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麗麗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突出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要打造趣味性的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挖掘學生自身的學習潛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圍繞學生的興趣點,設計教學程序、安排教學內容,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1.創(chuàng)設趣味性教學情境
初中學生還處在形象思維階段,對于傳統(tǒng)說教式的教學形式非常反感,往往會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還要保障教學情境富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啟發(fā)學生思考。初中學生適合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感受語言的意義與語境。如在教學“the oth-er”與“another”的不同用法時,教師創(chuàng)設了學生去商店購物的情境,當商店售貨員給了一支鉛筆,而不滿意時,就可以對售貨員說:“Please give me another”因為商店里有很多鉛筆,要了一支鉛筆不滿意,再要一支就可以用another,而商店恰巧就只剩下兩支鉛筆時,要另一支鉛筆就可以說“Please give me the other.”要兩支鉛筆其中的一支,就要用the other。而another是指三者或者三者之上的任意一個。這樣結合具體的情境,學生容易理解,學得快,富有趣味性。
2.開展趣味性課堂活動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高頻率地讓學生進行英語交際,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因此教師要致力于營造課堂互動氛圍,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更多的機會?;咏虒W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一定要富有趣味性,不然就不能吸引學生,學生不感興趣,也就不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有趣的活動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如執(zhí)教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時,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講解、領讀的教學模式,而是親切地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交談:What time do you get up?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How do you get toschool?學生也不失時機地向教師提出問題: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就是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掌握英語句型,熟悉英語語境,增強英語語感,學生感到了用英語交流的樂趣,學習熱情高漲。在英語教學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應該占主導地位,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設置富有趣味性的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如在單詞記憶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采取游戲互動的形式,學生可以用簡筆畫的形式提問對方,如畫出一只樹袋熊,學生可以在簡筆畫下面寫出koala這個單詞,并進行拼寫。學生做拍照的動作,學生可以根據(jù)動作猜出take photos這個詞組,并用這個詞組造句,如:We are taking some photos of the Great Wall.這樣,課堂有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課堂充滿快樂的氛圍,學生在和諧的有趣的課堂中,學得開心,學得踏實,有效達成了教學目標。
3.實現(xiàn)趣味性小組合作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學會用英語交際是學習英語的目的,而用交際的方式學習也是掌握英語的有效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小組合作式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的英語互動與交際,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全身心參與。英語對話在英語教材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編寫者的意圖在于把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要加強小組合作的引導,設置趣味性合作活動,使學生在課堂進行有效互動。例如執(zhí)教教學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一單元內容時,教師利用微課讓學生觀看有關購物場景的對話,學生可以模仿微課視頻的人物表情、動作、語調等,然后教師指導學生將微課視頻調到靜音狀態(tài),讓學生根據(jù)人物的動作給對話配音。之后,讓學生根據(jù)微課視頻的對話再創(chuàng)編一個類似的購物對話,在小組內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表演,做準備。之后再請各小組到教室前進行匯報演出。在表演過程中,小組學生要密切配合,確保動作與表情等的表達到位,保證語音語調的地道。教師和學生一起組成評委,對各小組的表演進行評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組,自然被評為“英語角色扮演優(yōu)勝小組”,教師并給予充分鼓勵與肯定,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4.設置趣味性的英語作業(yè)
英語作業(yè)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教學中,作業(yè)設置都由教師包辦,學生被動完成作業(yè),學生往往會產生厭倦情緒,出現(xiàn)敷衍現(xiàn)象,達不到預期的作業(yè)效果。所以傳統(tǒng)的作業(yè)設置模式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嘗試新的作業(yè)模式。如,初中高年級的閱讀理解作業(yè),教師可以讓學生設置。學生根據(jù)閱讀的英語文本設置題目,如學生通過閱讀設置了比較豐富的題目,如有選擇填空、生詞猜測、句型轉換、完形填空等。各小組將題目設置完畢后,還要確定各題的答案。然后將題目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換,各小組完成后再次進行交換,并進行批閱。提高了學生作業(yè)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也對這種作業(yè)形式非常感興趣,提高了作業(yè)質量,達到了鞏固知識與復習知識的目的。值得注意的,學生設置的題目,教師要進行檢查把關,并作指導,使學生所出的題目能夠更有效、規(guī)范,對學生做必要的出題指導,對于學生批閱的題目教師也要進行必要的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反饋。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設置教學程序與選擇教學內容,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富有趣味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感受到學習的趣味,熱情參與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英語交際水平與英語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