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蓮
班主任工作最大的特點是千頭萬緒,繁瑣而忙碌。門窗損壞了,我們得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調(diào)查原因,甚至還要當“修理工”;某某學生流鼻血了,班主任要帶到醫(yī)務室處理;學生下課不小心扎破了手,甚至尿褲子了;等等。班主任每一天都要時刻面對并處理難以“預設”的種種繁瑣事件,就像一只陀螺不停地旋轉。尤其是當下,家長和社會給予老師們種種要求,如何放松那一根根緊繃的神經(jīng),如何在忙碌中減壓,直接影響著班主任的身心健康。
一、通過 “示弱”減壓
班主任不是鐵打的“金剛”,如每一項工作都親力親為,遲早會承受不了沉重的負擔。適時地向學生“示弱”無疑是最好的減壓方式,發(fā)揮小干部、組長、每位學生的熱情,不但會使自己“輕裝上陣”,還能迅速地完成工作任務,既利于融洽關系,又利于增進師生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能力。
開學第一天我就和學生聲明:“從一年級把你們帶到現(xiàn)在,眼看你們一天天長高了、長大了,而李老師卻有點老了,搬個桌子也搬不動了,班級事務多,記性也不如從前,你們要多幫助李老師,要依靠大家共同把班級搞好?!?孩子們聽了我的話,紛紛舉手,班上的大力士城城說:“李老師,有什么搬書、搬桌子之類的活兒,讓我來干吧,您就歇歇吧。”還有的孩子說:“您記性不好,有什么事兒,我來提醒您,不用您操心,我就當您的小秘書吧。”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狡黠”地笑了。呵呵,孩子們“中招”啦!
面對我的“示弱”,班里的各項工作似乎都有人負責。有的同學主動整理圖書角的藏書、班級的教輔資料,有的同學幫助收費,并匯總到我這里,我核實后,學生交會計室;有的同學負責教室的擦拭灑掃;班級的生態(tài)園,有班干中午吃完飯主動帶學生去澆水、拔草;銷售這些蔬菜時,男生們負責拔菜,女生們負責清洗干凈,再一把把捆扎起來,還有學生幫助宣傳,銷售得有聲有色。班級的各項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每個同學都積極、熱情地為“弱小”的班主任解決班中的大小事務,儼然是一個個活躍、熱情的“小主人”。而我則成了學生們最需要保護的“寵兒”。
一個學生只有在被班集體需要時、被班主任老師“重用”時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價值,“示弱”緩解了我很多壓力,因為我適時“示弱”不但絲毫沒有影響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高大形象,反而使他們有一種被尊重、被認同、被肯定的自豪感。
二、“寫作”管理
班級中給班主任帶來最大困擾的就是那些后進生,他們好像屢教不改,上課不聽講還影響其他同學,下課不是打架就是破壞公物,常常導致班級常規(guī)扣分。這些后進生擾亂班級秩序,小報告不斷,搞得班主任寢食難安,影響班主任的情緒,給班主任帶來無形的壓力。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現(xiàn)在的學生視野開闊,思路敏捷,個性鮮明,離異家庭、留守兒童等眾多,簡單的說教已經(jīng)很難走進他們的心靈,但是不走進他們的心里,何談教育?因此,筆者每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先會摸底調(diào)查,了解這些后進生“破罐子破摔”的原因,為每一位后進生建立檔案,詳細記錄他們的家庭情況、性格、優(yōu)缺點,了解犯錯的原因。跟蹤研究后進生,正是因為抱著研究的心態(tài),寫著寫著就會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感受到和這些后進生打交道的樂趣,同時也緩解了自身的壓力,班主任工作也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例如上學期我安排班級一位出色的女生幫助一個新來的后進生小鵬,沒想到他居然“喜歡”上那位女生,還寫了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情書”,為此,我以他為案例研究教育取得不錯的效果,寫成一篇教育隨筆發(fā)表在了某雜志上。這樣的后進生研究案例很有意義,轉化了一個個后進生,也讓我找到了教育幸福的源泉。
三、“反思”管理
