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積香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四章幾何圖形初步的第一節(jié)“幾何圖形”。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學習了幾何圖形中的平面圖形,如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形、梯形等,也學過了基本的邊、面積等的計算。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是對前期學習的承接和深化,學生接觸的新知識主要是在立體知識上。
二、教學內(nèi)容
幾何圖形包括平面和立體圖形,是研究物體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的知識,數(shù)學的幾何圖形學習不包括物體物理或化學等特征的研究,只是圖形形態(tài)的抽象研究,是從空間維度上研究圖形的構成。
本節(jié)主要內(nèi)容是各種圖形的基本特征、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區(qū)別、立體圖形的平面圖、立體圖形的展開圖。
三、教學目標
1.內(nèi)容目標
掌握“平面圖形所有點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而立體圖形的所有點不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基本掌握立體圖形的平面圖與展開圖。使學生能準確認識立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棱柱、棱錐、球等圖形,并能描述其特征。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從一個物體的外形抽象分析出幾何圖形,能準確認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能簡單表述區(qū)分的理由。使學生能明確柱體和錐體的區(qū)別,能準確區(qū)分圓柱和圓錐、棱柱和棱錐。使學生能在數(shù)學的幾何研究中將物體的物理或化學等特征脫離出去。通過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概念,使學生能從真實的物體觀察中抽象地判別出抽象化的幾何圖形。
教學難點:學生從物體的外形上,通過觀察抽象出幾何圖形是難點之一,學生把握各種幾何圖形(特別是立體圖形)的抽象特征是難點之二,識別立體圖形的平面圖和展開圖是難點之三。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首先,通過導入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中。
前幾天,語文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了曹操的《短歌行》。我的導入設計是: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一張曹操橫槊賦詩的畫面,然后學著學生的情態(tài)背起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一首詩背下來,學生頓時覺得今天有點與眾不同,他們心里想: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上要講古詩?
初步調(diào)動了學生的興趣。然后,我接著說:“大家說,曹操的這句‘人生幾何寫得多么大氣恢宏,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這個‘幾何?!?/p>
學生的思維讓我給牽住了,我接著引導:咱們數(shù)學也有“幾何”,不過語文的“幾何”是問句,數(shù)學的“幾何”是“問題”。
2.主體內(nèi)容教學過程
(1)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物體的各種形狀展示,向?qū)W生展示一些形狀物體,如紙盒、足球、圓柱形飲料瓶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逐漸明白數(shù)學中幾何研究的內(nèi)容。
通過這個步驟,學生基本能從物體中抽象出任何圖形,明白了數(shù)學中的幾何是研究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的,而不研究物體的重量、變化、速度以及材料組成、顏色等。
(2)組織學生分組研究和討論,讓他們對足球、紙盒等物體進行觀察和分析,給學生設定兩個研究方向,一是尋找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幾何圖形,并給這些圖形分類,如這是平行四邊形,那是圓柱體等,二是討論數(shù)學的幾何研究,學習物體的什么,不研究物體的什么。
學生按我設置的方向展開了討論,最后,每個組都找出了很多立體圖形:足球、乒乓球、紙盒子、桌子、金字塔、地球……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找出了連教師都沒有想過的事物。平面圖形,學生列出了紙張、手機膜、紙幣、旗幟等。
通過這個步驟,學生已經(jīng)能清楚地判別各種圖形,并初步建立了立體的概念,對平面和立體兩種圖形的區(qū)別也能用語言準確表述出來。
(3)通過情境構建,引導學生探究式學習立體圖形平面圖和展開圖。立體形狀是由多個平面或曲面架構而成的,在理解立體形狀的平面圖和展開圖時,虛線部分(看不見的部分)需要學生具有空間立體感才能很好地把握。
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設置了一個探秘的情境,從網(wǎng)絡上下載了金字塔的立體三維動畫效果視頻,讓學生“走到”金字塔里面,讓學生感知立體形狀的內(nèi)部結構。然后,我讓學生將紙盒子從邊線解體,讓他們通過實踐感性地掌握展開圖這部分知識。
六、教學反思
1.在傳統(tǒng)模式下,教師往往開門見山,直接就進入教學
學生還沒有從思想上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習的效率、學習的興趣都沒有體現(xiàn)。通過詩歌的導入,學生被完全吸引到學習上,探究欲被有效激發(fā)。
2.探究式學習對學生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明顯
在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給他們自主研究的空間和時間。如本節(jié)課中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探秘式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都是可以大膽采用的,而且實踐證明其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都是有效的。
3.本節(jié)教學設計上的不足之處
我認為在課前應安排學生自備一些材料,如果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制作一些紙盒、圓柱等,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加深知識理解,還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一定會更好。
參考文獻:
[1]賈麗娜.幾何圖形的初步認識課堂教學設計[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
[2]馮鋒華.基于幾何圖形變化分類的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案例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