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平+鄧燕+王海英+李傳濤
[基金項目:本文研究受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度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JGYB201529)與2016年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研究生教改建設項目資助]
摘要:在我國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下,起源于美國教育界的翻轉課堂引起我國教育界的重視。而微信公眾平臺的出現(xiàn)給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提供了全新的學習教學平臺。本文將微信與翻轉課堂有機融合,對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討論,旨在促進課程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翻轉課堂;微信公眾平臺;教學模式
一、引言
根據(jù)微信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2016年微信日平均登錄用戶數(shù)達到7.68億,月平均活躍用戶數(shù)達到4.49億,微信公眾平臺超過1200 萬個。作為當下最受大眾喜愛的社交軟件之一—微信,幾乎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工具。微信的微信的通信功能、社交功能、識別功能、平臺功能越來越廣泛,應用也越來越齊全,其中微信公眾平臺以其強大的功能成為許多學習愛好者學習的平臺。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眾多教育工作者在不斷嘗試和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本文作者對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展開剖析和論述。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微信概述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源于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教師的嘗試。因為一些學生由于參加活動耽誤了上課,為幫助曠課的學生補習課程,教師利用錄制軟件將PPT的演示和講解錄制成視頻,發(fā)布到網(wǎng)上供學生學習。無論是曠課的學生還是沒有曠課的學生,都對此視頻很感興趣,不斷重溫復習,提高了學習效果。兩位老師深受啟發(fā),讓學生晚上在家觀看教學視頻,白天在課堂上交流討論,這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因為這種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的“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寫作業(yè)”的方式完全相反,所以稱之為“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在美國迅速引起廣泛關注,很多學校都相繼進行了翻轉課堂的實踐。“林地公園”高中也因此而成為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起源地。在我國,重慶聚奎中學2011年率先開始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2012年,在中文學術期刊上才出現(xiàn)有關翻轉課堂的文章。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服務軟件,功能強大,在此平臺上可進行文字、圖片、語音、視頻通信等交流,并且支持分組群聊。因為微信是完全免費使用的,所以微信平臺的出現(xiàn)給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提供了全新的學習教學平臺。微信具有即時通訊功能、資源分享功能和群組功能。微信的即時通訊功能使得師生之間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隨時進行即時交流,為知識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教師可利用微信的資源分享功能發(fā)布優(yōu)質(zhì)的教學資源,利用微信中強大的群組功能將班級學生分組,在討論組中發(fā)布教學任務,展開討論。
三、基于微信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一)搭建微信公眾平臺
在一門課程開始之前, 教師需要創(chuàng)建一個公眾平臺作為老師課前任務以及視頻發(fā)布的媒介,建立一個微信群來來確保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實時交流。教師可通過向學生公布手機號、微信號或二維碼等信息完成查找添加,形成公眾號用戶和微信群組成員。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由于班級人數(shù)較多,所以課堂討論和師生之間的互動非常少,而微信群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平等的參與機會。教師可通過群聊信息即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對教學進程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
(二)教師制作并上傳教學視頻和學習要求
教師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創(chuàng)建教學視頻,一種方式是選取開放的網(wǎng)絡資源,第二種方式是針對教學內(nèi)容自行創(chuàng)建教學視頻。在創(chuàng)建教學視頻時應考慮學生的認知情況,視頻要多樣,內(nèi)容要清晰準確,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學視頻不宜過長,以10到15分鐘為宜。
針對教學視頻中涉及的知識點,教師可設計對新課程的學習要求,例如,通過提供“學習內(nèi)容導讀”明確新課程的知識要點、關鍵步驟。
(三)學生自主學習和微信群的交流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并不是孤立的,可以通過微信群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互動交流,討論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也可通過這種方式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收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總結出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以供課堂探討之用。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四)課堂交流與分享,實現(xiàn)知識內(nèi)化
在課堂上,教師可通過口頭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同時結合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學生現(xiàn)場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根據(jù)學生提出的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講解和分析,從而實現(xiàn)知識的交流、內(nèi)化。最后,教師要布置一定量的課堂作業(yè),固化本次課程的知識點,要求當堂完成并提交。
(五)課程學習測評設計
學生觀看微視頻和完成課堂交流之后,能否理解所學的知識點,這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為了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應編寫與知識點的學習層次相對應的測試題,發(fā)布到公眾號中供學生檢查學習效果之用。另外微信平臺的設計應能對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進行匯總處理,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且教師能對學生提交的測試題進行批改和提出修改建議。
四、結語
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微信與翻轉課堂有機融合,促進了課程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微信平臺將被更加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中,進一步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范文翔,馬燕,李凱.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轉課堂實踐探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03):90-97.
[2]王琦,席丹,高茹月.社會化媒體情境下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6):99-108.
[3]劉慧,劉妍華.慕課視角下基于微信公共平臺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應用研究[J].大學教育,2016,No.67(1):84-85.
[4]張躍國,張渝江.“翻轉”課堂——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8-10.
[5]李敬川,王中林,張渝江.讓課改的陽光照進教育的現(xiàn)實——重慶聚奎中學“翻轉課堂”掠影[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