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梅+鄭學東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1-0030-01
新課程指出:重建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幾年來,學校教學管理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分數管理改為等級管理;教學活動起了深刻的變化,教師面貌煥然一新,學生擺脫了“分數”的枷鎖,興趣發(fā)展了,學習輕松了。那么,在新的教學管理制度下的教師行為又應是如何呢?我就此方面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教學運轉,重在尊重
1.語言。語言的表達要以尊重、贊賞學生為主。學生在質疑、解答過程中,正解和錯解是交錯在一起的。這時教師巧妙地運用了激勵的語言(贊賞的、幽默的),既表揚了正解的同學,又婉轉地鼓勵了錯解的同學,保持住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使課堂始終興趣盎然,生動愉悅。
2.動作。教師的教學動作是隨著教學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個小小的動作,往往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可以贏得學生愉悅的笑聲,可以讓學生感到課堂教學活動的生動和有趣,它讓學生從生硬的教學中解脫出來。因而,教師在學生面前應該是一個生動有趣的引導者,而不是一個墨守陳規(guī)、毫無生氣的說教者。只要教師的動作符合教學活動的需要,就應該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使用。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課堂始終如一地展現著勃勃生機。
3.教法。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狀況而確定教學方法,就是同一課題也往往由于教師不同而采用的教學方法也不同。試做這樣一個探討:舉辦一次同課題的教學比武,結果是教學目標基本一致,而教學方法卻各有千秋,就此而共同探討出有效新穎的教學方法。由此而言,積極探索新課程的教學方法,應該說已成為每一位教師的主要任務,坐享其成的教法已經沒有,只有去創(chuàng)新、去創(chuàng)造,才能達到預期之目的。
二、找童心,愛護學生
1.愛護學生。我們要做教育領域里的環(huán)保主義者。要以孩子的意志為轉移,不僅愛孩子們的優(yōu)點,也愛他們的缺點,不僅愛那些各方面都優(yōu)異的學生,更愛那些不被人喜歡,又有一些缺點的“問題學生”。這種愛是對所有學生的廣博而深沉的愛。因為只有生活在愛的環(huán)境中的孩子,才能領悟愛的價值,才能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愛社會、愛自己將來的事業(yè)。當然這種愛不是縱容和遷就學生,是通過愛讓學生接受“真善美”,摒棄“假丑惡”,這就是育人。
2.理解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每個孩子又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他需要我們當老師的去認真解讀,只有童心才能去破解這些密碼。因此,理解孩子既是形成童心的前提,也是獲得童心的必然結果,你理解了孩子,就會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就會對他們心中的困惑及時進行疏導。
三、贊賞評價,激發(fā)自信
1.口頭評價。口頭評價一般是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學生的提問、解答、質疑等往往是多角度的,且對錯交替。由此,教師評價學生也要因人而異,以多角度去評價學生。特別是對解錯的同學,教師的評價就以另一個角度上去說。比如:“你雖然答錯了,但你勤于思考,積極發(fā)言是很好的,希望你繼續(xù)努力!”不難理解,一堂課成功與否,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評價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學生積極發(fā)言,主動參與,孕育著課堂的勃勃生機,使課堂生動、活潑、開拓、延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落筆評價。落筆評價通常是指對作業(yè)和測試的評價,評價時要針對學生的成長來落筆。如果要落“合格”或“不合格”的等級,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閃光點在等級旁邊寫一兩句激勵的語言,給學生以努力的方向。這樣,學生就能在溫馨、和諧的評價中得到自信。只要學生堅信自己“我要學,我能學,我真棒”。那么,我們新課程教學將會在不斷地探究中得到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