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海
新課標指出在低年級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拼音的濃厚興趣并養(yǎng)成主動學習拼音的習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拼音的興趣?談談自己的如下幾點看法。
一、圖畫教學法
教育家葉圣陶說“圖畫不是簡單的文字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涵養(yǎng)兒童的美感?!彼械暮⒆佣枷矚g色彩鮮明、生動直觀的圖畫。如果把拼音符號轉(zhuǎn)化為美麗的圖案,孩子們心靈黑板上一定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在教學中,利用課文中的彩色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從圖中明白字母的音和形,并鼓勵學生大膽的把字母畫出來。如在“i”的教學中,當學生掌握了發(fā)音后,便讓他們嘗試:“‘i像什么呀,你能把他的樣子畫出來嗎?”學生門興趣盎然的忙開了,“一根吸管”“一只筆”“一根球棒”“一根棍子”等五花八門的圖案讓學生記憶深刻,我想這個“i”字學生將終生難忘。再學完所有的韻母后,為加強記憶,我讓學生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四種顏色,分別涂在單韻母、復韻母,前鼻韻母、后鼻韻母上,這樣,學生在涂色的過程中既鞏固認識了這些字母的形狀,又分清了他們的細微差別。其實,一切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如拼音中的四聲,就像我們坐汽車外出旅游觀光一樣,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直走是“—”,汽車爬山是“/”,汽車上坡又下坡“v”,汽車下坡是“\”。用這種生活化的語言教學拼音把枯燥的拼音與學生頭腦中已有的表象聯(lián)系起來,學生更容易接受,并能很快的掌握拼音。另外在進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前還可以用故事、寓言增加趣味性,這一文學形式生動有趣,對低年級兒童具有特別的吸引力。教學拼音之前,我們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選讀或編說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guān)的故事,以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習動力。如教學“f”這一聲母前,教師先講《西游記》中關(guān)于如來佛的一段有趣故事,正當學生興趣盎然時,教師板書”“f”,告訴學生,告訴學生,,就如來這樣的受人膜拜的就叫“佛”,帶讀“f f f ”,再聯(lián)系課本插圖的音、形。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致勃勃,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了新的學習任務。
二、動手操作法
漢語拼音是一串枯燥無味的抽象字符,要想讓學生想學、樂學,就要變無味為有趣。教師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圖文并茂的特點,聯(lián)系生活、學習實際,結(jié)合學生善于模仿的特點,利用語言、動作表演等創(chuàng)設學生樂學的情境,讓學生生動有趣地學拼音。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兒童進行分辨比較,培養(yǎng)兒童主動地運用比較分辨的方法記憶易混字母的形體。如:bd、pq、ft、nh、mn,這些字母形體易混,教師可用動作演示、譜曲唱歌的方法,幫助兒童牢固地掌握好易混聲母的讀音和形體。如區(qū)分bd、pq時,可讓兒童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出b字母的形體,再伸出右拳演示出d字母的形體,然后讓兒童將兩拳相對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q字母的形體。邊演示邊教兒童說:“左拳b來右拳d,兩拳相對念bd;左豎朝上就念b,右豎朝上就念d。左下p來右下q,兩拳相對念pq;左豎朝下就念p,右豎朝下就念q?!弊詈?,再用《新年好》這支歌的曲調(diào)教兒童唱易混聲母歌。兒童邊唱邊演示邊舞起來,他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牢牢地掌握了這些易混的聲母,而且興趣盎然。
三、編兒歌,巧記形
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為了能幫助記住字母,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編兒歌,如圓圓臉蛋扎小辮兒,張大嘴巴aaa;大公雞,哦哦叫,攏圓嘴巴ooo;大白鵝,水里游,水中倒影eee;1加小點還念i,牙齒對齊iii;烏鴉的小窩像個u,突出嘴巴uuu;小魚躍起吐水泡,像吹笛子üüü。把學生喜愛的小動物編入兒歌,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兒歌背熟了,單韻母也掌握了。還可以編順口溜:傘把傘把ttt,一根拐棍fff,公雞打鳴ooo,挨在一起aiaiai,左上半圓q,右上半圓p,左下半圓ddd,右下半圓bbb等。教學拼音四聲時,我找到這么一首兒歌———拼音四聲要分清,牢記形狀心要明。一聲平平一路直,二聲由低向上升;三聲由高到低再揚起,四聲從高往下降。我與孩子們邊念邊打手勢,創(chuàng)設了一個充滿韻律的課堂,在朗朗上口的兒歌聲里,孩子們很快弄清聲調(diào)符號的特點與四聲特點。這樣做不但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鍛煉,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極易記住。
四、自編兒歌,激發(fā)探究意識
一年級的學生書寫拼音先要認識四線格,然后要觀察拼音在四線格中的位置,最后記住筆順。這些書寫規(guī)則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如何讓學生對每一個規(guī)則產(chǎn)生興趣,最終能書寫出正確、規(guī)范、美觀、大方的拼音呢?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巧編兒歌來輔助學習。兒歌的語言節(jié)奏明朗、生動活潑,小學生本身想象力豐富、喜歡模仿,那么自編兒歌就可以引起學生的愉悅感、輕松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拼音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教學“bpmf”時,對于形近的bp兩個拼音的教學時,可先和學生共同復習四線格特點:“拼音格,四條線,拼音字母住里邊,住上格的不頂線,住下格的不貼邊,中格寫滿頂兩邊。”然后出示b和p,讓學生觀察兩個拼音的區(qū)別,教師再適機范寫并教會學生一首兒歌:“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一上一下坐坐坐,我們都是好朋友?!睂W生的思維很活躍,自編的兒歌形式多樣,如“廣播bbb,用勁爬坡ppp”和“雙手緊緊握握拳,手心近近面向臉,左拇指朝上bbb,右拇指朝下ppp?!睂W生通過自編兒歌,加深了對拼音結(jié)構(gòu)的認識,那么對于規(guī)范書寫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最后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練寫b和p,運用同樣的方法在以后教學d和q時,待學生興趣被激發(fā)后,也可讓學生練習自編兒歌,學生的探究意識就被大大地激發(fā)出來了。
總之,“善教者,師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師勤而功半?!敝挥袃?yōu)化漢語拼音教學,發(fā)展多元智慧,才能使拼音教學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于一體,才能使我們的拼音教學活起來。學好漢語拼音,為識漢字打下基礎,同時為兒童提早踏上知識的寶殿創(chuàng)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