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新人剛加入公司時,通常充滿斗志,但是到了第二年,這種最初的興奮退去,他們漸漸變得消極,生產(chǎn)力降低,信心也不再高昂。
當然,有時員工遭遇一些短暫的消沉或瓶頸很正常。但這只是暫時的,到某個時候,員工的表現(xiàn)和士氣必須“止跌回升”,否則主管必須介入提供協(xié)助。面對員工的“第二年危機”,主管可以做六件事:
1.面對他。有時候,員工知道自己正處在瓶頸,但有時候,員工可能看不清自己的狀況。主管不能假設員工會主動來找他談這個問題。如果你注意到下屬陷入瓶頸或低潮,應該主動和他一對一談話,指出問題所在。
2.做點改變。為員工的工作增加一點多樣性,你會驚訝于一點小改變對一個人有多大的影響??赡苤皇菐退麚Q換座位,或讓他參與一個新的項目,這些小改變都會讓他再次燃起活力。
3.和別人互動。鼓勵陷入瓶頸的員工和別人談談。這可以是正式的導師方案,或者只是要求他和曾經(jīng)歷類似低潮的人喝杯咖啡。這些資深員工可以分享他們怎么克服瓶頸,重拾方向。
4.做個新的計劃。和這位員工一起做一個新計劃,一步一步寫出來他該做什么,例如參加什么研討會、看哪些書,或和哪些人談一談。重要的是,主管必須和他一起設計,而不是把計劃擬好后交給他。因為,這位員工會更投入,更愿意執(zhí)行。
5.肯定他們。如果員工在第一年工作認真,你卻沒有給他足夠的贊美或肯定,很可能導致他感到沮喪。
6.回到根本。過去,是否有什么流程或做法,這位員工最近不再執(zhí)行了?有時候,只要重拾過去有效的做法,就會有很大改善。
摘編自《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