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葉青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北干初級中學)
摘 要:“解惑”需要“設疑”,“設疑”需要“拙”,教師只有經過精心備課,才能提煉出課堂教學智慧。課堂活躍了,這僅僅是一種表象,沒有深入探究教材和領會要領,教師就找不到教學的“門道”。沒有科學的教學措施與手段,學生就得不到有效學習?!白編熐缮痹凇皞鞯?、授業(yè)、解惑”中表現出的是一種教學藝術和教學方法,意在學習就是過程,過程就是學習。
關鍵詞:拙師;巧生;學習過程
數學課堂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傳道、授業(yè)、解惑”教育教學層面,新課程更加明確了教學的具體實施與操作要求。如何真真切切地落實和體現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地位、形象要發(fā)生一個根本性的改變,使現實性的、合作性的、參與性的、探索性的數學教學活動成為數學課程的有機組成部
分。本文打算通過自己“拙師巧生”的教學方式,談談對數學教學的看法與理解。
一、從一個“口吃”的教師談起
據說有一位“口吃”的數學老師,他的教學成績優(yōu)秀,教學方式與教學風格得到了大家相當的肯定。他在介紹經驗時,調侃自己說:“是我的口吃成就了我?!彼f,當他講到某個問題時,因口吃講不下去了,學生興趣就上來了,學生便會沿著他的思路幫他說下去。后來就慢慢習慣了這樣的方法,再后來干脆很多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就讓學生自己來講和組織教學,自己做個“旁觀者”,久而久之,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非常活躍,主動性也強,結果他教的班級成績很優(yōu)秀,后進生也比較少。
的確,當前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地反思,其中,也許有一點可能是我們教師太“逞能和任性”了,總是放心不下學生的能動性,學生主動性發(fā)揮不夠,思路不能打開,數學思維不夠活躍。如果我們也能學學那位“口吃”老師的某些做法,寓“巧”于“拙”,做一名“拙”師,把“巧”更多地讓給學生,給他們更多的思考時間和自由空間,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機會,讓他們切實體會探索知識的艱難和樂趣,那樣也許就會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感。
這就體現了一種數學課堂改革的理念,教學更加突出以教師為主體向以學生為主體的轉變。教學就是“教”與“學”的結合體,要從學生的“學”來審視探究教師“教”的所有方法和手段。
二、過程就是學習,學習就是過程,這是課改理念的根本所在
我們發(fā)現各方面素質都相當“優(yōu)秀”的一些教師,教學成績卻不盡理想,甚至比不上一位“口吃”老師。課堂看似熱鬧了,積極參與的人多了,每個學生都在探究問題了,課程要求要做的做了,把這些表象當成我們實施了課改理念和手段。不少教師課堂為實施課改要求,要這樣做而這樣教,可是,這種“俗套的”“單一的”教學方式效果并不理想。課程要求怎樣做,我就怎樣教,就以為已經落實了課改要求。課堂活躍了,這僅僅是一種表象,如果沒有深入探究教材和領會要領,教師就找不到教學的“門道”。沒有科學的教學措施與手段,學生就得不到有效學習。這種“俗套的”“單一的”教學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事實上,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非常多。
我經常讓成績很一般的學生共同合做完成一份數學試卷的出題工作,如分式單元測試卷、反比例函數單元測試卷……他們精心查資料,嚴格按老師要求出題目,每道題目都認認真真做過。在出題過程中,事實上,他們不自覺地進行了很好的復習消化,通過交流和探討,知識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正是讓他們出題的真正目的。
過程就是學習,學習就是過程。當然,他們不可能擬出高質量的測試卷,學生出好之后,我與他們進行交流,做到難易適中,進行適當修改,有了一定的質量保證??记拔疫€特地宣布這份試卷是由哪幾位同學共同出的,肯定了他們出的試卷絕不亞于老師,得到老師充分的鼓勵和肯定,出題學生覺得很自豪,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并且在面對試卷時熟知試題難易分布,試題考查意圖目的,成績自然也提高了。這對后進生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也沒有“空著”,他們會用一種挑剔和審視的眼光非常認真地完成試卷,事后,當然會成為一個積極參與分析、探究試卷問題的評論員。
學習興趣的產生,信心的建立很重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過程體驗,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每一個學生主體得到最大化地、能動地、自主地發(fā)展。
三、解惑需要“拙”,授業(yè)不離“巧”,提煉課堂教學智慧
