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玲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6-00-01
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會關心積極探究是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核心。小學低年級是兒童品德和行為習慣、生活態(tài)度、認知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品德與生活課程根據社會和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和兒童更好適應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充滿探究與創(chuàng)造樂趣的生活中,為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打下基礎。
道德存在于兒童的生活中,道德離不開兒童的生活。因此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明理”?!懊骼怼本褪鞘箤W生懂得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這里所謂的“理”就是教材中品德課的思想內容,就是向學生宣講觀點和道理,這里所謂的“明”,就是“明了懂得”,即教者依據課標的要求,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深刻理解教材的內涵,領悟其中的道理,那么品德課中怎么樣進行明理呢?可以運用如下幾種方法:
1、看圖明理。即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仔細地觀摩畫面,認真地思考,反復領會意圖,最后悟出其中的道理。這一般多適用于低年級品德課教學。如一年級我愛我家這一單元《我的家人》,二年級《我們生活的地方真溫暖》一課,教者就可以根據低年級孩子年齡小特點,引導學生觀察每一幅圖,領悟圖意,學會關心、學會做人。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觀察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讓孩子體會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的關系,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的行為”.把愛自己生活的親人,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家鄉(xiāng)的種子播進孩子們的心田。學生意識到用實際行動來保護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增強環(huán)保意識。達到教學的目的。
2、表演明理。即運用生動活潑的小表演,使學生身臨其境,內心受到感化,從而明辨是非悟出道理,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通過小表演,不僅能創(chuàng)設教育情景、深化主題,而且能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得到美的享受、深化主題。而且能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得到美的享受。如講一年級我在成長這一單元《做誠實的孩子》一課,講《狼來了》的故事,把故事與角色扮演相結合。二年級《匹諾曹》小表演,不僅有利地深化了說謊的害處,而且使孩子們在表演中體驗到了不誠實可能會帶來的種種危害。通過表演小故事激發(fā)情感,領悟道理。
3、音像明理。即運用現代化電教手段,使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情境中心靈受到啟迪,情感受到熏陶,在愉快的氣氛中受到教育。實踐證明,現代化電教手段運用得當,不僅使孩子們喜聞樂見,而且易于打開他們情感的閘門,激起思維的浪花,達到教育的目的。如講二年級《好大的一個家》一課,放課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的代表聯歡時的情境,運用多媒體手段,把單調的學習內容,變成了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有靜、有動的立體化信息源,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了解一些主要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點,感受到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大家庭,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獨特文化。
4、講述明理。即教者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通過生動直觀的講述,把教材的內涵講深講透,使學生真正懂得本課道理。如講二年級《水和我們的生活》一課,學生對水的認識主要從家庭中進行,充分發(fā)揮家長和學生的力量,了解水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充分利用書中插圖講述水的三態(tài)變化。同時根據農村學校特點,把學生安全的領到小河邊開展現場教學,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提高學生探索興趣。學生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得到提升。
5、討論明理。即發(fā)動全體學生積極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熱烈的討論,最后總結歸納出本課的觀點。如《班集體真溫暖》一課,教者依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如下的討論問題:同學們,我們一起在這個班集體里生活快兩年了①有哪些事情讓你很開心、快樂?②有哪些事情讓你很后悔?③在這個班級中,我們應該怎么做?面對這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學生爭相發(fā)言,各抒己見,在熱烈的討論中,他們感受班集體生活的溫暖。悟出:要積極幫助同學,與同伴要團結友愛。再如講《人人有長處,合作力量大》一課,通過讓學生討論匯報每個人的能力特點,如有的學生匯報自己經常幫助同學,有的喜歡動腦筋,有的愛勞動,有的跑得快,有的善于畫畫,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使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合作力量大。
6、比較明理。即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觀點和材料,讓學生分析比較,從而使學生明白道理。如講二年級《保護水,節(jié)約水》一課時,教者設計了一道辨析題:我們農村用水量大,大河里,水庫里,自己家的井里有的是,又沒人收水費,需要節(jié)約用水嗎?結合我們生活地區(qū)實際情況。學生展開激烈討論。最后大家的意見統一到了水資源是有限的,保護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人人有責。
7、實踐明理。即組織學生調查訪問,實地考察,用自己了解得來的事實,證明某個道理。如講二年級《紙和環(huán)?!愤@一單元,就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和學校實際考察,班級學生每人每天用多少張紙,全校多少個班級,多少個學生,每人每天用多少張紙。這些紙從哪里來?樹木和我們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再講到保護森林節(jié)約用紙時,學生明白節(jié)約用紙就會少砍伐樹木,森林得到保護,環(huán)境就得到保護的道理
此外課堂上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觀能動作用,以說理為主,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啟發(fā)學生的自覺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教師要抓住明理階段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內涵,準確把握教材的教育點,引導學生明理。達到品德教育課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