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會兵
【摘要】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傳統(tǒng)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和精神的主要途徑就是語文教學實踐,而語文教學實踐的最主要依托就是學校系統(tǒng)完整的語文課堂教學。語文課堂教學,應根據(jù)教學計劃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利于學生學習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最終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品德等方面都有所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課堂教學 觀念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114-01
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教育界所提倡的一種重要的教育理念,素質教育也即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本質而言也即為高效的發(fā)揮出人自身的潛在素質。在當前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的發(fā)展趨勢,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當中開展了有效的教學創(chuàng)新,同時也獲得了一些較好的教學成就,但在教學創(chuàng)新的過程當中也依然存在部分問題,重點在于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還是較為注重怎么樣來進行知識“教授”,而不注重教會學生怎么樣去進行“有效學習”,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會較多的將自身對于課文的心得體會教授給學生,但較少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上以“灌輸式”的教學為主,未能有效的體現(xiàn)出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學生較少有進行自主討論的時間,因此,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來與時俱進的轉變教學理念,對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改進與完善,讓學生能夠進行快樂學習,以此來有效的提升課堂效率,這是一個當前值得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課題。
一、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業(yè)務水平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作為教師的神圣職責,所以,我們更要不斷地去思考,我們要想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那就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完善自己,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感化學生,教師的身教作用,對于學生的心靈的影響,有時候是語言等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不能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教師除了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高超的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意識、良好的心理素質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想順利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素質尤為重要。
二、更新思想觀念,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最為有效的語文學科的學習方法并非是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的精講,而是怎么樣去有效的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自主學習,教師在教學當中最為重要的并非是進行知識講授,而是要有效的啟發(fā)與拓展學生的思維,并有效的激勵學生進行學習。因此,語文教師想要真正的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就應基于語文課堂,來確實轉變教育理念,并在教學當中充分運用全新的教學模式,構建起“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的全新教學理念,有效的促進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當中,提供給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進行進行結合。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生活的知識來讓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學習,促進學生形成“大語文”的學習觀,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當中的實際經(jīng)驗來學習語文知識,從而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語文知識。并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來獲得知識,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當中,能夠有效的拓展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進行明確的審視定位,持續(xù)創(chuàng)新語文的教學模式
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下,對于教師的教學定位,并非是以往傳統(tǒng)的教師怎么樣來進行知識“教授”,而是教師應教會學生怎么樣去進行“有效學習” 對于語文課堂教學而言,素質教育是有效的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語文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從此方面而言,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亟待進行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改革,在當前的語文教學的教學過程方面,還存在難以有效的發(fā)揮出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方法方面,還存在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化,在課堂教學當中還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等諸多問題。因此,必須要進一步的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四、努力探索,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在學校里、課堂上,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一種任務,如果不能對這種任務產(chǎn)生興趣的話,就是一種強加的負擔了,那樣,效果和質量自然就不好。只有把完成任務的過程變成一種樂趣才會產(chǎn)生動力。而語文的學習更需要這種樂趣的注入和激活。
1.推選代表,小組研討,鼓勵學生爭當小老師,引入競爭評比。
2.鼓勵學生舉手發(fā)言,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勇敢的參與精神。
3.辦好班組廣播臺、校園新聞、評論、國內(nèi)外重大時事、知識題的有獎征答等。
這樣,學生心里就鮮活起來了,興趣在學生那里豐富起來了樂,感悟在學生那里深刻起來了,情感體驗在學生那里充盈起來樂,語文技能在學生那里發(fā)展起來了。
總之,語文屬于一門基礎性應用學科,而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開端,也是今后學習其他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語文教學應是一種情感豐富的教學,因此,只有讓小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角,不斷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學校的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善于充分利用課堂,使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巨大的誘惑力,使學生的思維不斷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努力使自己的語言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情感,用真情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鳴,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讓課堂生動,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夢游、朱華、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
[2]蘇治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都市家教;2013.
[3]趙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軟件;2016.
[4]王素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探析[J].考試周刊;2014.
[5]張莉莉、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探析[J].情感讀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