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雪杏
摘 要: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當學生對某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時,就會有力求掌握知識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積極主動的意志行動,其心理活動處于積極狀態(tài),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學生;語文;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53-01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積極互動,要創(chuàng)設讓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讓他們充滿激情地去表現(xiàn),使語文學習充滿樂趣、充滿活力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精心設計教學課堂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睂氲镁?,能讓課堂一開始就充滿活力,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入的設計可以是教師用富有啟發(fā)性、感染力強的話語引入,可以運用實物加語言引入,可以用小故事來引入。教學《手指》時,我讓學生分小組先觀察自己的一只手的五個手指,再讓學生說一說如果讓他(她)寫這五個手指會怎樣寫。在學生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該怎樣寫時,我說: “我們來看一下豐子愷爺爺是怎樣寫這五只手指的。”這樣由實物引入到課文中去,學生有了學習課文的興趣,教學效果自然就會很好。教學《坐井觀天》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首先讓戴有青蛙和小鳥頭飾的小朋友來到教室,教師作敘述:“青蛙和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有一天,它們因為天的大小而發(fā)生了爭論,那么,它們究竟誰說的對呢?我們來做它們的裁判好嗎?”同學們非常興奮,爭著做裁判。這樣,學生也成了文中的主人公,學習興趣自然被調(diào)動起來了。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要想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要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和感染,從而主動學習。
二、把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有機整合
生活中的語文更鮮活,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相互交叉、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以這一理念為指導,老師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來豐富生話,并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使他們在自我展示中,真正“動”起來,例如:動手畫。學習課文時,讓學生根據(jù)課文描述的內(nèi)容動手畫一畫,不僅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開國大典》時,在學生讀懂了課文后,我讓學生動手畫一畫丁字形廣場,并按書上講的方位標上相應的位置、名稱等,學生就能更深入地體會到開國大典時廣場的布置盛況,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動手做。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走向生活,把課堂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如秋天到了,我?guī)W生到大自然中收集各種各樣的落葉,認識它們,了解它們的形狀、顏色等,然后把自己喜歡的樹葉貼在紙上,寫上名稱或者寫上一個自己喜歡的描寫樹葉的詞語或句子。或者用樹葉鑲一幅畫,再給畫取個好聽的名字,給畫加上文字說明等,然后展出、評比。這既讓學生親自創(chuàng)作了一幅藝術品,又讓學生在這一實踐活動中識字、學詞、學句,積累語言,發(fā)展思維。我經(jīng)常讓學生親手做一做,親身體驗,有助于學生直觀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學《烏鴉喝水》時,我引導學生邊讀課文邊體會烏鴉喝到水的過程,然后自己動手做小實驗,通過動手明白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課文學完了,課文理解也落到實處。因為學生喜歡活動,尤其到野外去觀光、體驗,更讓學生心情愉悅。通過活動,實現(xiàn)了學生情感體驗,把語文學習變成了學生情感需求。這樣,學生心中涌動的是努力后的快樂和自信。
三、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標中指出,綜合性實踐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它的實施可以跨領域?qū)W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那么,培養(yǎng)學生實踐的興趣就尤為重要了。怎樣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呢?除了上幾節(jié)有限的實踐課,還應搞好學生的課外活動,例如讓學生辦手抄報,舉辦朗誦會等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總有一樣是受學生歡迎的。學生在自己喜愛的活動中自然會得到熏陶,語文素養(yǎng)自然會得到提高。課外活動中更應留出時間給學生去觀察、閱讀,讓學生接受更多的好書,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生活之中處處有語文,教學《各具特色的民居》時,我布置學生分小組去搜集我國獨具特色的民居的信息,學生找的興趣很濃,找到的信息自然就多了起來,自身的知識也就多了。
四、開展比賽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都愿意爭當?shù)谝?,為了激發(fā)學生聽、說、讀、寫的興趣,我開展了寫字比賽、朗讀比賽、查字典比賽、制作頭飾比賽等,學生非常樂于一展特長。在比賽中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競爭意識,學習興趣更是得到了提高。教學《狐貍和烏鴉》時,我讓學生制作頭飾,看誰制作的頭飾最棒,看誰讀狐貍的話最形象……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diào)動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學完查字典的方法后,開展了查字典比賽,在黑板上出示幾個字,讓學生比一比,看誰查得最快,查完后,再給學生留下一個期待,過些日子,老師還要重評“小神童”,看誰能獲勝。這樣,學生課后仍會積極鞏固、訓練查字典。
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敢于從自身找原因,應努力讓自己成為一位知識淵博、語言幽默的人,要從平時下功夫,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教學方法多樣化,兼顧到全體學生,讓學生健康發(fā)展。
總之,我們只有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激發(fā)學生興趣,把課內(nèi)與課外有機結合,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寬松、和諧、愉悅的良好氛圍,最大限度地在時間、空間上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李寶霞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新課程學習 2009.2
[2] 謝 娟 如何激發(fā)小學語文學習的興趣 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4
[3] 郝金秀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教學參考 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