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鳳晶
(江蘇省宿城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宿遷 223800)
[摘 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新時期班主任要研讀此決定,實現(xiàn)班級管理向班級治理轉變,“身心”投入班級治理的工作中,為班級治理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培育參與主體的治理理念,建立科學長效的班級治理體系,踐行民主互動、友善關愛的治理方式,實現(xiàn)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治理目標。
[關 鍵 詞] 治理;參與主體;民主;友善;關愛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04-01
從班級管理到班級治理,不是一個字的改變,而是思想的轉變,更是行動的轉變。班主任作為班級治理的主導者,需要仔細研讀治理理論,建立班級治理體系,提升自己的治理能力。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班主任本身就在基層,治理班級更要“身心”投入。這里的“身入”是指親身實踐治理理論,這里的“心入”是指專心研究治理理論,耐心建立治理體系,真心關愛治理對象,全心提升班級凝聚力。
一、培育參與主體的治理理念
一個班級是一個學校的縮影,“班級雖小,五臟俱全”。班級治理的主體多元化,涉及學校的校長、系部主任;具體到班級的各科老師、班主任老師、學生家長和學生自身。學校要培育各參與主體的治理理念,尤其是對班級治理主導者班主任治理理念的培訓,讓其了解治理班級和管理班級的不同。治理更應體現(xiàn)互動性、民主性和參與性。
二、建立科學長效的班級治理體系
班級治理的重點、難點都離不開學生。建立科學長效的班級治理體系要切實加強學生的常規(guī)管理工作。建立班委管事、各科代表理事、信息暢通的班級治理機制,形成班主任領導,班干部負責,各科課代表協(xié)同,班級學生全員參與的班級治理體系。實現(xiàn)齊抓共管、共建和諧溫馨的班級大家庭的目標。
(一)施行各科課代表對本學科負責制
課代表除了要幫助所教科目老師收發(fā)作業(yè),還要負責本班學生與所教科目老師的溝通和協(xié)調工作。每天課代表帶領班級學生溫故知新,并填寫課堂反饋表,將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和學生存在的疑點及時反饋給各科老師。
(二)實行班委會成員和團干部輪流管理班級制度
每天由2名班委會成員負責班級的日常管理。一名負責學習督促,一名負責環(huán)境衛(wèi)生檢查。每周評出班級最優(yōu)秀的班級干部和最優(yōu)秀的學生,連續(xù)一個月被評為優(yōu)秀的班級干部和學生,給予免除一個月包餐費的物質獎勵,學校全校通報和公示獲此殊榮學生的名單。
(三)建立安全委員負責班級安全排查機制
堅持宿舍每周、班級每半月的日常排查制度,保持排查安全工作常態(tài)化。學生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兩個方面。健全班級安全監(jiān)管網(wǎng)絡,班主任老師利用手機安裝APP安全系統(tǒng),班級安裝攝像設備,定期通過班級微信群反饋班級安全近況。
三、踐行民主互動、友善關愛的治理方式
教師治理班級要充分踐行民主互動、友善關愛的治理方式。參與主體的主動性和治理體系的穩(wěn)固性都離不開這一治理方式的踐行。班主任要以民主互動的方式處理班務,友善關愛每一個學生。班級所有的活動和決定都要班級學生全員參與。班委會成員通過全班學生的集體選舉產(chǎn)生,各科課代表由全班學生推薦產(chǎn)生,班級安全委員由全班學生投票產(chǎn)生,宿舍長由宿舍學生推薦產(chǎn)生。班主任在整個選舉推薦過程中只是負責引導和督促,只有一票,沒有“一票否則權”。班主任友善關愛學生要處處留心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身體和心理變化。
四、實現(xiàn)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治理目標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職業(yè)教育尤其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作為班級治理的主導者——班主任更需要在這一層面上花力氣、下工夫。品德的引導、智力的開發(fā)、體魄的強健、審美的高尚更需要全員參與,全班共創(chuàng)。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實現(xiàn):共選品德的人生導師;師徒結對的互助學習;一操兩跑的體育鍛煉;語文課堂的審美熏陶等。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任重道遠。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應該時刻為此出謀劃策?!拔鹨陨菩《粸?,勿以惡小而為之?!卑嘀魅文闷鹬卫淼墓ぞ?,“身心”投入班級,事無巨細,堅持化管理為治理,化復雜為簡單,化問題為答案,化被動為主動,定會收獲學生的掌聲一片。
參考文獻:
[1]彭穗寧.“身入”更要“心入”[J].人民公仆,2014(8).
[2]馬濤.班主任的“文化治理”策略[J].西藏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