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志
摘要:課程改革方面的工作對初中體育教學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對學生心理素質及身體素質進行提升,為其身心健康提供更多保障。為了使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發(fā)揮更多效果,需要對學生主動參與度進行提升,下面對提升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主動參與度;提升策略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對心理素質及身體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工作產生更多重視,對學生體育課堂的主動參與度進行提升,為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的效率及質量奠定堅實基礎。下面對學生主動參與度的提升策略進行具體分析,希望為我國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啟發(fā)和參考。
一、應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對學生主動參與度進行提升,通過這一策略可以削弱應試教育對體育教學工作的影響,評價標準及評價方式由單一化的方向向多元化的方向進行轉變,體育教師不再把成績當成評價工作的唯一標準,結合學生體質方面的情況以及學習能力等對其進行科學評價,對不同學生個體差異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考慮,進而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評價,避免對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及積極性進行打擊。
以體操方面的教學工作為例進行分析:初中體育教師對體操的相關內容及技巧進行講解時,需要對不同學生身體素質條件以及生理特點方面的情況進行掌握,通過徒手及使用機械兩種訓練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對學生定向能力、時空感知能力以及動作技能進行培養(yǎng)。教師對學生體操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不再將動作的完成情況當作評價的唯一標準,將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集中情況、表現(xiàn)情況、小組合作情況以及課堂參與度等納入評價工作范疇中,同時對學生靈敏性、協(xié)調性等方面的進步情況進行掌握,通過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的方式對其進行評價,對其主觀能動性進行最大限度的調動,進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度得到提高。此后學生可以更好的融入教學及訓練,進而實現(xiàn)磨練學生意志、增強學生體質的目標。
體育教師在體操課結束后要求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將兩部分和教師的評價結果進行結合,將前兩者以一定的比例融入本節(jié)課的評價工作中。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學生可以在自評過程中對自己進行反思,同時能夠從同學及教師的角度對自己體操技能學習情況及不足進行了解,根據(jù)教師、同學以及自己的建議和反思結果,學生可以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改進,更加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鍛煉及體操技能的練習中,確保評價工作真正發(fā)揮其作用。
二、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豐富
通過融入更多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可以使學生對體育教學工作產生更多興趣,進而對其主動參與度進行提升。教師在體育教學工作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理論以及體育技能的指導和教育,若教學內容或訓練項目枯燥單一,便會對學生主動參與度產生負面影響?;诖顺踔畜w育教師需要對自身專業(yè)素質進行提升,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豐富,以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進行提升。以田徑相關技巧及知識的教學工作為例,教師對田徑知識及技巧進行講解時,需要對傳統(tǒng)機械灌輸式教學及訓練方法進行調整,通過競賽游戲方式對學生進行實踐訓練,調動學生參與興趣,進而對學生主動參與度進行提升。
三、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更多尊重
人本思想是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思想,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更多尊重,充分發(fā)揮其自身主體作用,調動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對其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的參與度進行提升。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對傳統(tǒng)機械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將更多的時間歸還于學生,尊重其主體地位的同時對其參與體育鍛煉的欲望進行激發(fā)。
以武術相關內容的教學工作為例進行分析,在體育教學工作正式開展前,教師要求學生對健身拳、健身短棍等方面的知識及技巧進行了解,在對武術相關知識及技巧進行教學時,學生可以和教師進行更多交流,針對自己在技巧或理論知識等方面的不解進行提問,教師在學生訓練過程中對其疑問進行解答,同時在一旁對學生動作等方面的不足進行指導。學生對武術防身、健身等方面知識進行了解的同時,對武術套路、技巧等進行積極主動的練習,教師不必對學生進行過多干涉,僅需對學生動作方面的錯誤進行糾正和指導即可,并且需要對學生進行更多的鼓勵,進而對學生主動參與度進行提升。
結束語:
總結全文,初中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需要對學生主動參與度進行提升,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對體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性進行提高。上文已經對學生主動參與度的提升策略進行分析,希望我國廣大一線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參考文中策略及觀點對體育教學工作進行調整,對體育教學評價工作、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調整,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徐敏.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之我見[J].成功(教育版),2013(22):265-265.
[2]朱志慶.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3):150-151.
[3]周靜波.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6(21):33-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