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衛(wèi)平
摘 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利用課程資源豐富教材內容,以此來提高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是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之一。充分利用時政圖片,既可以彌補思想品德教材素材的滯后性,又可以激活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氣氛,為有效地提高課堂效果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盤活;精選;活用;巧用;善用;效果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guī)定,建立融合、開放、發(fā)展的課程資源觀,整合并優(yōu)化校內外各種資源,充分發(fā)揮課程資源的教育功能,豐富教材內容,有效落實課程目標,并要遵循目的性和實效性的原則。其中,盤活時政圖片則具有鮮活性、簡明性、直觀性和真實性的特點,是最有效地提高課堂效果的方法之一。在近年中考中,圍繞時政的背景題材層出不窮,并且出現(xiàn)圖片化的趨勢很明顯。我認為盤活時政圖片,提高課堂效果主要從精、活、巧、善這四個策略下功夫。
一、精
網絡里的圖片有的體現(xiàn)不出真實性;有的體現(xiàn)不出簡明性和直觀性;有的體現(xiàn)不出鮮活性和及時性。我在備課時緊扣主題精選出與當節(jié)課相應的圖片,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近及遠,選出最新、最簡明、最直觀、最緊扣主題的。當我講到《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時,我選了兩幅最新的圖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xiàn)自動交會對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這兩幅時政圖片既代表著我國最先進的科技成就,又緊扣主題。又如,講到《振興民族文化》時,我精選了一幅國家主席夫人出訪的時政圖片,讓學生眼前一亮。精選時政圖片,一定要圍繞“鮮活、簡明、直觀、真實、主流、熱點”來考量,這樣不僅能體現(xiàn)出時政性的鮮活性,又緊扣課堂主題。
二、活
在精選出時政圖片后,教師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加工,在尺度、大小、出現(xiàn)的時機上要把圖片設計好,力圖收到完美的效果。例如,在《振興民族文化》一節(jié)里,我一開始就展示出著裝形象,并用PPT全屏演示出來,并配上令人震撼的民族音樂。全體學生被這優(yōu)雅、大氣、端莊,雍容、華麗的東方民族氣質所感染,使學生深深感受到民族服飾和氣質的美,以一張時政圖片吸引著學生的目光并引發(fā)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濃厚興趣?;钣脮r政圖片,學生不會感到枯燥,減輕課堂壓力,讓學生在欣賞美、感受美的過程中享受課堂的愉悅。
三、巧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課堂活動,是新課程理念的一個具體要求。在教學中我通過巧妙地設計時政圖片標題,如“圖說公平”“圖說科技”“圖說艱苦奮斗”讓學生回答,甚至還可以留空白讓學生有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對時政圖片設計對白或設問,以此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如講到“艱苦奮斗”這一內容時,我選了一幅國家領導人花21元吃包子的圖片并用PPT全屏演示,課堂上反響熱烈,學生都七嘴八舌躍躍欲試,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有的說:“這與我們的講課有關系嗎?”有的說:“為什么會引起社會的關注?”有的說:“吃包子自己結賬付款,給我們傳遞了正能量”,有的說“吃包子給我們特別是各級政府官員樹立了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良好形象”……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意更濃。此時每個學生都踴躍參與,積極發(fā)言,此起彼伏,甚至是天馬行空,這時我們教師不僅僅做一個積極的旁觀者,還要引導學生緊扣課堂主題去積極參與,達到教師想要的教學效果。這就是達到一位教育家所說:“教育本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四、善
每個人看問題的思維方法角度會不相同。教師要善于尊重學生的思維和角度,要保護好、發(fā)展好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思維只有在不斷的碰撞中才能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在思想品德課堂中只要善于利用時政圖片,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思維思辨能力,才能有效地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度。經過教師的循循善誘,學生盤清了并歸納出“先進的科技增強了國防從而增強了綜合國力”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高度概括,高價值的觀點。所以只要善用時政圖片,就能很好地培養(yǎng)出學生思維的深刻度,從而提高思想品德課課堂效果。
總之,思想品德課是一個大課堂,內容涉及古今中外,包容并蓄,與其他學科既交叉又綜合。只有我們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開發(fā)好各種教學資源,豐富課程資源,沖破教材的禁錮,跳出教材,才能給思想品德課堂注入新鮮的活力,激活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果,這是思想品德課堂的生命力及活力所在。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