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秀鋒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P75-76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看一看,說一說的活動進一步認識鐘面,在觀察和交流中建構時間單位“分”,知道1時=60分。
2.在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等活動中認識1分,5分,10分和幾十幾分,會正確認、讀和寫鐘面上的時間。
3.經(jīng)歷觀察、交流、合作等過程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4.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分,會正確讀寫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認識時和分之間的關系,理解1時=60分。
[教學準備]教師:課件,鐘面教具;學生:小鐘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情境中復習舊知,找到知識的生長點。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老師今天特意帶來了一段電視節(jié)目和大家一起分享,請同學們認真看仔細聽,看看是什么電視節(jié)目(新聞聯(lián)播)
課件播放《新聞聯(lián)播》的片頭視頻和音樂。你知道新聞聯(lián)播每天晚上什么時間播出嗎?(晚上7時)
我們一起來看看《新聞聯(lián)播》播出的時間。課件出示7時整的鐘面。你認識鐘面上的時間嗎?你是怎么認的?(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就是7時整。)
《新聞聯(lián)播》什么時間結束呢?(7時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7時半的鐘面。
你能認識這個時間嗎?你又是怎么認的?(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7還沒有到8,在7和8中間,就是7時半。)
2.認知沖突,引入新課(出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圖片)
同學們你們知道奧運會什么時候在北京舉行的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書上的鳥巢圖片和奧運開幕的時間以及表示8:08分的鐘面。
誰來說說奧運會開幕的時間?(2008年8月8日)是2008年8月8日晚上幾時幾分?
揭示課題:看來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對整時和半時都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對其他的時間還認識得不夠清楚。今天我們就接著來認識鐘面,認識時間單位“分”了解時和分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課題:奧運開幕---認識分
[設計意圖]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時間處處存在,處處要用到,由學生熟悉的電視節(jié)目引入一方面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了解的學生在前面學習中對整時和半時掌握情況,找準本節(jié)課學習知識的生長點。再由奧運開幕畫面上的時刻引發(fā)學生認知上的沖突,為下面進一步學習時和分的相關知識產(chǎn)生需要的動機。
二、引導發(fā)現(xiàn),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1)觀察鐘面
要學習時和分,我們就要清楚的了解鐘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什么,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比一比看誰的眼睛亮,觀察得仔細。
大屏幕出示鐘面,學生觀察。
(2)匯報交流
a.有1到12共12個數(shù)字。怎么排列?(從小到大)
b.有黑點,大格子和小格子。
有多少個大格子,從哪到哪是一大格?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小格在哪?大格中間有小格,那一大格里面有幾小格?任選一個大格數(shù)一數(shù)。
學生數(shù)并匯報。1到2之間有5小格,2到3之間有5小格,7到8之間有5小格。哦,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每一大格里面都有5個小格。真會發(fā)現(xiàn)!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用你自己的方法數(shù)數(shù)看。
匯報:a.一大格一大格地數(shù),5個,10個,15個…60個,一共有60個小格。
b.一小格一小格地數(shù)有60個小格。
c.一大格有5小格,9大格就有9Χ5=45小格,剩下的3大格有3Χ5=15小格,合起來就是60小格。
評價:你用我們學過的乘法口訣來計算,有方法。
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都數(shù)出了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我們把它記下來。板書:鐘面上有60個小格。
(2)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有粗細不同的三根針,時針、分針和秒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細較長的是分針,細細長長的是秒針
小結:鐘面上有關系很好的三兄弟,時針、分針和秒針,今天我們先來研究大哥時針和二弟分針,讓調皮的三弟秒針先躲起來,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研究它。
2.認識時間單位“分”
(1)認識1分
提問:你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多長時間嗎?(課件演示分針從12開始走一小格)(1分鐘)請你把這句話完整的說一遍。
(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
追問:分針走2小格是多長時間?走3小格呢?(分針走2小格是2分鐘,走3小格是3分鐘。)
小結:分針走幾小格就是幾分鐘。
(2)認識5分
提問:那走一大格又是多長時間呢?(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鐘。)
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評價:(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分針走5小格就是5分鐘。)思路很清晰,說得真清楚
(課件演示分針從12走到1)我們來看看是這樣的嗎,分針走了多長時間?(分針走了5分鐘。)
(3)認識10分
如果分針要走10分鐘,想一想都可以怎么走?(從12走到2,從1走到3…)
那我們來看看分針走了多少分鐘?課件演示分針從1走到3.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想讓分針從幾走到幾,經(jīng)過多少分鐘?生自由回答。
(4)認識幾十幾分
我們再來看大屏幕,看看分針又走了多少分鐘?課件演示分針從3走到7后面2小格。(22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a.我是一格一格數(shù)出來的。b.分針走過4大格是20分,又走過了2小格,一共走了22分。
評價:看大格,加小格,好辦法。
3.認識時和分的關系
接下來請同學們做好準備,比一比誰最會觀察,注意哦,這時分針和時針都指著12,課件演示分針走一圈,同時時針走了一大格。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同桌說一說。
誰來跟大家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
a分針走了一圈。b.時針走了一大格。c.分針走了一圈,時針走了一大格。
你們是不是都發(fā)現(xiàn)了,誰再來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學生發(fā)現(xiàn):分針走一圈,同時時針真好走了1大格
追問:“同時”是什么意思?(一起開始一起結束。)
評價:表達的真清楚。
小結:分針走一圈是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那你知道1時和60分有什么關系嗎?得出1時=60分,60分=1時。
把我們的發(fā)現(xiàn)大聲的讀一遍,倒過來再讀一讀.再來讀一遍。1時=60分,60分=1時。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課件演示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分針走幾小格就十幾分鐘,讓學生進一步在鐘面上會認識分針走過多少分。再通過演示分針走一圈的同時時針走一大格,讓學生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分”和“時”的關系:1時=60分,60分=1時,從而有效地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
4.練一練
新聞聯(lián)播一般播放的時間是多少分鐘?(30分)再加多少分鐘就是1小時?(30分)一節(jié)課多分鐘?再加多少分鐘就是1小時。
5.課中休息
同學們今天表現(xiàn)的真不錯,老師獎勵大家欣賞一段音樂休息一下。欣賞之前認認識鐘面上這個時刻,(鐘面上的時刻是1:00)(課件播放1分鐘的音樂)
[設計意圖]通過及時練習,加深學生對時和分之間關系的理解和掌握。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一分鐘的時間。
三、觀察鐘面,認識幾時幾分
1.認讀鐘面上的時刻
同學們,休息時間到了,猜一猜我們休息了多長時間?學生猜1分鐘。
那讓我們來看看,(課件出示1:01的鐘面)是1分鐘嗎?(是的)。你怎么知道?