“解惑”需要“設疑”,“設疑”需要“拙”,教師只有經過精心備課,才能提煉出課堂教學智慧。有一次我在備課時,遇到這樣一道題:如上圖,矩形ABCD中,AB=8,BC=4,點P是邊CD上一動點,過點B作BP的垂線與DA的延長線相交于點Q,G是線段PQ的中點,連接AG。當CP= 時,AG的長最短。做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其實只要思路拓寬一下也并不很難。這是一道好題,在課堂上我故意示弱,說這道題老師想了很久也沒做出來,看看班里哪些同學比老師強。結果有多名學生用不同方法解出了該題,有幾種方法是我也沒想到過的。遇到課堂上一些重點難點問題,我常會故意停頓下來,鼓勵學生自己設法解決,或提示某些方法和思路,以降低難度。古語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币虼?,在課堂上,我們教師重視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
“口吃”教師其實是在“有意旁觀”,而不是“袖手旁觀”,是教師課堂內外教學技巧巧妙運用的一種藝術,是教師實實在在的努力和付出,也就是細致入微地了解和調動學生,深入淺出地領會和運用教材,巧妙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還有教師的師德、才學、嚴謹治學等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才是他教學成功的真正法寶,也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方向,也是課堂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
四、“拙師巧生”,教學相長,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拙”,是一種教學相長的藝術。在多次校級或區(qū)級公開課上,我用學生當“老師”的方式組織課堂,公開課也讓學生走向講臺給同學上課,像八(上)新授課“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八(下)復習課“反比例函數”都是學生上講臺上課的,課堂上,有時會出現兩位同學同時上講臺進行對話式教學,效果遠遠好于教師,課堂別具一格,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贏得了聽課老師的好評。盡管在課堂上我僅僅是一名“旁觀者”,但在課前,對教材中各個知識點的處理,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對每一位“小老師”的輔導,對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的解決,都傾注了我很多的精力,或許比我自己上還更不容易。學生通過和我一起備課,明白了整堂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懂得設點情境引入,知道例題、練習不是隨便找?guī)讉€題目,在選擇上是有目的、有用意的,一堂課笑瞇瞇地站在講臺上講課是很累的,自己如果不把整堂課備熟練是要忘詞的。我覺得能讓學生在前臺盡情表演,展現他們的精彩,教師默默站在背后又何妨?
教無定法,從客觀上來說,最能激發(fā)學生潛能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法,這種“拙師巧生”的教學方式,也不過是各種各樣、千變萬化教學法中較為有效的一種。每位教師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生實際,應努力尋求各種“優(yōu)秀教法”,只要能綜合靈活運用,只要能讓課堂45分鐘充分展現教學效率,有利于學生盡快掌握知識和能
力培養(yǎng),就是值得倡導和效仿的好教法。
五、“拙師巧生”,平等對生,擺脫兩極分化困境
相比過去,不少老師感嘆學生的兩極分化趨于嚴重,很無奈。我認為關鍵是沒有平等對待學生,缺少對新理念下對后進生進步的思考和采取的教學手段。正如前面所述,真正讓學生參與到出單元試卷,參與到課堂組織小組討論等活動之中。
這些學生需要我們幫助他們解決數學問題,更需要幫助他們建立信心,他們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我班某位姓李的同學自卑感一直很嚴重,家長也很無奈,她對自己學習成績一直沒有信心,成績不理想,快要單元測驗了,我特地將一些與考試相近的題目讓她事前做做,直到她都會做了,同時,特別關注這一單元她的學習態(tài)度和動態(tài),有意無意加強了對她的指導后,才開始考試,結果她考了前幾名,我在班上大大表揚了她,說她進步了,說她其實很聰明,相信她還會考得更好,并鼓勵全班同學說:“像她這樣成績不理想的同學都能考前幾名,還有誰不能考前幾名的。經過這一次的“成功”,她自信心大大增強,學習也更努力了,在后來的一次單元考試中,她居然憑自己的實力也考出前十名的好成績。
“拙”,流露的是教師的真情與質樸,是與學生心靈相近的那份可愛的稚拙,是對學生最大的理解與尊重。初中學生在心理上大部分還是很幼稚的,許多時候我們應從學生的心理去揣摩他們的心事,體會他們學習中的難處,容易粗心忽略的問題,還有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而不要老是責怪:“這么簡單的問題,你的腦子怎么啦?”事實上,兩極分化是完全可以避免和控制的。
我們的數學教學無論課堂內外,只有深層次地貫徹課程改革的思想,才會走出當前的一些教學誤區(qū)?!白編熐缮痹凇皞鞯馈⑹跇I(yè)、解惑”中表現出的是一種教學藝術和手段,旨在過程就是學習,學習就是過程。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