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菊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要擺正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使學生既能增長知識和智慧,又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助力。
關鍵詞:英語;自學能力;培養(yǎng)
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幫助和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就是減少教師的講,增加學生自覺思考、自學質疑、交流討論、操作練習等方面的環(huán)節(jié)和時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形成和參與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這個要求,教師應擺脫灌輸式的教學,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多動腦筋,勤于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由被動學習個體轉為主動學習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下面筆者就談談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一、目前初中生自學英語現狀
現在的學生基本上從上小學或幼兒園起就開始接觸英語,到初中階段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對于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并不高。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學生從小到大都習慣了按照教師的指令進行學習,教師怎么說,學生怎么做,沒有主動去別處獲取知識、自己學習的意識;另一方面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教師也會施加給學生更多的壓力,學生往往容易陷入題海之中,很難有精力去課內和課外主動學習,機械性的做題也未必可以使學生真正掌握這門語言。長此以往,造成了很多初中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興趣。
二、培養(yǎng)初中生自學英語的重要性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庇绕湟婚T語言博大精深,只有能夠在真正的情境中使用,才是學習語言的真正價值,而這是做幾道題、上一節(jié)課遠遠達不到的。英語的學習側重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才是掌握這門語言的關鍵。尤其在現代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的更新換代如此之快,學生只在學校接收到的那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必須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能終身適用,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尤其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教師要做引導者,在實質上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培養(yǎng)英語自學能力的方案
1、逐步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預習習慣
(1)適應期:其任務是把學生從“老師抱著走”過渡到“老師扶著走”。預習前,教師給學生一個預習提綱,即要把預習的內容概括成幾個問題或知識點,要求學生根據問題或知識點做好預習并記好筆記,課堂上釋疑。
(2)半自主期:在學生具有一定的預習能力的基礎上,圍繞著教材師生共同確定預習的內容,學生自己尋找有關的資料,做好預習筆記,課堂上討論、釋疑。每一周我都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和學生們共同確定一周內要上的內容,學生利用字典等工具書解決一部分難點,課堂上進行以某一組同學主講,其它各組同學提問的方式,這樣學生間相互動起來了。教師講學生之所想,做到了有的放矢,課堂的聽課效果大大提高。
(3)自主期:“以課本為依托”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學生自己確定重點、難點,在有關的參考書中尋找答案,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釋疑,相互補充,教師總結,測試預習效果。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糾正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不良習慣,幫助學生克服閱讀中的不良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技巧,對提高閱讀能力至關重要。學生閱讀文章時常采用的方式是唇讀、指讀、回視重讀或遇到生詞就查辭典等不良習慣,這就分散了學生的精力,影響閱讀速度,容易使得學生只停留在某個詞或句子上,學生獲得的信息支離破碎。因此,我常指導學生養(yǎng)成默讀習慣,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從一個句子快速地掃視到另一個句子,進行連貫性理解的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猜測詞義的能力。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略讀和詳讀)。如:消遣類的小故事,新聞類的讀物,語言結構比較簡單,只要知道內容大意即可,就采用略讀方法;如果要尋找某個具體的資料或信息,或對材料從表層到深層進行理解,就要詳讀。通過這種指導,大多數學生的唇讀、指讀等不良習慣都被有意識地替代成了默讀。由段落閱讀逐步過渡到簡易讀物、新聞、小說,培養(yǎng)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促進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充分利用課本教材,將精讀與泛讀統(tǒng)一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分析和綜合等閱讀能力。如:尋找每段的中心句,歸納中心,回答問題等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把握文脈、獲取信息、分析推理、深層理解的閱讀理解能力。在精讀的基礎上,進行“量”的擴充,鞏固“精”中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挑選各種文體的簡易英語讀物,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斷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不斷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知識與文化背景知識的融會貫通,逐漸達到精讀與泛讀的協調發(fā)展,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實驗的一年中,學生閱讀英文雜志或小說平均每周一本。他們閱讀水平提高的同時也促進了寫作能力的提高。
教師要從多方面培養(yǎng)和指導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和方法。必須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從學生掌握的知識水平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較難、較深的學習材料,啟發(fā)鼓勵他們自學和獨立思考,鼓勵他們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小組和有關競賽,引導他們參加小創(chuàng)造、小發(fā)明活動,為他們開辟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途徑。還要采取欲進先退的策略,適當降低要求,放慢進度,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化,讓學習較差的孩子在學習上順利爬坡。時間長了,再要求孩子恢復正常學習速度??傊?,不能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督促他們抓緊時間迎頭趕上。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英語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華茵.淺論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方法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1(06):168.
[2]王海清.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3(0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