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臨海市大田中心校 畢靈麗
巧用思維導圖 引領語篇教學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浙江省臨海市大田中心校 畢靈麗
新版PEP小學英語教材用語篇教學理論為指導,語篇的教學與學習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新版PEP教材里面的詞匯課、對話課和讀寫課大都是以語篇的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詞匯課是基于語篇的詞匯教學,對話課是針對于語篇的對話教學,讀寫課也是以語篇為基礎的讀寫教學。因此學習語篇以及在語篇中學習,可以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巴贊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思維導圖是用互相關聯的知識構成完整的信息系統,它把大量的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記憶的“組塊”,從而讓學習者能更系統地, 更有條理地思考理解語篇。所以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能夠不斷地優(yōu)化課堂。筆者從以下三個角度來探討思維導圖的運用:運用思維導圖,提高預習有效性;運用思維導圖,梳理語篇脈絡,整合知識;運用思維導圖搭建讀寫橋梁,內化知識,創(chuàng)新運用。
在學習新的語篇之前,學生可以先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進行一些嘗試性學習。通過語篇預習,學生會對語篇里新知識有初步感受和淺層理解,會使語篇的學習更有目的性,從而使語篇教學更加有效性。思維導圖主要以單詞、線條、箭頭、符號、圖形、顏色等直觀形象的方式來呈現思維。課前預習中,學生會有更多的自主性來選擇采用何種線條、顏色、圖形和符號來體現自己的思維,學生會有更多的趣味性,也能更好地畫出充滿個性的有自己見地的思維導圖。
當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時,學生會在原有知識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以話題為中心尋找關鍵點和分支,積極進行思維擴散,從而不斷搜尋記憶中的有關問題,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并加以思考。整個預習過程就是學生思想碰撞的過程,在碰撞中加深對新課的認知和理解,讓學生能更加主動閱讀和思考,能更好的整體感知語篇內容。
如學習“談論喜愛”相關語篇學習時,教師可在學生預習前列出相關話題的內容:三上Unit 3 Let’s paint; 三下Unit 4 Do you like pears ;四上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五上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以及五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教師結合相關話題,提供簡單的思維導圖,從而使學生在預習時更快地梳理知識點,快速找出中心句、關鍵點。如下圖:
(圖1)
在英語語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主要體現在整體感知語篇,理解語篇內容,理解語篇的知識點和復述語篇等環(huán)節(jié)。思維導圖往往是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合作完成的,在此過程中既有個體的思維過程,又有集體智慧的交流,通過交流和討論又能進一步加深對語篇結構和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對信息的篩選、歸納的能力,并將已獲得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轉化為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不斷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如四上Unit 3 My friends 教學中,先描述特征明顯的娃娃,通過圖片出示關鍵詞,再用關鍵句組織成描述性的一段話。然后可以運用到描述朋友或父母等。如下圖:
(圖2)
如PEP六年級上冊Unit 3 《My weekend plan》Read and write中Holiday Plan為主題的語篇教學中,筆者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思維導圖(見下圖3 )。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快速抓住關鍵詞,理清文本思路。在完成導圖的過程中即能加強對課文的理解,鞏固所學語言知識。學生看著導圖復述課文,也能不斷提升語言技能。
(圖3)
又如PEP六年級上冊Unit 4 I have a pen pal ,整個單元都是圍繞pen pal筆友Peter和John的基本情況,如居住地,愛好等幾方面展開。教學時筆者先出示人物圖像,引導學生提問。再提出問題:“How old is he? What is his hobby? Where does he live? ”學生圍繞問題展開閱讀。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現關鍵詞,不斷豐富思維導圖的分支,不斷完整思維導圖的信息,從而能讓學生更詳細了解文本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圍繞Peter(見圖4 )和John(見圖5 )提煉出語篇的主要脈絡,并通過層次清晰的線條和色彩使描述性文字變得不再枯燥,從而有效降低學生閱讀和理解的困難。
(圖4)
(圖5)
與傳統文本相比,思維導圖集色彩,線條,圖表,圖片和關鍵詞為一體,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中心主題更加突出,內容更加豐富。因此通過思維導圖會讓整個話題語篇的思路更清晰明了,學生也會有更清晰的認識和記憶。
如學習完PEP六年級上冊Unit 3 Read and write 后,可讓學生小組合作,仿照教師繪制思維導圖總結其余三個節(jié)日,進行拓展性學習,并可根據圖示進行寫作練習。如圖6:
(圖6)
知識點基于課文、源于課文、又高于課文。這樣的拓展活動、語篇總結,不僅能幫助學生梳理思路、厘清知識脈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由此及彼,不斷提高學生語言創(chuàng)新運用能力。
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將隱性知識顯性化,把語言信息圖像化。思維導圖使平面信息從枯燥的變成彩色的、立體的、具有高度組織性的網狀圖,因此學生在體驗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中,即對所學知識進一步有效地整合和聯系,也更易于記憶。學生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發(fā)展思維方式,有效地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在使用思維導圖時,教師要做好示范和引領作用,不可操之過急。首先,教師在預習前要為學生構建大框架,給學生架構好思維導圖的“腳手架”;其次,思維導圖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煩,層層深入。由于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有差異,不同學生編制思維導圖不同。教師應從學生自身基礎和能力出發(fā),鼓勵學生查漏補缺,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托尼?巴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第二版)【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4
【3】金黎靜.探究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級語篇教學中的運用【M】.知識文庫,2016(2)
【4】林立.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
【5】金曉瑩.思維導讀在小學英語話題復習課中的應用——以PEP教材為例【M】.小學英語教學設計,2013(9)
【6】陳敏.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