實際工作中墨守成規(guī)、一成不變的方法讓我們和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了距離與隔閡。用50種方法去教育一個學生會有50個精彩的故事,如果你用一種方法去教育50個學生,那么你會是一位讓孩子們厭倦的班主任。有的老師說:“我這個事情在班級講過,誰不遵守,出問題了活該!”大教育家盧梭說過:“小孩子不是縮小的成人?!痹囅胍幌?,我們成年人也有貪玩忘事的時候,因此,有些常規(guī)要反復強調(diào),多采用不同的招數(shù),個別學生甚至要單獨交流,才能人人入心。班級就是個微型的小社會,班主任如果要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妥善處理好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就需要不斷學習反思,只有這樣才能跟上學生發(fā)展的腳步。針對現(xiàn)代學生的特點和遇到的新問題,要跳出常規(guī)看問題,學會巧妙地與學生溝通。例如表揚和批評,現(xiàn)代教育理念提倡多表揚少批評,陶行知用四塊糖果轉變一個后進生值得我們學習。班主任通過學習反思,使用批評時,說話多一點含蓄尊重,比直截了當?shù)男Ч麜谩Eu學生不是把學生當成出氣筒,不是為了制服學生,而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批評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場合。作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學習、行為上規(guī)范、嚴格要求學生,又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愛心和真情的關心,嚴慈結合起來。嚴之當頭,愛在其中,言之有理,愛之有方。例如來自離異家庭的孩子小皓,打架罵人,隨心所欲,屢屢違紀,周圍的同學深受其苦,我用盡各種方法也效果甚微。我一直反思要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教育他。偶然,我發(fā)現(xiàn)他每天上課玩折紙,小青蛙、小汽車、小老鼠等折得惟妙惟肖,我湊近他耳朵邊說:“小皓你心靈手巧,如果你把這種聰明才智用到學習上一定會取得不錯的成績?!彼犃宋疫@樣含蓄的“批評”,從此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與周圍同學關系慢慢地融洽了。沒想到不經(jīng)意的反思教育會有這么神奇的作用。
四、家長參與
許多班主任工作兢兢業(yè)業(yè),辛辛苦苦,可是常常招來家長的埋怨甚至投訴,究其原因是班主任缺乏和家長的有效溝通。孩子在家庭和學校的表現(xiàn)能否接軌,對孩子能否養(yǎng)成好習慣至關重要。因此,我每接手一個班,都建立QQ群、微信群、班級博客,隨時保持家校聯(lián)系暢通。充分利用這些媒體資源宣傳正確的教子觀念,曬一曬班級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的照片以及取得的成績,曬一曬孩子認真的作業(yè),將我的教育教學心得、孩子們的課堂表現(xiàn)等發(fā)到班級博客,和家長、孩子們共享學習成果,探索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這樣就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積極上進的班風。學期初工作計劃的制定,讓家長和孩子們對本學期的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每周的工作重點以及注意事項都及時提醒家長。有時,天氣寒冷,要溫馨提醒家長給孩子多穿衣服,關愛學生的細節(jié)讓每一位家長感動,甚至有時就教育子女的話題展開討論,例如談論過年壓歲錢的使用等話題,這樣你的努力家長能“看得見”,很有必要。
每學期開設家長微課程,把家長請進課堂,讓家長們展示才華,家長在參與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更新了教育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zhì)。同時,在參與孩子教育的過程中也促進了親子關系的和諧。傳統(tǒng)節(jié)日請家長參與,例如上學期臘八節(jié),我請好幾位家長做好臘八粥并送進教室。當看到家長們送來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孩子們歡呼雀躍,各個小組的孩子把桌子拼湊在一起,鋪上漂亮的桌布,恭敬地坐在位子上,有孩子熱情地幫助盛粥,還有家長帶來相機拍攝下家長與師生共同幸福地享受臘八粥的場景。期末學生評語我讓家長參與,寫出的評語更加完善。家長參與讓我的班主任工作更加輕松愉快,家長在參與過程中更新了觀念,享受到教育子女的樂趣,也理解班主任老師的辛勤付出,更加配合我的工作,班級管理更得心應手。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