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老師是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全國中語會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曾被張定遠先生譽為“中青年語文教師課堂學藝術(shù)研究的領軍人物”。創(chuàng)建了全新的“板塊式、主問題、詩意手法”閱讀教學藝術(shù)體系,總結(jié)出了“思路明晰單純,提問精粹實在,品讀細膩深入,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的教學設計30字訣。精彩的課堂教學受到各地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普遍歡迎。
筆者2012年參加了河北師大“余映潮語文工作室”,多次聆聽余先生的教誨,細細回味余老師的課,漸漸地領略到了他醇厚而精妙的課堂藝術(shù)。
一、簡約的課堂
余老師的課,是簡約的課,不蔓不枝,亭亭凈植。簡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簡化課堂教學程序,讓教師的課堂活動精練起來,讓學生的訓練活動充實起來。例如,在2013年4月份河北師大余映潮名師工作室活動中,余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節(jié)《泥人張》。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中,余老師設計了“吟讀——筆記——寫作——演講”四個活動,緊緊抓住詩歌的文體特征,創(chuàng)意精致,情趣盎然,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在《泥人張》教學中,余老師設計了“學一點知識、練一下能力”兩個活動,巧妙地講場景、照應、伏筆等小說教學的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在2012年9月份河北師大余映潮名師工作室活動中,余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散步》。課堂上,師生設計并生成了“品情——賞景——析意”三個活動,師生徜徉其間、浸潤其中,以情悟情、將心契心,在與文學的對話中得到語言的滋養(yǎng)和生命的確證。這樣的課,教學過程看似簡單,教學內(nèi)容卻豐厚——簡中求豐。
二、豐厚的課堂
余老師的課是豐厚的課,這里就要考慮“大量減少”與“大量增加”的問題。
余老師說: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應該大量減少:
大量減少課堂教學中非語言文字手段的使用。
大量減少課堂教學中的碎問碎答和教師的話語量。
大量減少就課文教課文而不重視學生能力訓練的教學設計。
大量減少完全脫離課文語言環(huán)境的所謂“遷移拓展”與“清談感受”活動。
大量減少所謂的“小組展示活動”。
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應該大量增加:
大量增加學生在課堂上安靜思考的時間。
大量增加充分利用課文訓練學生能力的課堂實踐活動。
大量增加語言訓練即語言學用、語言品析活動的比重。
大量增加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知識”的積累量。
大量增加學生個體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
例如,在2012年4月份河北師大余映潮名師工作室活動中,余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夸父逐日》。在課堂上,余老師設計了“細讀字詞——美讀故事——品讀佳句”三個活動。在“細讀字詞”環(huán)節(jié),余老師指導學生嘗試用成語印證詞義;在“美讀故事”環(huán)節(jié),余老師指導學生讀出文中的層次和波瀾,進而梳理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在“品讀佳句”環(huán)節(jié),余老師指導學生緊緊抓住文中的一句話“棄其杖,化為鄧林”,并細細品味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夸父逐日》全文僅僅37個字,余老師卻將其尺水興波,“短文細教”,讓學生體會到了語文的厚重與豐醇。
三、詩意的課堂
余老師的課堂處處體現(xiàn)著詩意:創(chuàng)意優(yōu)美、角度新穎、細節(jié)生動、手法巧妙、激趣益情。