學生回答:休息之前,時針指著1,分針指著12,是一時整,現(xiàn)在分針走過了12,從12走過了1小格。
現(xiàn)在鐘面上的時刻時多少?可能出現(xiàn):1時1分:1時零1分。
哦,兩種說法,你贊同哪種?學生自由發(fā)言。
小結:因為1時=60分,除了幾分,還有十幾分,幾時幾分,因此我們一般用兩位數(shù)表示某一時刻中的分鐘數(shù),也就是說鐘面上的時刻表示:1時零1分,還可以寫成1:01,我們用“:”把時和分隔開,“:”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時,“:”后面的數(shù)字表示分。如果分鐘數(shù)沒有滿10就在前面添個0。
那你們現(xiàn)在能讀出奧運會開幕的的準確時間嗎?
課件出示:時針和分針指著8:08的鐘面。(8時零8分)
你能上黑板來寫一寫嗎?學生板書:8時零8分,8:08。
2.下面這些時刻誰會讀出來?依次出示鐘面9:00、9:30、9:45。
第三個鐘面上的時刻有的同學認為是9時45分,有的同學認為是10時45分,到底是哪一個呢?
引導學生回答:是9時45分,因為時針快走到10,但還沒有到10,如果是10時45分,時針就會走過10。
評價:你觀察得真仔細。
2.小結:我們看鐘面上的時間時,先看時針,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從12走過多少分,就是幾時幾分。書寫鐘面上的時刻,可以用用漢字來表示,還可以像電子表那樣來表示,時與分之間用“:”來表示,先寫時,在寫兩個圓點,最后寫分,圓點后第一位要寫幾十分,不滿十,我們就要在這一位用0來占位,第二位是幾分就寫幾。
3.看一看,連一連
給鐘面上的時間找到它的好朋友,出示書上練一練的第一題。請連一連,再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4.撥一撥,說一說
a.同桌合作,左邊的同學說一說小明在什么時間干什么,右邊的同學在小鐘表撥一撥出對應的時刻。(課件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同桌之間合作。 b.對小明的作息時間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我們要珍惜時間。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
小結:是啊,我們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設計意圖]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再一次認識鐘面上的時刻,積累活動經(jīng)驗,在說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時間就這樣1分1分的過去了,40分鐘的課就要結束了,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我知道了1時=60分2.分針走1小格就是1分鐘.3.我學會認識鐘面上的時刻,先看時針,再看分針。4.我學會了兩種計時方法,一種用漢字來記,一種用電子表的方法來記。5.我還知道不滿10分時,前面添零,用兩位數(shù)來表示分鐘數(shù)。
小結:看來同學們在短短的40分鐘內收獲滿滿,最后老師送給你們幾個字一句話(課件出示)“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希望同學們合理安排時間,好好利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設計力圖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與發(fā)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探索中采用“想一想”,“說一說”,“撥一撥”等學習方式,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分層次的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學會思考,學會方法,學會學習。
1.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情境。
教材中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為情境來學習“分的認識”這節(jié)課。而考慮到現(xiàn)在的二年級孩子大多都在2008年之后出生的,因此教學中我先創(chuàng)設觀看《新聞聯(lián)播》的情境,通過這一情境有機的復習了整時和半時的認讀方法。之后再出示北京奧運會的情境,以此情境設置認知沖突,對于不是整時和半時的時刻如何來認讀,從而激起學生探究的意識和欲望,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2.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認識鐘面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交流鐘面的特點,清晰的知道鐘面上有三根針,12個數(shù)字;有大格,有小格,并用不同的方法數(shù)出有60個小格,12個大格;認清鐘面后,再讓學生觀察得到分針走一小格就是1分鐘,進一步知道分針走幾小格就是幾分鐘,分針走一圈走了60小格就是60分,同時時針走了一大格就是1小時。然后追問:同時是什么意思?使學生更加明確時針和分針是一起開始走,又一起結束的。自然而然的得出1時=60分這一關系,在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有效的突破了重點。
在認讀時刻時得出一般的方法:先看時針,再看分針。時針剛走過數(shù)字幾,就是幾時,分針從12起走過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鐘,讓學生在經(jīng)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又建立了模型,學會了數(shù)學思想方法。
認讀9:45這一時刻時,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充分交流,在討論中知識越辯越明,思路越辯越清晰,再讓學生動手撥一撥,更加有力的提高了學生辨析時間的能力。
3.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
考慮到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不宜過長,因此在得出1時=60分這一關系后,設置了1分鐘的欣賞音樂休息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單純是為了休息,還為下面認識具體的時刻埋下伏筆。
總之,從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小練習中反饋得到的信息,都可以看出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靈活,扎實,有效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