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守月
近年來,范縣教育局立足未來教育觀,以“多元課程管理理論”的豫派教育思想為指導,在全縣各學校大力推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快樂課堂;創(chuàng)新開展以經典詩文誦讀、大課間行為藝術和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為主要載體的多元課程管理活動,著力構建書香校園、藝術校園和道德校園,讓濃郁書香、文化藝術、道德教育成為生態(tài)校園的主色調,引領學生體驗生命的自信、陽光的生活和幸福的微笑,從而逐漸改善師生的生命狀態(tài),不斷提升師生的幸福指數(shù)。
何謂“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一主”即生態(tài)高效課堂,“三元”即書香校園、藝術校園、道德校園。幸福教育,就是以培養(yǎng)人的幸福情感為目的,增強師生“體驗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給予幸?!蹦芰Φ慕逃?,旨在賦予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過程以人性、人文的溫暖關懷,使教育成為一種始終充盈著幸福的生活方式。它重在通過學校教育理念、教育管理、課程設置、教學活動、課外活動組織實施等改革,給學生的學習、教師的工作以幸福的體驗,達到為獲得幸福而熱愛教育、享受教育的目標。
一、關注生命質量,構建生態(tài)高效課堂
學習是學生的核心生活,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課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獲取,更應關注學生的精神愉悅、生命發(fā)展。只有不斷改進教學行為,才能構建快樂課堂,打造幸福教育。因此,我們推動全縣各學校著力構建快樂課堂,引領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在獨學中提高自學能力,在合作中學會思考、傾聽、交流與展示,在探究中感受收獲知識、啟迪心智的快樂;讓孩子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身心的愉悅,達成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讓孩子的心靈自由飛翔,讓師生的活力盡情綻放,讓快樂的陽光照亮課堂,真正讓課堂教學成為個性張揚、幸福充溢的過程。
二、開展“三元”同建,提升核心素養(yǎng)
以人的素質和能力為基礎和核心,是2l世紀對人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的現(xiàn)實基點和出發(fā)點。推進書香校園、藝術校園和道德校園 “三元”同建,相互融通,相輔相成,旨在“推倒教室的四面墻壁”,讓所有活動都是課程,讓整個校園都是課堂,讓每件事情都能育人,實現(xiàn)“多元管理,全程育人”,形成強大育人合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書香校園”是師生永遠的精神家園。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朱永新說:“經典閱讀可以幫助教師在每天的課堂里找到自信和價值,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全縣中小學校著力播撒閱讀種子,開設閱讀指導課,充分利用“世界讀書日”、學校讀書節(jié)、讀書周、讀書月等時機,充分利用讀書角、開放式圖書室、室外閱覽室等空間,充分利用讀書心得交流、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論壇、共讀一本書、圖書漂流、親子共讀、師生共讀、讀書標兵評選等載體,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閱讀活動,大力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實現(xiàn)高效閱讀,推廣海量閱讀,引領師生走進經典,建設精神家園,贏得一生幸福。
“藝術校園”是師生幸福教育展現(xiàn)的重要舞臺?!八囆g校園”旨在為學生搭建彰顯習得本領的舞臺,堅持“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空間留給學生,把健康帶給學生,讓藝術熏陶學生”,讓每個孩子在實現(xiàn)有效的能力輸出后感受到幸福。全縣中小學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資源,深入開展跳繩、踢毽子,跳竹竿舞、扇子舞,練武術操、太極拳等形式多樣的大課間行為藝術活動,并注意和經典誦讀相結合,不斷豐富大課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在此基礎上,各學校以音樂、美術課程為載體,不斷拓展藝術課程的外延,成立豐富多彩的學生藝術社團,開展形式多樣的音樂、美術展演活動,逐漸增強大家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使師生在參與藝術活動的過程中強健體魄、陶冶性情、提升美感,從而學會欣賞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達到提升身體素質和藝術素養(yǎng)的雙重目標。
“道德校園”建設是實現(xiàn)幸福教育的動力源泉。全縣各學校以“幸福教育”思想為引領,以“大主題、長周期”的校園道德建設課題為載體,根據(jù)學校實際和自身文化積淀,營造溫馨宜人、富有意蘊的道德校園文化環(huán)境。抓住道德課程的創(chuàng)新設置開發(fā)、教材教法和考核評價制度三個環(huán)節(jié),按照簡單易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引導中小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規(guī)范一言一行。組織學生開展針對性、參與性、實效性強的教育實踐活動,實現(xiàn)“日行一善、周行一禮、月養(yǎng)一習”,從而達到“規(guī)范自我、規(guī)范他人、規(guī)范群體”的目的。把德育工作由學校向家庭輻射、向社會延伸,組織教師深入社區(qū)村莊,走進學生家庭,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實現(xiàn)家?;樱餐龑W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如今,人人講道德、人人有道德的氛圍日益濃厚,學校已成為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一方凈土。
三、著力內涵發(fā)展,創(chuàng)造幸福教育
內涵發(fā)展是學校不竭的生命力,是學校發(fā)展的內在需求,其核心是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fā)展。對此,我們注重理念創(chuàng)新、結構優(yōu)化、方法科學、質量提升。全縣各學校注重內涵發(fā)展,以加快推進“一主三元”的構建為載體,為師生成長提供民主、人文、和諧的氛圍,不斷提高師生的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shù),讓教師感受到學習是享受,培訓是福利,工作是幸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像家長,學校是樂園,成長最幸福;真正讓每所學校都為師生的一生幸福奠基,讓每位師生的身心更健康、生命更燦爛。
總之,推進“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歸根到底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更加尊重師生的生命成長規(guī)律,讓教育返璞歸真,回歸到人性的原點,讓學生因成長而快樂,讓教師因教育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