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飛
【摘 要】 素質教育是新課改的必然方向。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對初中教學中學生數學素質提高的認識。需要著重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建立,積極引導自主探索和主動意識,努力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并在激發(fā)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情感。
【關鍵詞】 提初中數學;素質;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6-0-01
初中學習教學不能單純?yōu)橹锌紨祵W得高分考慮,而是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為他們以后在高中更好的學習數學做鋪墊。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素質非常重要。以下筆者結合一些教學實踐,談談關于這方面的看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怎么樣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呢?我覺得應避免全部由老師主導,強調或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特別要加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意識,只有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才能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的趨勢。然而,當今學生依賴性很強,往往在課堂上都是被動地去聽取教師的授課,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性。還有一些“用功”的學生只會死讀書,上課一味的記課堂筆記,沒有真正參與教學過程,沒有領會數學學習的“門道”。所以,引導學生進入我們所設計好的情境中,自己去探索,歸納其中的奧秘,才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起的“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所以每一堂數學課我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考慮好每一個細節(jié),在詳釋要點的基礎上,盡量壓縮自己課上的講話,把時間盡可能多的留給學生,注重每一堂課的當堂鞏固。
二、做好情感溝通,拉近師生距離
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初四第一節(jié)課,我并沒有急于給學生講解知識,而是從我自身學習數學的經歷談起,從小學的數學學困生到中學的成績進步,到大學的專業(yè)選擇,最后談到研究生的考試,我這樣對學生說:“一個人不是被困難嚇倒,而是被自己擊敗,我這樣一個笨的人都能學好數學,更何況你們這些聰明的呢?”于是接著和同學們介紹學習數學的方法,其中我重點強調了“做一個永遠趕在老師前面的學生,學會預習的學生”,一節(jié)課就在我所謂的“演講”中很快結束,同學們表現的出奇的認真,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可以發(fā)現,想學習數學的星星之火已經點燃。同時由于自己畢業(yè)只有三年時間,和學生的溝通顯得很方便和直接,課前總是早去,一方面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和學生說說話,談談心,不只限于數學,久而久之,學生把我當成自己的良師益友,為自己的以后教學奠定了情感上的基礎。有了情感基礎,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比較融洽,學生更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對學生分層次,進行梯度教學.任何一個學生,他的智力和學習狀態(tài)都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因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生邁大步,后進生不落伍,這樣學生才能有積極性。
三、促進數學新思想,加強數學運用能力教學
數學運用能力是目前數學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提高學生數學運用能力是提高數學素養(yǎng)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應注意從這樣兩個方面努力:(1)重視數學概念的演變過程教學。數學概念來源于實踐,是對實際問題高度抽象的結果,能更準確地反映科學本質,具有普遍意義。但正是這種概括和抽象的結果,使數學學習和數學應用之間形成了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致使學生們雖學了很多知識卻不知如何運用。這就要求在數學概念教學中能體現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使學生弄清數學概念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弄清概念在現實中原型是什么?及演變后的一般意義又是什么?這樣才能追本求源以不變應萬變。這樣在學習導數的應用,如生產效率、邊際、彈性時,就不至于覺得過于抽象而無從下手了。(2)開展模型教學及數學建模能力訓練。在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時,首先要構筑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然后用數學理論和方法尋出其結果,再返回到實際問題中實現問題解決,最后反過來又促進數學新思想、新理論的建立和發(fā)展。
四、轉變教師角色
教師應把“學生發(fā)展為本”作為基本的課程理念,以此來設計教學、組織教學。教師作為組織者,必須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教學中,閱讀、獨立思考、傾聽、動手實踐、交流、小組合作、全班討論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教學條件等實際情況,精心選用合適的形式組織教學。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不是學習活動的主導者,而是引導者,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下,進行有目的、有趣的學習。學生的知識、能力不夠時,不可能讓他們一開始就當主人,而需要教師多指點、引導。引導是引而不發(fā)、開而不達的引導,引導不是指導。當學生“迷路”時,發(fā)現“火花”時,交流發(fā)生爭執(zhí)時,教師不要輕易下結論,直接指引方向,而應引導他們辨明方向、找依據、找理由,多鼓勵。教師絕不能主導教學,但也不能什么都討論,什么都合作,而應重視學生的獨立學習的培養(yǎng)和引導。教師應真正的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在學生思考、實踐、交流、合作時,教師可以傾聽、觀察,甚至還可以親自參與他們的討論、交流,這樣可以更加充分的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心理特征、思維方式,這樣能使教學活動更好的開展。學生喜歡的是平等、融洽的課堂,教師成為合作者,就更能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氣氛,也能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如果教師能很好的成為學生的合作者,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那么教學活動就能很好的開展,反之學生就不能很流暢的學習,不能自主的學習,學習就帶有很大的被動性。
五、補充適當習題,進行適當課外輔導
這里所說的習題和課外輔導并不是題海戰(zhàn)術以及繁重的課業(yè)壓力,而是針對課堂漏洞做出的補充,量不在大,關鍵是解決問題。主要包括:對定理、公式的注釋和補充;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學生注意力、觀察力的鍛煉;對捷徑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的啟發(fā)和教育等。這些內容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不一定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課外學習中應給予及時補充。
總之,數學教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與邏輯性。我們既要發(fā)揮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領導者、管理者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學什么、怎么學,解決教師如何指導、怎樣培養(yǎng)等問題,同時也注重了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學生是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想學、愿學、會學,并不斷加深對數學教學的感情,從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不斷提高,為高中乃至將來的后續(xù)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真正實現有興趣的學習,有方法的提高,真正的熱愛數學。
參考文獻:
[1]鄧美.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質[J].職業(yè),2004,(05).
[2]唐梅.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J].科學教育,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