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照歡
摘要: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力推動全民閱讀,這已是 “全民閱讀”連續(xù)四年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新教育也提倡親子閱讀,可是我們與孩子及家長的交流中卻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極少與孩子一起閱讀。我校堅持開展任務驅動式的家校聯(lián)動“故事爸媽進課堂”、“家長讀書會”、“鳳凰講壇”、“國旗下分享閱讀”等活動,激發(fā)了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增強了家長主動開展閱讀和參與學?;顒拥囊庾R,從而推動家庭親子閱讀,構建起良好的家校成長共同體。推行親子閱讀,我們也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與問題,針對這些困難與問題,我們需要提出一些有用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親子閱讀 目的與意義 家校成長 解決方法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一方面人們的工作時間越來越緊張,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這導致了開展閱讀的人越來越少,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陪伴孩子親子閱讀就更加少了。另一方面,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家長對于學校的教育要求也越來越高,緊張的家校關系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開展親子閱讀有利于增加父母與孩子的親密度,也有利于構建家校成長的共同體。我們必須讓廣大家長知道并且了解開展親子閱讀的目的與意義,讓他們能夠主動地配合學校開展親子閱讀,讓家長了解、參與學校的教育與管理。
一、親子閱讀的含義與目的
(一)親子閱讀的定義
親子閱讀,又被稱為“親子共讀”,從狹義上來講,親子閱讀是指把書本當做媒介,把閱讀當做聯(lián)系的紐帶,讓孩子與父母能夠共同閱讀并分享閱讀的過程。在廣義上來講,是指家長參與到孩子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共同閱讀,促進孩子與父母的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為孩子與父母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溝通環(huán)境與溝通機會,創(chuàng)造更加有效地溝通方式,能夠分享從閱讀的書本中帶來的收獲,感動與樂趣;通過孩子與父母的共同閱讀,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加多的快樂與智慧,讓孩子對于生活與未來充滿著希望,勇氣,熱情與信心。
(二)開展親子閱讀的目的與意義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現(xiàn)代家長最看重的問題之一,開展親子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孩子與父母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溝通環(huán)境與溝通機會,拉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密度以及分享讀書樂趣的機會,讓孩子與父母的感情更加的深厚,讓孩子能夠深切地體驗到父愛、母愛的溫暖,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與快樂成長,讓孩子與父母能夠共同的成長。
開展親子閱讀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讓孩子更快地學習新知識,接受新知識。開展親子閱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積累詞匯,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能力,開發(fā)孩子的智力。開展親子閱讀也能使孩子的知識面得到很好的拓展,讓孩子從多方面去了解世界,促進孩子的成長。
學校通過開展親子閱讀,提升家長素質,有利于家長主動配合學校進行教育管理,有利于促進老師與家長相互了解,相互理解與支持,有利于增強老師的教育能力,提高老師的教育技能,完善老師的教育方式,化解家校矛盾,從而提高了學校整體的教育水平。
二、親子閱讀面臨的困難
(一)家長對親子閱讀不夠重視
