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建良
摘 要:今年有幸被教育局聘為兼職督學,對象是珠江小學。珠江小學是一所民辦學校,擁有新鎮(zhèn)和開發(fā)區(qū)趙浦路兩個校區(qū),占地46畝,建筑面積20000多平方米。學?,F(xiàn)有幼兒園、小學、初中三個教學層次,教學班級100多個,學生近6000名,教職員工360多名。11月2日和12月8日我和另外一位督學本著學習與服務的理念走進了珠江小學。對學校幾個方面進行了督導,并隨機與幾個老師進行了交流。學校領導也積極的配合我們,從實地查看并與各位領導進行了交流,應該說學校領導在教育教學的管理上還是動足了腦筋,下足了功夫。當然在交流與訪談中,學校領導在某些方面也流露出一些無奈,也希望通過外界征得一些幫助。
關鍵詞:外來工;子女;家庭教育
【案例描述】
我們兩次的督導中,第一對規(guī)范辦學進行了督導,其中全校的平均班額為60人,按義務教育標準是每班不超48人,昆山又比較特殊根據(jù)教育局規(guī)定今年的班容量是每班不超52人。學校規(guī)定最早上學時間為8點,最晚放學時間4點,但是早的學生上學時間為6點半,晚的要到晚上6點半來接。第二隨機詢問了幾位老師。其中問道“在教學中你認為有什么困惑?”,比較集中的回答就是:班級中學生比較多,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課務比較多管理學生的時間比較少。第三聽了一節(jié)數(shù)學課,部分學生發(fā)言比較積極,更多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不高。教師上課的激情還不夠,應試教育的成分相對多一些。
【案例分析】
從一些數(shù)據(jù)和教師的訪談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1.班級班容量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但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一定時期內(nèi)無法改變。
2.有家長很早送,很晚接;有老師反映現(xiàn)在學生越來越難教;課堂上呈現(xiàn)兩極分化。這些實際上都聚焦在一個焦點,也就是珠江小學領導也談到的:很多孩子都是外來工子女。其家庭普遍存在:家長工作不穩(wěn)定,住址流動平凡;家庭成員不齊,孩子缺乏溫暖;文化水平較低;工作比較繁忙,無暇照顧子女。很多專家也做過這樣的調(diào)查:外來工子女學校的孩子普遍存在:成績參差不齊;身心發(fā)展不平衡,存在諸多心里問題;厭學情緒較重,較難管理;獨立能力較強,意志品質(zhì)較強。因此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更值得我們關注。
【案例反思】
教育孩子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必須將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完美結合。缺少了家庭教育,孩子就很難走上成功之路。學生的家庭教育關系到學生的一生,家庭教育的主場還在于家長。我們說家長也是要受教育的,那么學校如何做好家長的培訓?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改變家長的教育觀、讓家長認同學校的教育體系是我們著手要努力實踐的。我們跟珠江小學的張校長也溝通了一些關于家庭教育的做法。
一、成立家長委員會,充分發(fā)揮家長功能
學校家長委員會是代表本校在校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增強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工作的群眾組織。建立學校家長委員會,有利于探索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讓家長充分享有對學校教育的知情權、選擇權、評議權、監(jiān)督權和參與決策權,進一步增強學校、家庭、社區(qū)共建力度,促進學校與家庭、社區(qū)的溝通和聯(lián)動,讓全社會都來關心教育、關心學校,竭誠為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教育服務。珠江小學同樣也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在11月2日督導的當天還正巧碰見家委會成員在開會。
二、辦好“開放日活動”
學校應該每學期舉行“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進學校,深入課堂,了解孩子的學習活動情況。通過活動使家長及時掌握學校最新的教育動態(tài),零距離地接觸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學校則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收集家長的建議和意見,整理并結合建議和意見,調(diào)整、改進不足的地方。這一活動在很多學校推廣,的確能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珠江學校是每學年進行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我們也建議校長每學期舉行一次,校長也答應以后每學期舉行一次。
三、辦好家長學校
我們很多家長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舉辦家長學校就成為學校和家庭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成為家長成長的平臺,能有效地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建議珠江學校建立家長學校章程,章程中也應該體現(xiàn)各項活動的具體安排。
四、開展親子活動
由于這些家長工作的特殊性,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很有局限,甚至一天中連招面的機會都沒有。學??梢苑e極開展親子活動,可以利用“藝木節(jié)”、“體育節(jié)”、“六一”慶?;顒印⒋笮偷膶W生展示活動,邀請家長來校參加。學校通過這些親子活動,讓父母子女同臺展示特長,和孩子們一起同慶同樂,有效促進情感上的溝通,避免出現(xiàn)過激的家教行為,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珠江小學有迎新年的專題晚會,屆時有家長參與進來。但這畢竟是涉及到少部分人,參與面能否更廣泛一些,跟校長溝通后以后會在形式、參與面上逐步加以改變。
五、其它活動
開展家長的專題培訓,根據(jù)不同的學生、不同類型的家長,有針對性地舉辦各種類型的家長培訓。例如新生家長培訓、畢業(yè)生家長培訓、家長心理培訓等等。
建立家長義工團。實際上許多家長喜歡在學校當義工,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家長的責任心,督促學校工作,協(xié)助教師的教學活動。家長這種方式能夠調(diào)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減輕學校的管理負擔,能夠形成和諧的家校教育合力。我們也跟學校的校長建議成立家長義工團,可以成立不同形式的義工團,比如:食堂義工團、上放學義工團、日常秩序維護義工團、教育協(xié)助義工團等等。校長也準備開始嘗試著手組建上放學義工團。
建立家訪制度。家訪是教師與家長互相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和家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重要措施,對改進和提高教育質(zhì)量有加大幫助。所以我認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建立家訪制度,家訪的形式可以多樣,但一定要真正的落實到位。
當然,要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并非一日之事,也并非一時之事,需要長時間的溝通、交流。相信在學校努力的前提下,會有所成效,會幫助一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