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聰玲
(河南省靈寶市第二小學)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塞這樣說:“沒有什么是比沉浸在創(chuàng)作的歡樂與激情中揮筆疾書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钡聦嵣?,習作一直是一個令人頭痛的話題,但是只要我們找對了方法,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一定會沉浸在習作的幸福中。
習作教學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寫什么,二是怎么寫。
一、寫什么——從生活中捕捉素材,快樂入門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習作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成什么文字?!鄙钍橇曌鞯膩碓?,沒有生活,無異于閉門造車。所以,我們要教孩子學會觀察生活:看、聽、說、想。
1.看
即看小不看大,看近不看遠,看細不看粗,看簡不看繁。對于小學生來說,要求不必太高,看身邊小事、簡單的事就行??从辍⒖囱?、看花草、看自然,看到別人遵守交規(guī)的、路邊賣菜的、遛狗的、鍛煉的、吵架的,回家看媽媽做飯的、爸爸抽煙的等都行。當然對自己更要“看”,切身地體會最能寫出真情實感。觀察時要注意細節(jié),如觀察花,要看花的顏色、形狀、大小、花瓣、花蕊、葉子等,觀察人要看人的外貌——高低胖瘦、頭發(fā)、耳朵、鼻子、嘴,高興時、生氣時臉上的表情、手上的動作、嘴里的語言等。比如下雨時,帶領孩子們向天空看雨,這時的天空灰蒙蒙的,看不到雨點,到半空時雨什么樣子,落到地上什么樣子。看房檐的雨,看樹葉上的雨,看地上的雨,看水灘里的雨,還要看顏色,看形狀,聽聲音??赐暧旰筮M行“說雨”訓練,一句也行,三五句也行,比一比誰說的雨更形象、更生動。要求孩子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多運用修辭手法。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半節(jié)課下來,會說的,說得更好了,不會說的,照著別人的也能說了。說完雨“趁熱打鐵”進行寫雨,這時候孩子們的習作肯定是言之有物,筆下有情。
2.聽
學生在觀察的時候,除了用眼睛觀察,還要用耳朵聽。雨是有聲的,風是有聲的,說話是有聲的,吵架是有聲的,做飯掃地都是有聲的,有聲有色的習作才會更豐富。在寫人文章中運用獨特的語言描寫,同樣能寫出有血有肉的優(yōu)秀作品。
3.說
這里的“說”是指讓自己參與進去,很多事情不能一直冷眼旁觀,要和別人交流,才能更了解別人或事件,才會給自己的習作積累更多的素材。如和同學交流,和父母交流,可以更了解對方,更深入對方的內(nèi)心,從而寫出活生生的人。
4.想
也就是思考,自己對一件事或一個現(xiàn)象有看法。同樣是觀察,觀察完呢?沒有感觸,沒有想法,寫出來的文章是沒有靈魂的。對看到的身邊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如果能進行一些簡單思考,習作時寫上自己的看法、見解,無疑能讓自己的習作更高一籌,有了靈魂、有了思想的作品,即使語言生澀,同樣算是佳作。
二、怎么寫——從課堂上學習方法,運用提升
其實這個“寫”也就是平時閱讀教學中的表達方法,學習寫的過程就是學習表達的過程,學會表達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1.聯(lián)系課堂教學,方法滲透
我們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表達方法的主戰(zhàn)場,在課堂上學習的每篇課文也都是精挑細選的上乘之作,所以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為習作打下基礎。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
(1)品詞析句:在教學中,品味作者用詞的巧妙精準,特別是動詞、形容詞、修辭方法的使用,采用理解意思、對比、換詞等各種形式,體會準確用詞、準確表達意思的重要性,因勢利導,告訴孩子我們習作時也要有這方面的意識,要努力這樣去做。
(2)讀寫結合:這是非常有效的習作訓練途徑。閱讀教學中孩子會接觸到很多的表達方法,最常見的就是修辭手法的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但真正能運用自如的學生并不多,所以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先讓學生多仿寫,寫句、句群、段、篇,逐步加強。還有很多的表達方法都可以一順而練,如寫段時的先概括后具體,全文的寫作順序,倒敘、插敘等。將這種訓練融入閱讀教學中,比專門的訓練效果要更顯著。
2.大量閱讀書籍,豐富積累
“閱讀是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經(jīng)無數(shù)前人證實過的。孩子們從各類課外書上學到的知識要比課本上多得多,他們見識了更多的表達方式,拓寬了更多的想象,豐富了更多的知識。在閱讀課外書時,別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或必須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只要他在學習,只要他有學習的意識,給他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他才愛寫、敢寫、想寫。
3.有效指導過程,巧用方法
有效的寫作,我認為離不開想、說、寫、讀、改這幾個步驟。
(1)想:寫作之前先想清楚要寫什么,作文要求是什么。這時,教師對學生寫作選材及時地指導,引導他們打開記憶,選取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這樣既可以緊扣作文要求,又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說:想好后,同桌先練習說一說,在互相說的過程中,指出對方用詞不當之處,交代不清楚、不具體的地方等,然后再思考調(diào)整。這樣做,既避免了寫作時前言不搭后語的現(xiàn)象,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寫:覺得自己思路清楚、說得通順連貫、比較滿意了,就可以進行寫作了。
(4)讀:寫完后,還要讀一讀,找出錯別字及用得不當?shù)脑~句等,養(yǎng)成邊讀邊想的好習慣。
(5)改:主要采用“自改”“互改”和“師改”相結合的方法。
當然,習作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平時教師要放開手腳,讓孩子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多鼓勵,多表揚,多激發(fā),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愛上習作,也相信幸福習作,不是夢想!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