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玲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是衡量學生素質的重要尺度。因此,寫作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尤其重視。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新課改的實施,我們將情境教學的方法融入語文教學中,是寫作教學的一大改革。情境作文是由教師提供資料,如形象情境,角色情境,事實情境,藝術情境以及供猜想、聯(lián)想、辨疑的情境等等,由學生思考后擬提撰文。
根據(jù)學生生活實際、思想實際及教學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一種特定的情境和氣氛,要求言、行、情融為一體的同步進行的作文教學,即情境作文。這種教學法在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受到許多教師的重視。那么在創(chuàng)設作文情景之后怎樣引導學生寫出好作文?
關鍵詞:角色情境;體驗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162-01
一、深入其中,燃起激情,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
在寫作中,學生常常出現(xiàn)的通病是“無話可說”“無米下鍋”,其根本原因不是學生缺乏生活閱歷、沒有生活,而是缺乏感知?!墩f“體驗”》中的作者毛榮富這樣說過:“對于寫作來講,所謂生活不應是表面意義的客觀事物和生存活動,而是和心靈碰撞交流后產生了獨特的體驗的并成為心靈一部分的那些現(xiàn)象和事件?!闭袢藗兂Uf的,我們不缺少才情,我們不缺乏生活,卻缺乏對生活的感受。那么,如何引導學生走進情境呢?
如,在初三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因成績平平,感到升學無望,相繼產生厭學情緒之后,我把從網(wǎng)上收集到的視頻短片——優(yōu)酷視頻《孝感動天——安徽女童忙碌的課間生活》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看完后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與主人公——黃鳳進行比較、深入思考,這時,我要求學生做命題作文:男生題目《我是男孩,我會怎么做》,女生題目,《我也是女孩,我該怎么做》。此時,我再從親情、家庭、社會、責任等方面作簡要的點撥,一篇篇充滿感動與激情的作文就自然產生了,而那些曾有厭學心理的學生也重新燃起了求學的激情。
又如,在我們這個大自然景物情境中,訓練學生不僅要身臨其境,而且要心靈的契合與傾聽;在社會人群情境中要強化訓練學生的角色意識,要懂得珍視、尊敬、關愛他人,懂得感恩和責任。而教師的巧妙設境,又是點燃學生生命激情的必要條件,是激情燃燒的在場環(huán)境。這在心理學上成為“共生效應”,即在集體討論的激烈環(huán)境中,人們往往會有一種強烈的表現(xiàn)欲,在熱烈的思維碰撞中,產生頓悟的火花,靈感突至,悟源廣 開,會呈現(xiàn)強烈的情感活動。
二、多媒體的運用,再現(xiàn)情境作文。
隨著新的一個時代的流行象征,信息時代最流行的莫過于電腦網(wǎng)絡,多媒體則是信息時代的標志,在教育領域當然也不例外。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提供的情景真實、生動,讓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撥動了學生的心弦,激起興趣,激發(fā)聯(lián)想,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倪\用信息技術,能夠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為學生自主探究打下基礎,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體現(xiàn)出它的優(yōu)越性。
如,在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fā)生后,我便利用網(wǎng)絡和現(xiàn)代媒體技術,把汶川地震中發(fā)生的許多感人事跡以畫面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并進行文本編排,插入說明,配上韓紅演唱的感人樂曲《天亮了》為背景音樂,讓學生進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救援情境,體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這時候,教師不需要扇情,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語,學生們都已經熱淚盈眶,有的失聲痛哭……學生在經歷了類似情感體驗后,再來訴說感動、感恩,吐露心語心聲,就不會做“無米之炊了”??梢?,多媒體是創(chuàng)設情境的最佳途徑。多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背景。它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和興趣。
三、角色扮演,虛擬作文情境。
角色扮演是學生扮演情境中的人物,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栩栩如生地創(chuàng)演或重演事情經過,讓扮演者親自體驗事件中的人和事,讓觀看者素眼目睹事件的全過程,從而大家都能在寫作中形象生動的反映出所見所聞所感,寫出真切的感人的文章來。如:在你即將遠離父母親人去異地上學,家里人的情況如何?媽媽為你做了一桌你最愛吃的菜,不停地為你夾菜,嘴里一直嘮叨著:“多吃點,到外面可不是想吃媽媽做的菜就能吃到了……”爸爸在一旁左一句有一句:“以后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你要懂得照顧好自己?!边@時你的心情和表現(xiàn)如何?飯桌上的氣氛怎樣?虛擬的情境可以讓學生通過假設體驗和描繪生活。因事造境是體驗同一人物言行的不同情境。如:簡簡單單的一個笑,就有開懷大笑、微笑、羞澀的笑、明朗的笑、苦笑、冷笑、奸笑、皮笑肉不笑等許多笑,可以知道學生為每一種笑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再描繪出來。這樣寫出的作文就會有動感和層次了。
又如,讀了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虛擬這樣的事件:最近我居然與伙伴們進入了這個當年王安石曾經游歷過的華山洞,看到了里面種種奇觀,現(xiàn)在我要向旅游愛好者介紹這個千古奇聞,題名為“我終于進入華山洞”。這需要豐富的想象力。
四、借助圖畫,音樂,渲染作文情境。
在藝術中,詩畫同源,都源于生活。詩是無形畫,畫是無聲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圖畫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它不僅能提供靜止的畫面,也能是鮮活的畫面。這時,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畫境中愉快的寫作。而音樂是一種通過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藝術,足以表達人的思想感情。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比绻曌髦笇н^多的講授;立意、選材的技巧,甚至不惜花大力氣提示條條框框,會束縛學生的思維,泯滅學生的童心童真。音樂是人類心靈的傾述、情感的體驗,所以音樂最能觸動人的心靈,也最能調動人的情感。因此,習作指導中要善于挖掘“情感因素”,以情激思,讓學生情動而辭發(fā),主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故作文指導教學與音樂結合,采用音樂導情的方法,借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把學生帶進美妙的音樂旋律中,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是新課標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我們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和開創(chuàng)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靈感。情境作文教學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作文的興趣,讓學生在作文課中感受到了快樂。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研究和探索中不斷的學習積累,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