親子閱讀雖然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重視,但是開展親子閱讀依舊面臨與存在著許多問題。一些家長對于親子閱讀的目的理解不到位,不準確,一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能夠自己會識字,會讀書了,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閱讀,就沒有必要再陪孩子一起閱讀了;一些家長忙于生計,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平時孩子的照顧完全托付給祖輩,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也不愿意在父母面前閱讀;一些家庭并沒有為孩子的閱讀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家長一進家門,就打開電視機,低頭看手機,讓孩子不能夠在一個溫馨舒適與安靜的環(huán)境中進行書本閱讀。
(二)對閱讀材料的選擇沒有合理的指導
有些家長十分贊同親子閱讀,也認為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加深同孩子之間的溝通,還能同孩子互相學習、相互促進,但對于孩子閱讀的圖書的選擇上,家長卻并沒有很用心,或是感覺到無從下手。家長選擇的一些書本沒有考慮到孩子的需求與意愿,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選擇,閱讀內容孩子缺乏興趣等,這也造成了家長和孩子對親子閱讀的興趣的逐漸減退。慢慢的,家長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家長也逐漸不愿意花太多的時間陪孩子進行閱讀,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味的將孩子送到各種各樣的課外培訓班了事。
(三)長期堅持親子閱讀出現(xiàn)困難
一些家庭對于孩子的閱讀的指導方法不正確,也不到位,父母在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帶有比較嚴重的情緒,興致高、情緒好時陪孩子一起閱讀;不高興、沒興致時就不理睬孩子的閱讀要求,甚至認為閱讀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沒有做到細心和耐心的教導孩子的閱讀,也不能夠認真,耐心的回答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閱讀過程中缺乏親子互動等;現(xiàn)在的手機,電腦,電視對于孩子的誘惑力也很大,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于手機,電腦與電視,家長缺乏指導與有效的管束,這些都讓孩子與書本的距離越來越大了。
三、解決的方法和對策
(一)提供親子閱讀指導
對于上面提出的開展親子閱讀面臨的問題與困難,我們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決問題與困難的方法。學校應該多開展一些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互動,讓父母也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當中。學校的老師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業(yè),要求父母與孩子一起動手完成。父母可以利用睡覺前的時間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父母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要認真地回答,不能夠敷衍了事。
我校自2015年10月開展的“故事爸媽進課堂”,班級家委安排落實好每星期四、五早上8:00-8:10為孩子講故事的家長。家長輪到任務了就會去做功課,去找故事。每次活動由兩個家庭的家長到班,一個講故事,一個幫忙拍照分享到班級Q群、微信群,以便進行班級交流。為本班孩子講故事可以由爸媽自己講、也可以與孩子相互配合講。每次家長講完故事后就會進行30分鐘經(jīng)驗分享與交流,學校也會給家長方法的指導與親子閱讀的簡要培訓,同時向家長頒發(fā)“感謝狀”和獎勵校園貨幣“鳳幣”以資鼓勵。家校的交流互動讓家長在“傳幫帶”中帶動更多家庭能主動參與到親子閱讀之中。
學校要在親子閱讀中起到指導的作用,要讓家長認識到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與方法,每時每刻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我校經(jīng)常讓家長與孩子一同參加學校的閱讀講座、家長會,學校的“鳳凰講壇”就是有學生場、家長場和社區(qū)場。學生場把講壇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選題、搜索素材、撰寫文稿、制作課件,從自己的思維角度闡明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現(xiàn)自我,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舞臺;家長場就是充分挖掘家長的資源,讓優(yōu)秀的家長直接走進學校教育,利用家長自身的專業(yè)知識為學生進行“配餐”,同時樹立家長和老師一樣也是教育的主體力量的理念,促使家長與老師一起承擔起教育的重大責任;社區(qū)場由學校誠邀熱心教育事業(yè)的社會人士走進課堂,發(fā)揮他們自身職業(yè)優(yōu)勢資源,為孩子們講述社會大百科。