例如,在2012年9月份河北師大余映潮名師工作室活動中,余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孤獨之旅》。在介紹作家、作品之后,余老師設計了“解說——概括——賞析”三個活動。活動一:進入課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余老師設置了一個話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孤獨之旅”的“旅”字的含義。穿插學生筆記:面對苦難,我們應抱有感恩之心。(曹文軒)活動二:文意把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余老師設置了一個話題:說說“孤獨之旅”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穿插學生筆記:少年時,就有一種對苦難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成為強者。(曹文軒)活動三:片段賞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余老師指導學生重點欣賞課文的高潮部分,體會其美感與作用。最后,余老師與學生一起梳理出小說作品中景物描寫的重要作用:增加美感、設置環(huán)境、營造氛圍、推動情節(jié)、舒緩節(jié)奏、表現(xiàn)心情、體現(xiàn)象征等。
這個課例,體現(xiàn)了余老師“長文短教”的教學藝術(shù),課堂上,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課堂教學靈活生動、抑揚合理、動靜分明,特別是每個活動都以曹文軒先生的名句小結(jié),更是給本課例增添了些許詩意。
四、生動的課堂
余老師的課堂是生動的課堂,她的生動在于以下幾點:
比較理性地推進,教學過程清晰
精心地研讀教材,優(yōu)化整合內(nèi)容
思考板塊的連綴,提高創(chuàng)意水平
遏制過多的講析,學生活動充分
協(xié)調(diào)教學的節(jié)奏,教學局面生動
組合的形式豐富,表現(xiàn)教師技藝
例如,在2013年11月份河北師大余映潮名師工作室活動中,余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散文欣賞課《老王》。在進行厚重的教學鋪墊之后,余老師設計了三個活動?;顒右唬骸耙痪湓挕狈治?,課文第一段的作用分析。師生總結(jié):“三輪”二字,籠罩全篇?;顒佣骸耙欢卧挕逼肺?,品味課文第四段的表達技巧。師生總結(jié):從居住環(huán)境的角度寫老王的貧窮;從側(cè)面寫老王是一個沒有家的人;與文章的開頭相照應;用“兩個生活瞬間”表現(xiàn)人物的生活狀況?;顒尤骸耙粋€部分”欣賞,欣賞課文第8段到課文結(jié)尾。師生對話,品析這一部分的字詞的表現(xiàn)力。師生小結(jié):五個“直”字,三個表示贊嘆的字(多、好、大),兩個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詞(抱歉、愧怍)。
這樣的課,角度新穎,視野開闊,內(nèi)蘊豐美,教學線條簡潔,教學步驟明朗,教學板塊清晰,絕對是生動的課,高效的課。
五、本真的課堂
余老師的課堂是本真的課堂。所謂“本真”乃是指余老師教的是“真語文”,余老師是用語文的形式教語文,余老師在引導學生用語文的方法學語文。
例如,在2014年4月份河北師大余映潮名師工作室活動中,余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曹劌論戰(zhàn)》,一節(jié)《飲酒(其五)》。
在《曹劌論戰(zhàn)》的課例中,余老師采取“課文細讀”的方法,引領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了解知識,趣學字詞,專攻難點,細做練習,美聽快記,教學線索清晰,教學內(nèi)容豐富,在展示課程理念的同時完成了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任務。
在“美聽快記”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余老師與學生一起,梳理了《曹劌論戰(zhàn)》這篇史學散文的“文本核心價值”:
對話展開,要素齊備;
結(jié)構(gòu)精致,起承轉(zhuǎn)合;
詳略有致,敘議結(jié)合;
比照手法,生動句式;
語言精練,通達曉暢。
這些知識,是語文獨有的知識;這些知識,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的詩性品質(zhì);這些知識,彰顯了語文教學的審美解讀;這些知識,完成了語文學科的陶冶功效。
在《飲酒(其五)》中,余老師安排了大量的誦讀活動。從韻味、節(jié)奏、語氣等角度,對學生進行了扎實的朗讀訓練。
在教學鋪墊環(huán)節(jié),從陶淵明到田園詩派,從《五柳先生傳》到《飲酒》,在師生優(yōu)美的對話中,完成了“知人論世”的教學任務,也為師生的下一步教與學的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賞析積累環(huán)節(jié),余老師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品詞煉字,探尋主旨,在學生靜思、論述之后,展開多層面的對話、交流。
且看余老師布置的這幾個賞析題目:
1.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
2.“車馬喧”的表達之妙在哪里?
3.從煉字的角度說“悠然”二字用得好。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這幾個題目看似隨意,卻有深意存焉。暗合了中國古代文學隨感式、評點式等鑒賞方法,這些方法,或摘賞錦言佳句,或漫談創(chuàng)作技法,短小精悍,輕便靈活,取精去粗、著手成春,是古代語文教育的精華。
(楊高旺 河北省大城縣教育局教研室 0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