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椿
【摘要】本文論述教師在小學品德教學中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讓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提高自身素質。
【關鍵詞】民主 和諧 課堂互動
激勵 評價 靈活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A-0116-02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滿足學生的身心需要為目標,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注重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初步掌握認識社會事物和現(xiàn)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積極參與社會能力的一門學科。要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品德與社會必須改變課堂教學依然存在的唯教材至上、脫離學生社會生活實際、照本宣科的傾向,讓課堂“活”起來。如何使品德課“活”起來?近年來,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一、充分利用身邊實際例子,有效詮釋教材知識點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對其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價值。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往往還是照本宣科,總是按照教材的順序逐一地進行教學,缺少最新知識的運用?,F(xiàn)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鮮活案例沒有介紹給學生,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沒有體現(xiàn),不能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失去了品德學科教學的主旨意義。為了改變這一不良的教學現(xiàn)狀,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根據(jù)課本設定的內容目標要求,在選取教學內容時充分利用身邊的實際例子,堅持做到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例如,在教學《尊敬老師,尊重學校工作人員的勞動》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利用課件給學生播放了本市感動人物阮文憑老師的先進事跡(阮文憑長期在邊遠山區(qū)任教,把知識文明播撒在瑤山,支撐起瑤山教育的希望),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本校教師,回憶、查找教師們?yōu)閷W生的健康成長嘔心瀝血的事例,通過教師的感人事例體會到教師工作的艱辛,體會到教師職業(yè)的神圣、偉大和光榮,認識到全社會都應該尊重教師,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尊重和愛戴教師。該教學過程由于充分利用了身邊的實際例子,貼近兒童的生活,有效詮釋了教材知識點。
二、營造民主課堂氛圍,形成和諧的課堂互動
民主和諧的課堂互動,是課堂教學得以生動活潑的重要支持。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相互作用的結果。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筆者有計劃地安排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重視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健康向上的互動氛圍。例如,《感受父母長輩的養(yǎng)育之恩》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明白、理解、體貼父母,為了有效地把握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上課前筆者給學生布置了家庭“作業(yè)”:回到家時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衣服、洗碗、洗腳、做飯等,每人至少做一件。上課時,筆者按學習小組給學生收集、分享“作業(yè)”,接著讓幾名學生在全班談談自己完成“作業(yè)”的過程和體會,然后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進行適當?shù)膯l(fā)、引導教育,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學生自己選做家庭“作業(yè)”,自主組成小組分享作業(yè),課堂教學內容和組織方式都變得民主,小組分享作業(yè)的互動形式積極和諧,課堂達成了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父母、關心體貼父母,力所能及地幫助父母這一重點目標。實踐證明,課堂上民主和諧的教學互動對學生的學習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三、恰當運用激勵評價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及時、恰當?shù)剡\用激勵評價機制,通過教師口頭表揚、肢體語言的肯定、學生熱烈的掌聲鼓勵等激勵方式,能使學生品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持久的學習熱情。每個學生在社會中都是鮮活的個體,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條件、教育基礎等都存在差異,所形成的個性特點、心理特征也不同,因此接受知識和掌握知識的能力也存在差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恰當運用激勵評價機制,有效地運用表揚和鼓勵措施,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快樂與成功。一次教學中,筆者讓一個性格內向、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回答問題,他站起來后感覺很慌亂,一句話也不說,這時筆者鼓勵他:“不要謊,慢慢想,能答多少就多少,老師相信你,只要你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就是最棒的!”聽了筆者的鼓勵后,他嘗試著組織語言,最后順利回答了問題,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還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小組學習競爭機制:學生在課堂上回答正確一個普通問題,其所在學習小組可獲10分獎勵,弄清楚一個難度較大的問題,其所在學習小組可獲15至20分獎勵。有時候,為了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筆者還采取搶答的方法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在教學上恰當運用激勵機制,適時激勵和表揚學生的學習進步,能夠使他們感受到成功和滿足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課堂教學設計靈活多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我國已實行了新課程改革,依據(jù)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要求,小學品德課從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及教學觀念、教學思想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小學品德課教師,必須更新觀念,積極實踐課程改革。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改變過去以教師講述傳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投入到學習中。為此,筆者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在設計課堂教學結構時盡可能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考慮到學生學習的遷移,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情況下,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筆者大致采用四到六個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即出示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提升、達標測評、糾錯鞏固等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消除厭倦感,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小學品德課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品德課堂教學“活”起來。
(責編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