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素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與進步,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當中,形體舞蹈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形體舞蹈課程的教學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能夠對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有力的幫助。文章對高職院校形體舞蹈課程的教學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職形體舞蹈課;教學分析;實踐;技巧;目標
在高職院校的形體舞蹈課程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形體舞蹈基礎能力,教師應當適當?shù)剞D變教育觀念,并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開設的形體舞蹈課程基本上是按照專業(yè)舞蹈演員的訓練模式進行的,容易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高職院校的形體舞蹈課程教學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教學目標和要求為學生制訂合適的教學設計。
一、加強實踐,培養(yǎng)學生自信
在形體舞蹈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讓學生進行實踐表演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學生只有充滿自信,才可以在學習形體舞蹈的時候提高效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基本形體姿態(tài)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協(xié)調性進行重點訓練。這些是基礎的形體舞蹈訓練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保持思維的發(fā)散和活躍,這樣有利于維持良好的課堂氣氛。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觀察學生的形體,對他們不準確的姿態(tài)進行及時的指正,糾正他們的錯誤。只有首先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訓練習慣,打好基礎,才可以通過實踐表演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形體舞蹈水平,進而逐漸增強學生的自信。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形體舞蹈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實踐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高職院校的形體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想辦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實踐機會。在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之下,社會競爭的程度愈演愈烈,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培養(yǎng)也應當更加全面,而且要有側重點,即要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形體舞蹈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掌握全面的、基礎的形體舞蹈技巧,并且要將教學過程與實踐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將課堂當作舞臺,在教學的時候可以為學生錄像,記錄他們的訓練過程。訓練結束后,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錄像,幫助學生分析他們在訓練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然后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這樣,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形體舞蹈訓練情況,對自己有更加清楚的了解,這也是一種實踐的機會。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更快地樹立自信心,教師應當注重對實踐平臺的建立。眾所周知,要想有效樹立自信,在形體舞蹈訓練過程中一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形體舞蹈訓練當中。除了對學生傳授基礎的理論知識,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欣賞一些歌曲,認真體會音樂當中的情感,結合音樂來表現(xiàn)自身的舞蹈動作。在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輪流進行表演,為每一名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實踐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和訓練。這種方式能夠督促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更加認真,因此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對于促進學生的形體舞蹈實踐,提升自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這樣的環(huán)境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相分享經驗,幫助學生更快地提升綜合素質水平。
二、傳授技巧,提升表演水平
在高職院校形體舞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舞蹈技巧的傳授,對學生的綜合表演水平進行提升。高職院校的形體舞蹈教學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能力、高難度技巧以及對舞蹈藝術的表現(xiàn)能力。這些能力技巧都需要教師進行認真的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耐心的指導。例如,舞蹈能力包括身體的軟度、開度、柔韌性和模仿力等多種能力。實際上這些都是一些基礎能力技巧,也是在形體舞蹈課程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項教學。教師要將形體舞蹈課程的復雜內容簡化成以上這些基礎的技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有重點地向學生傳授技巧,逐漸提升他們的形體舞蹈水平。同時,教師也應當注意保持張弛結合的教學節(jié)奏,防止學生因壓力太大而失去對形體舞蹈學習的興趣。
除了基本的舞蹈能力,教師還要重點傳授學生一些舞蹈的高難度技巧,并且要重視對藝術的表現(xiàn)力。其中,舞蹈的高難度技巧一般包括對身體的控制、跳躍、翻騰以及旋轉等,這些技巧都是專業(yè)的舞蹈演員必須具備的能力。但是在高職院校的形體舞蹈訓練課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暮喕?,降低難度,或者選擇其中相對簡單的一些技巧進行教學。為了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宗旨,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向學生征集他們的學習需求。如果有學生希望能夠學習一些高難度的專業(yè)舞蹈技巧,教師應當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訓練。藝術的表現(xiàn)力包括在舞蹈表演過程中的激情,對舞蹈作品的想象力以及樂感等多個方面,而且藝術表現(xiàn)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演員對舞蹈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能力。這些能力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如果教師能夠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這些能力,一定可以促使學生的綜合舞蹈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師訓練學生的舞蹈藝術表現(xiàn)力,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同時結合各種風格的舞蹈作品欣賞,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不斷積累各種舞蹈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促進自身藝術表現(xiàn)力的養(yǎng)成和提升。
在形體舞蹈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舞蹈演員,還應當注重訓練學生學習不同風格的舞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意識到形體舞蹈對于人的身體的意義,同時要能夠深刻地理解舞蹈藝術對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意義。教師將這些內容整理之后向學生滲透,讓學生能夠在訓練過程中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同時,教師還可以進行各種風格的舞蹈作品的展示,帶領學生一起欣賞,然后再進行模仿訓練。作為一種藝術,形體舞蹈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師應當搜集各種風格的舞蹈藝術作品,結合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調整,然后對學生進行訓練。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不同的舞蹈表現(xiàn)語言,并且要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結合舞蹈音樂去表現(xiàn)自己。經過這樣長期的訓練,學生的表演水平可以逐漸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明確目標,優(yōu)化教學內容
為了促進高職院校形體舞蹈教學的發(fā)展,教師還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對教學體制進行不斷完善。對于形體舞蹈教學的內容,教師應當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篩選,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教學。例如,在音樂的選擇上,教師應先明確音樂是作為形體舞蹈的靈魂而存在的,形體舞蹈的教學不單單是對學生舞蹈技巧的教學,還包括對學生音樂水平的培養(yǎng),但是重點是要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舞蹈表演的能力。因此,在明確的教學目標引導下,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音樂來輔助形體舞蹈教學。
對于舞蹈動作的編排,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形體舞蹈的學習過程中不如專業(yè)的舞蹈演員具備對舞蹈動作熟練的編排能力。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舞蹈動作編排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動作,然后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但是一定要牢固地掌握基礎的形體舞蹈動作,在經過大量的訓練之后才可以進行有效的舞蹈動作編排。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舞蹈動作編排的時候,要重視創(chuàng)新,只有創(chuàng)新,才可以不斷為舞蹈藝術注入新鮮血液,促進舞蹈藝術的發(fā)展。例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當下比較流行的健美操和瑜伽動作,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研究這些動作與形體舞蹈藝術的結合,進行新穎的動作編排。
在形體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應當把握一個度。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的主體、形體舞蹈教學的內容以及教學的目的。形體舞蹈的教學具有明顯的人為性的特征,學生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在教師的示范和引導下然后主動地去模仿練習,這就是人為性的特點。因此,教師首先應當明確課堂教學紀律,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嚴格要求。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出現(xiàn)受傷,教師應當做好充分的應急措施,在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處理,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學生在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中受到傷害。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形體舞蹈教學過程中,需要舞蹈教師的辛勤付出,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為了讓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形體舞蹈學習體驗,學校應當大力支持形體舞蹈課程的發(fā)展,健全相應的教學設施,聘用專業(yè)的舞蹈教師進行教學,最后通過對形體舞蹈教學的不斷完善,促進其不斷發(fā)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提供更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仝娟.探析高校大學生形體舞蹈訓練的科學引導和防護[J].音樂時空,2015(05):114.
[2]徐愛萍.高校形體舞蹈課與大學生審美觀培養(yǎng)的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29):110-111.
[3]柯玉舟.淺談形體舞蹈課程對釋放大學生負面情緒的積極作用[J].音樂時空,2014(05):73.
[4]聶英濤,梁中娟.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形體舞蹈模塊教學內容的重構[J].當代體育科技,2012(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