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梅??
中職幼師班開展舞蹈教學非常重要,它可以培養(yǎng)中職幼師班學生具有高度的注意力,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性格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它也是幼師班學生升學和就業(yè)的一項重要技能。但是,中職幼師班有部分學生對舞蹈的興趣不是很高,所以要針對學生培養(yǎng)好學生的舞蹈興趣。
一、學生對舞蹈缺乏興趣的原因
1.年齡條件
對舞蹈的興趣大部分都是從小開始培養(yǎng)的,而幼師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高中生年齡。而且,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這個專業(yè)之前都未接觸過舞蹈。當他們真正接觸舞蹈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那么的枯燥與痛苦,而且年齡越大會越不好意思表現(xiàn)自己。
2.環(huán)境影響
幼師班的生源大部分是來自農(nóng)村的孩子,沒有接觸過舞臺,不知道自己會跳舞,沒有舞蹈意識和概念。靦腆,不自信,認為自己跳得不夠好,總是不好意思跳。身體的柔韌性和協(xié)調性也沒有那么好,接受能力也比較差,導致中途就會出現(xiàn)厭學情緒。
3.專業(yè)影響
幼師專業(yè)不僅僅要學舞蹈,還有其他,有的學生喜歡美術,有的喜歡聲樂或者鋼琴。而且,舞蹈本來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對心理、身體素質都是一種考驗。學習舞蹈需要大量的基本功內容,在舞蹈學習過程中,認為還是學習其他專業(yè)比較好的想法容易出現(xiàn)。
二、如何培養(yǎng)幼師對舞蹈的興趣
1.興趣在美的感染中得到增強
舞蹈是一門美中之美的人體動作藝術。而幼師舞蹈教學又承擔著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大任務,因此在課堂上讓每個學生感受舞蹈的“美”,除了承擔美育教育這一使命,更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在課堂上進行舞蹈訓練的時候,把“美”字融入課堂,融入教學,而不是一味簡單地追求學生的舞蹈技術技能。讓學生把自己最美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而這種美可以是多樣化的,如古典芭蕾的優(yōu)雅、高貴之美;中國古典舞的典雅、均衡、和諧統(tǒng)一之美;兒童舞蹈的天真、活潑之美;藏族民間舞蹈的神秘、粗獷之美;等等。女孩子,特別是正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對美更加敏感,更具追求。教師要讓舞蹈的“美”感染學生,讓她們徜徉在舞蹈“美”的海洋中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覺得自己體態(tài)美、心靈美,深切地覺得上舞蹈課并不是累的、苦的,而是一種美的享受。
2.興趣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中得到培養(yǎng)
舞蹈的訓練,特別是基本功的訓練一直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在反復練習一個動作時容易出現(xiàn)厭煩的情緒。那么,教師應如何讓課堂的教學變得多樣化呢?
隨著以計算機及網(wǎng)絡為核心的教育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多媒體輔助教學已越來越顯示其優(yōu)越性,它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巨大的信息容量。比如說學生學完一個組合,她們的動作、舞蹈感覺還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教師通過媒體設備將過程錄制下來,直觀地播放給學生看,讓她們馬上找到自己的不足。在民族舞蹈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關于民族風情的短片,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可使學生更深入、更直觀地了解該民族的特點,比教師花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去詳盡描述要有效得多。
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和變換多樣的教學方法,學生不再覺得舞蹈枯燥乏味,反而覺得非常生動有趣,舞蹈課成了她們特別愿意上、特別期待上的課程,學習的興趣一點點地被培養(yǎng)起來。
3.興趣在多彩的課余生活中得到升華
豐富多彩的業(yè)余生活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更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不僅利于身心發(fā)展,更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學校為了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每年都會舉辦“文藝匯演”“校園十佳歌手”等形式的文藝活動,這些活動豐富了校園生活,提高文化了內涵,活躍了學習氣氛。特別是幼師生參加這類活動,有著更大的意義,她們可以將課堂所學進行實際運用,激發(fā)對專業(yè)學習的興趣,也進一步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提升綜合能力素質。
通過幼師專業(yè)技能大賽、校園十佳歌手、文藝匯演等活動,讓學生覺得舞蹈已經(jīng)不僅僅是她們課堂必修的課程,而且是她們業(yè)余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觀看的學生,還是參賽的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氣氛的感染,更能提高對舞蹈的興趣。
總之,舞蹈訓練的成果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體現(xiàn)的,同樣,舞蹈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也需要點點滴滴地累積。培養(yǎng)舞蹈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她們才有更大的勁頭投入學習,才有更大的熱情對待學習,才會更主動、更認真地學習。同時,學生有了這樣的精神,教師才能更好地提高舞蹈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朱守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