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再文
自從我校實行高效課堂改革以來,改變了老師單純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白尷蠋煾p松地教,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真正落實了以學帶教,歸還學生學習自主權。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我貫徹“不看不講,不議不講,不練不講”的原則,采用“三段六步”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深深感受到一個道理——讓學生教學生,有時比單純老師教學生效果要更好!
在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預習導學和合作探究中往往會遇到不少的疑惑。不同的學生,遇到的困難就不一樣,有的是普遍性的,也有的是因為個人基礎知識不全面引起的個性問題。老師上課時一般都是講解普遍性的問題,不可能講解全體學生的所有疑問。所以,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讓學生教學生,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一、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施展才華的機會,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
傳統的課堂上一直是老師講、學生聽,不管老師講得多么有激情,都會有學生困乏、精神分散的現象,所以如何才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一直是老師們頭疼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是改變老師唱獨角戲的舊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也就是要充分信任學生,大膽采用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在課堂上,我大膽嘗試讓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讓有能力的學生站在講臺上教學生。于是,有時學生會私下討論,這節(jié)數學課,會是哪個“數學老師”給我們上課?因為除了我這個數學老師外,班里還有幾個“數學老師”。他們這些小老師,課前都根據導學案認真預習,講起課來層次也很清晰,取得的教學效果比原來的還好。一般我布置課外作業(yè)時,都要求學生預習導學案,并且多加了一項任務——你如何教懂其他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些平時不喜歡回答問題的學生,變得主動搶答問題了,一些平時不喜歡動手動腦的學生,變成了手舞足蹈的演講積極分子,一些沉默寡言的學生,變成了雄辯大師。全班涌現了一批演講家、評論家、名演員、幽默大師。數學課已經不再是沉悶的說教課,數學知識已經不再枯燥無味。我發(fā)現,在這種課堂模式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講臺成為學生施展才能的舞臺,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參與意識也提高了。他們比以前更自信了,總有學生爭先恐后地登臺表演,課堂氣氛也活躍了,掌聲和笑聲在教室里回蕩。課改的實行,真是讓人受益頗多。
二、小組討論學習,有分工有合作,能增進集體團結,增強學生之間的感情
在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實行分小組學習,根據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平、交往技能、守紀情況等合理搭配,分成學習小組,每組6人,按長方形圍坐,每個小組都有各自的組名和個性的口號。小組內各成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老師下達各項學習任務。各小組展開學習和討論。在取得共識后,各小組派出一位代表發(fā)言人扮演老師,講解各個題目的解題思路和答案。定期輪換主發(fā)言人,每人都有做老師的機會。這些小老師在小組討論學習中可以得到同組成員的指點和輔助,這樣學生教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相互交流,彼此幫助,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從而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三、注重過程和方法,既有利于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又能集思廣益
在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支持者和評價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以“老師的教”轉變?yōu)椤皩W生的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怎么學比學什么更重要?!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在以前上課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老師在講臺上滿堂地講,學生在下面不停地抄答案,學生只關心結果,不關心過程和方法。讓學生教學生,使學生在關注結果的同時,更關心過程與方法,為了使自己的講解沒有漏洞,“小老師”深思熟慮,做到嚴謹細致,邏輯嚴密,有的題目甚至能一題多解。同時其他的同學會頻頻發(fā)問,形成一種集思廣益的研討氛圍。
四、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有利于老師查漏補缺,落實學習目標
在上課過程中,老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每一節(jié)課要掌握的知識內容,要理解的概念,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沒有落實到位?老師經過細心地觀察和聆聽學生的講解,會發(fā)現學生在理解上的偏差,技能上的欠缺,或者一些知識性的錯誤,都可以及時查漏補缺,展開針對性的探究,布置針對性的作業(yè)。
總之,讓學生教學生,能讓課堂真正活躍起來,既活躍氣氛,又活躍思維,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繼續(xù)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模式,講究課堂高效,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鳳.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1):85-85.
[2]李德梅.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中學數學研究,2006(1):15-1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