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九堡鎮(zhèn)清溪小學 胡美平
探究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江西省瑞金市九堡鎮(zhèn)清溪小學 胡美平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學語文學習中,課堂氣氛協調與科學的引導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兩點內容。但傳統(tǒng)模式下的語文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不強等問題都制約了小學生自主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語文文本思想的深化和教學手段的轉變刻不容緩。本文從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現狀入手,對其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研究。
小學 語文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yǎng)
對于初步入校園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對正確的學習方法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自主約束性也不是很強。多數的學生都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語文古詩背誦或者閱讀文章學習,并沒有對知識結構有著較為全面的理解。因此,改變當前的小學語文學習方法,令他們主動參與到其中,產生學習樂趣是比較重要的。
(一)缺少細致深入的操作過程
雖然許多小學都在教學觀念上加以轉變,從教學方法的改進入手,力求引起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但總體而言,教育形式還不是相對完善,在一些細致的環(huán)節(jié)中有所欠缺。例如:教師無法將“指導”與“協助”融合在一起。一些教師錯誤理解了自主學習的具體內容,認為只要完全放手就能夠達到相應的目的。其實不然,小學生的自律性還不是很強,這種方式只會引起課堂內的混亂。因此,教師只有掌握好引導的尺度,才能夠體現語文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
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都無法擺脫原有方式的桎梏,為學生將每一步驟都規(guī)劃好,令他們根據作者的思想情感去體會文章,并按時的背誦考試中的重點與難點。這種教學方式下,每一過程和模式在學生的心中都是固定的,無法體現趣味性和未知性,導致課程相對枯燥、乏味。
(三)小學生的自主能力差
就小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對學習有著明確的認知,不理解自主學習的益處。例如:教師選取文章中的某一段落讓他們討論其中的主旨,大部分學生都找不到相應的側重點,無法按照相關的線索進行分析。甚至還有一些學生直接將“討論環(huán)節(jié)”變?yōu)椤罢f話環(huán)節(jié)”,做出擾亂課堂紀律的行為。
(一)引領自學,體驗自主
只有令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要求有著深刻的理解,才能夠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以“漢字學習”為例,教師可以選定一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文章,令他們進行獨立閱讀。學生如果遇到了不認識的生字,可以通過字典進行查詢。在此期間,教師不提供任何的指導。另外,教師要對閱讀時間與次數進行限定,要求學生在20分鐘內讀十遍文章。隨著次數的增加,一些不熟悉的漢字就會漸漸在他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并能夠對文章大意有一個基本的把控。當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挑選出五位同學進行現場演示,并將錯誤的生字發(fā)音予以糾正。這樣就完成了生字的初識階段。第二,在生字的強化時期,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將標準好的漢字找出來,并在本節(jié)課中的生字表中進行逐一核對,看還有哪些有遺漏。這樣就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了學生的文本印象,實現了自主學習的過程體驗。
(二)形式靈活,組織自主匯報課程
教師應該以原有教學模式的轉變?yōu)槟繕耍ㄟ^多樣化的形式深化學習內容,以匯報課堂的組織途徑將學生聯系到一起。例如:教師可以對某節(jié)閱讀課進行規(guī)劃,以自主學習為主題開展“爭當小老師”的活動。首先,在活動開展之前對作者的背景進行介紹,并為學生指出重點分析段落和方向,為他們確立一個基本目標。其次,每位同學都要在課下時間進行資料的搜集,將自己認為重要的生字、詞語、句型逐一標注出來。也可以利用網絡查找一些名句或者是近義詞、反義詞。最后,學生按照座位的排序進行一一講解和分析,其他學生可以將好的地方記錄下來并予以歸結。另外,在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對每一位同學的報告進行評價,闡述其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并選出一位最有創(chuàng)意并且內容最全面的學生進行獎勵,深化學生的自主能力,提升他們的積極性。
(三)小組合作,促進自主能力的提升
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首先,教師為學生兩個對比性較強的故事。以《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為例,將學生兩兩分為一組進行任務分配。其中一名學生對《亡羊補牢》進行閱讀,并總結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位同學則對《南轅北轍》進行理解,劃分出多個閱讀點,并按照重要性排序,設定一條主線。其次,在上課期間,每組同學要和對方進行溝通,將故事講給對方聽,并說出自己理解的側重點。結束后兩位同學則要進行統(tǒng)一分析,總結出兩則故事中的互通部分,說明“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能夠帶來不同的效果”。最后,教師令每組排出一名代表進行總結,看哪組同學能夠切中要害、直奔主題。同時,也對一些不同角度的創(chuàng)新點予以肯定,通過評價的方式來給予他們鼓勵,使學生的自主性有所增強。
【結 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述。首先,對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以自主活動的組織作為切入點,闡述了幾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得出:教師要轉變原有的教育觀念,在形式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對語文學習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解決。同時,也要在課堂中加入一些有趣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為人才的塑造打下基礎。
【1】崔學梅.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助推小學生語文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J】.課外語文,2016(03)
【2】王改梅.初探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下),2013(12)
【3】戴曉麗.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