主體性原則:學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一種解讀[J]. 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 2005(01)
[3] 田培中,王小麗. 思想政治課教學應加強情感教育[J]. 延安教育學院學報. 2002(03)
[4] 任開禮. 微課在中學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