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梅
[摘要]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一般都具有一定難度,這樣就導致教學難度也不斷提高。采用生活化的處理方式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處理,將數學知識以更加貼近于學生實際的形式展現和體現出來,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加容易,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會更加牢固。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 教學方式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采用生活化的教學處理方式,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教學難度,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這也正好符合了新課標中對數學課程教學的要求。采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發(fā)展趨勢。
一、聯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小學數學教學中,針對性結合教育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創(chuàng)建學生熟悉的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非常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對較簡單,所有的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情境的。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進行教學,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會得到提高,將數學知識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有效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親身體驗數學的存在,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能力。
如,在進行二年級下冊“時、分、秒”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讓學生表演課堂情景劇的形式讓學生表演從學校放學回家之后發(fā)生的和時間相關的生活事件,同時讓其余學生觀看情景劇,從劇中總結相關事件和時間。設計下面的表格:
面對這個問題,學生首先需要回家對家里的日常生活進行仔細觀察,然后通過自己的加工帶入到課堂要求的情景劇中,無形之中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生活場景。在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的生活場景中,不管是通過觀察還是表演都能達到對教學內容“時、分、秒”概念的深刻理解。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時間在生活中的應用,印象肯定會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徹。
可見,通過生活化的情境進行教學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非常有用的。首先,在學生更加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行知識學習,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課堂的參與程度會更高,在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中,教學效率自然會不斷提高;最后,情境教學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就在學生生活的周邊。
二、聯系生活感悟知識
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都是經過很多生活實踐之后總結出來的系統(tǒng)知識體系,學生理解起來可能存在一定問題,尤其是其中相關的數學概念以及知識內涵,理解起來可能比較膚淺和表面化。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結合,然后對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感悟數學知識,領會數學知識的內涵。
例如,在進行“分米和毫米”的教學時,就可以針對性設計下面的教學內容:
(讓學生利用帶來的直尺測量數學課本的厚度,學生很快就發(fā)現了其中的問題)
師:同學們測量的數學課本的厚度是多少???
生:不到1cm。
師:那么具體是多少呢?
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去思考怎么表示,通過觀察直尺可以發(fā)現在0-1cm之間還有很多小格子,1cm的小格子被分隔成了10個小格子。之后可以讓學生再去測量其他的東西,比如課桌高度、寬度、長度等。這樣在具體的生活實例中讓學生感受分米、厘米以及毫米的概念。
由此可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感知都是來源于生活實際,也就是生活實物,這樣產生的感官最為直接,有效克服了學生自身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弱點。而且從學生的認知特點來說,這種具體化的教學方式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學的效率也會更高。
三、運用生活服務數學
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是保證教學活動具有生命和活力的源泉,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生活中的素材和教學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生活素材服務于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服務于生活,同時也讓生活服務于數學。
如,在進行一年級下冊“認識元、角、分”的教學中,在課本中就出現了下面的生活場景,三個小朋友去商量購買東西,需要自己計算花了多少錢。
教師可以設計下面的題目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商店里面的商品中練習本是1元錢一本,鉛筆5角錢一本,書包35元錢一個,橡皮3角錢一塊。下面請同學們自己選擇需要購買的東西,并且計算花了多少錢。
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后就需要自己開動腦筋計算價錢了。本身這個過程就是和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能感受到學習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在這個部分,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運用到數學教學中。通過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很多生活素材和數學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將數學知識不斷內化成為自身數學能力的一部分,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的形象化理解,不斷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在關注學生自身心理和認知特點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進行培養(yǎng),利用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和教學手段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建立生動、形象的數學知識認知,最終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