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蓮
(浙江省浦江縣杭坪鎮(zhèn)中心小學)
【案例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內容靈活地運用。教師在教學前對教學內容早已吃透,但實際情況常常是瞬息萬變的,如果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很容易產生事倍功半的結果。因此,教師應當機立斷,靈活地改變教學方案,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獲。
教師應該幫助所有的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活動,使他們能夠從英語活動中享受到樂趣,使這種樂趣得以鞏固、保留,并成為一種終身需要。我們的教學活動應從學生親身經歷的生活現實出發(fā),挖掘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加以合理利用,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給學生以新的刺激,進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
【案例過程】
“叮鈴鈴”,隨著一聲清脆的上課鈴響,我拿著教材、教參還有上課必需的一些教學用品,走進了五(一)班的教室,因為這一節(jié)就是五年級的英語課。
走進教室,發(fā)現許多學生還在埋頭畫畫,仍徜徉在上一堂美術課的藝術海洋中,似乎根本沒有聽到上課的鈴聲,該制止嗎?不行,如果生硬地讓學生放下手中的畫筆,就會將課堂氣氛弄得一團糟,更不能避免個別同學“陽奉陰違”,這不利于教學。該怎么辦呢?看一看手中準備的聽寫紙,再想一想今天的教學內容,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T(神秘地):Boys and girls,please pass the paper one by one. Well draw something。
學生困惑地望著老師,搞不懂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T: Today,Lets play a game. Draw and guess. Please draw your favourite teacher on your paper. And say something about this.For example,hes very strong,hes cute,he has short hair and so on. But dont tell others who is this teacher . After two minutes,lets show the pictures andguess.
Ss(興奮地喊):Great!(拿起手中的畫筆,認真地開始作畫。)
T(2分鐘后):Please give me your paper.
學生有各種表現,有的高舉畫紙,渴望老師看到,有的羞澀地淺笑,還有的東張西望,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注意力都在這張畫紙上。
T: Ok. Now lets guess. Whos your favourite teacher?Please introduce.A: My favourite teacher is a man.
Ss: Whats he like?
A: Hes very young. Hes tall and thin. Whos he?
Ss: Oh,hes Mr Zhang,Our P.E teacher.
A: Yes,Anyone?
B: My favourite teacher is a woman.
Ss: Whats she like?
B: Shes not very young. Shes short and thin. She has long hair and big eyes. Shes very nice. Whos she?
Ss: Is she Mrs zhou?
B: No.
Ss: Is she Mrs Gan?
B: Yes,Shes Mrs Gan,Our math teacher.
……
T:Very good.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Amys math teacher?
順勢導入新課。
一堂課最終在我原本的設想中完美地落下了帷幕。本課的教學任務終于順利完成并取得預期的學習效果。
【教學反思】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倡導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努力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我們英語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學習的嘗試,并盡力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讓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能有機結合起來。在本堂課中,當我與學生談到“英語中有沒有冒號”時,讓學生來給老師找錯,在尊重學生的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我也收獲了學生的愛和尊重。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應該是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更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體諒與理解學生學習的情感和需要,與學生一起愉快投入到活動中,并以自己充滿熱情、活潑向上的積極情感和表達方式去感染學生。其實有時很簡單,教師一個真誠的微笑、自豪地豎起大拇指或簡單的招手等,都可以將承認、接納和關心的信息傳達給學生,從而與學生產生情感的交互作用,以及由此帶來的相互間的心靈激蕩、思維碰撞和生命體驗。
不管處理什么樣的意外事件,我們一定要盡量結合課堂內的教學內容,適度地引導處理。課堂上只要我們根據不同的情況,因勢利導,見機行事,變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將意外事件順利融入教學活動中來,化解并成為課堂教學中新的教育契機,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雖“意外”卻自然。就讓我們放開束縛吧,不再拘泥于預定的教學設計,利用即時生成的教學資源,想學生之所想,和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并營造一個互動課堂。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獨立的思想、意志,是很難強迫操控的。然而,學生的情緒與課堂教學節(jié)奏的調節(jié)和控制有著直接的關系。一節(jié)課,如果學生情緒渙散低落,煩躁不安,教師即使上得多么生動,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相反,熱情洋溢、歡快愉悅的課堂氛圍,將會使學生喜歡上英語,愛上英語課。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情緒,隨時準備調控教學節(jié)奏,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切忌使用不當的方法打斷學生的思維,這樣常常會適得其反。所以,教師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仔細思索,尋找一種最合適的導入方法,以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讓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圍著老師轉,并積極參與學習和思考。本活動中,我針對學生剛上完美術課的情況,靈活地將英語教學與美術教學結合起來,通過畫畫猜猜的游戲不露痕跡地完美結合,并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通過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將對話教學應用于實際,體現出了英語學習的交際性,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馬劍波.小學英語教學論文撰寫與例舉[D].寧波出版社,2005.
[2]岳蔚.小學英語課堂精彩片段賞析[D].寧波出版社,2007.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