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蓉
【摘要】通用技術是新課改中的新興學科,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通用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呈現(xiàn)出很大的自主性、 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它的誕生為中國技術教育的明天帶來了曙光,也為中國在未來國家間技術競爭奠定了人才基礎。正因為它對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的努力鉆研、探索,以期找尋一條更適合中國國情的通用技術教學發(fā)展之路。
【關鍵詞】通用技術 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188-02
一、引言
通用技術這門課,范圍比較廣,基礎性和通用性較強,并且與專業(yè)的技術存在區(qū)別,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價值。通用技術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以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宗旨。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應該是教師引導學生一起進行的,是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全新的學習和教學方式。多年以來,在傳統(tǒng)學科教學過程中形成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和單一的“傳遞—接受”教學模式以及集體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已經不能滿足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要求。
通用技術,在很多中學已經開設了很多年,在這幾年里,我們不斷研究、探索,從研讀課程大綱,教材整合,項目教學到現(xiàn)在的創(chuàng)客項目、創(chuàng)客作品,我們的教學從質樸不斷走向成熟。教學方式、方法上更加靈活多樣。老師們對課程的把握也更加嫻熟。
二、在目前通用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與勞技課、職業(yè)技術教育混淆,必修課代替了通用技術
學科成立之初,一些教師由于缺乏對課程的了解,教學當中有把通用技術上成勞技課和職業(yè)技術課的現(xiàn)象,突出了模仿、制作而忽視了開發(fā)思維和創(chuàng)意設計。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shù)開課的學校基本上的就是兩門必修課,把技術與設計當成通用技術學科的全部,選修課成了擺設。
2.開設通用技術的學校少,師資力量薄弱
國內很少有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學校,致使通用技術專業(yè)教師缺乏,兼職教師因學科地位問題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師隊伍極不穩(wěn)定,師資力量十分薄弱。
3. 非考試科目,課時難以保障
從通用技術的教學中來看,全國只有少數(shù)地區(qū)將其納入了考試,很多地區(qū)都是考察,所以,課時很難達到一周兩節(jié)課,而且在教學繁重的時期,可能還會被必修課的老師占用,客觀上得不到保障。
三、針對通用技術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結合實際分析教材,做好學情分析
由于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設課程,大部分教師為“教非所學”。所以,通用技術課教師應要比其他學科教師更加注意加強自身的技術素養(yǎng)和學科修養(yǎng)。教師有空余時間還應該多看一些其他技術方面的書籍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有許多觀念經過對比,自身了解得就比較清楚,還可以豐富教學案例,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用技術課程能否吸引學生,關鍵在于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于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課堂駕馭能力,而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要在對技術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多鉆研,多探索,盡量做到深化重點,淺化難點,把重點的內容講得深入細致,把難點講明白、清楚,并根據(jù)重點、難點的設置來處理教材,做好學情分析。
2.精心設計學習活動,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通用技術課程的學習過程應是主動建構知識、不斷拓展能力的過程,也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生動活潑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幫助者,更是學生的親密朋友。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索, 以尋求問題的解決。
3.注重實踐操作學習,課內教學與課外指導相結合
技術的本質是一項實踐活動。離開了實踐去學技術,那只能是“紙上談兵”,即便是“花樣百出”,說得頭頭是道,也難以完成和實現(xiàn)教學的任務與培養(yǎng)目標。它需要科學的知識與理論指導,立足于實踐、注重創(chuàng)造、講究綜合應用,是手腦并用的結果,即設計與操作的結晶。操作學習立足于“做中學”和“學中做”,是技術課程最基本的學習形式。通用技術課程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技術實踐中更好地領悟技術與設計,把握技術與設計的精髓。在操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設計、制作、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及具體的知識與技能,實現(xiàn)對技術過程與方法的領悟及掌握,以及對技術所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理解及感悟。因此,對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師要精心設計、精心安排。
4.轉變教學觀念,采取新穎的評價機制
通用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在課堂上不是知識的講授者,更是學生實踐過程的引導者。在通用技術教學過程中,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時刻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只有轉變教學觀念,才能在課堂上轉變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學生能說不能動手做的問題,并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實現(xiàn)的問題。 在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yè),布置啟發(fā)性、思考性作業(yè);不布置重復性作業(yè),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yè);不布置繁難偏舊作業(yè),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yè)”。 布置的作業(yè)數(shù)量要少,質量要高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學生的作業(yè)和作品制作出來之后,各個學習小組要相互進行交流,交流學習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并且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悅。成果交流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如舉行展覽會、報告會、辯論會、小型比賽等。
四、結語
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課程,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借鑒其他學科已有的經驗,不斷地探索前進。通用技術課程的課程設計也是處于一個探索的過程中。通用技術教師應著眼通用技術課的課程標準,利用通用技術學科獨特的優(yōu)勢和特點,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內外教學活動,努力使通用技術課程為學生所喜歡,并使學生通過學習能獲得更多的科學知識??傊?,無論哪個學科的教學,它不僅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更應該適應學生個體富有個性發(fā)展的多樣化需求。
參考文獻:
[1]黃冠,魏光靜,宋偉. 基于微學習理念的通用技術課程網(wǎng)絡平臺開發(fā)[J].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1:27-33.
[2]陳洪. 提高認識,落實措施,有效推進通用技術教學[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