(二)創(chuàng)造親子閱讀氛圍
家長可以在家中選一個環(huán)境相對好的房間或角落,放置一張書桌,旁邊擺著一個小書架,書架上陳列各類兒童讀物。家長應該為孩子營造溫馨,舒適與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無論,孩子成長到哪一個階段,父母都應該陪孩子進行書本閱讀,與孩子分享從閱讀的書本中帶來的收獲,感動與樂趣;父母應該每天抽出固定的,足夠長的時間陪孩子親子閱讀,適當控制孩子使用手機,電腦和看電視的時間,讓孩子投入到書本閱讀當中,讓孩子能夠領略到閱讀帶給他們的知識與帶來的樂趣。
我校每年七月都會召開一年級新生家長會,學校會對家長如何開展親子閱讀進行培訓。學校要求家長為孩子準備一個書柜,向家長印發(fā)一份閱讀書目推薦清單及親子閱讀情況登記表。學校要求家長利用假期開展親子閱讀,家長是否及時閱讀,以及閱讀的效果完全由孩子給予評價,孩子給家長作評價,積極性高并自感光榮,家長又要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能一點馬虎與應付對待。通過一個假期的閱讀,孩子的閱讀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的親子閱讀氛圍正初步形成。
(三)親子閱讀常規(guī)化
家長對于孩子閱讀圖書的選擇上要很用心,選擇的書本要考慮到孩子的需求與意愿,不能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選擇;家長要了解親子閱讀的定義,理解親子閱讀的目的與意義。在與孩子的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大力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孩子進行閱讀,閱讀要常規(guī)化,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魅力與氛圍。家長可以把故事與音樂的組合法、故事游戲法、延伸想象法、角色扮演法等,讓孩子有間接或直接的體驗讀書的機會。家長在給孩子讀書時要充滿感情,要把自己投入進去,充分體現(xiàn)那個角色。
我校在每個班級都成立了“家長讀書會”,要求讀書會的家長都要參加“親子朗讀”。家長利用軟件進行親子朗讀錄音,并上傳到班級群。一個月之內堅持朗讀20次以上的家庭就能獲得“書香家庭”稱號,學校每月評選給予表揚和“鳳幣”獎勵,有時家長忘了朗讀,孩子就會及時提醒家長共同完成任務。為了有效地推動“親子朗讀”,學校的老師都按年級加入到各班群里,可以做一個檢查、評價與朗讀指導。學校還成立了教師“美讀會”,每月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評選一次“書香教師”。
四、初見成效,家長親子閱讀感言
我校的“故事爸媽進課堂”、“家長讀書會”、“鳳凰講壇”等任務驅動式的家校聯(lián)動活動,不但增進了親子交流,提升了家長素質,密切了家校關系,化解了家校矛盾,還推動了大閱讀,促進了家校共同成長。
家長1:“故事爸媽進課堂”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天真、活潑、燦爛的笑容,感覺很幸福;能有機會走進教室為孩子們講故事,感覺很驕傲、自豪;看著孩子們專注的眼睛,認真的聽著故事,爭先恐后的回答,我很開心也很滿足,讓我們與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親子時光,感謝學校給予我們親近孩子的機會。
家長2:親子閱讀大家都知道是對孩子好,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沒有多少,確實需要一個鞭子,去鞭策家長去執(zhí)行。我今天沒完成閱讀,然后發(fā)現(xiàn)群里其它家長都上傳了,我就覺得我有點事沒有完成,一開始就覺得有點任務式,但漸漸地就形成了習慣。
家長3:說起書本,五鳳小學一進校門,就有一大片的書柜一大片的書,每個班都有一個書柜放滿了書。有些父母下班不能及時來接孩子,但孩子不會在那里空等,可以拿課外書來讀。小孩的心理很奇怪的,總是認為別的同學的書本更好看,她們就會互相交換借閱,這樣累積下來,每個孩子都會讀到很多的課外書。
家長4:其實我們家真正的親子閱讀源于學校老師的以身作則和堅持,源于學校布置的閱讀任務和指標。如果沒有學校這項“閱讀任務”,我應該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地陪孩子閱讀。正因為學校了有任務,有了指標,才讓親子閱讀變成一種習慣,一種常態(tài)。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親子閱讀,我開始體會到親子閱讀的好處,不但我與孩子的關系變得更融洽,就連孩子的閱讀習慣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以前,孩子經(jīng)常會在我講故事的過程中打斷我,甚至有時會沒有耐心聽到故事的結局?,F(xiàn)在,孩子開始喜歡我為他挑的書籍,會認真聽我把故事講完,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而或喜或憂,會積極開動腦筋,展開想象的翅膀……所有的變化離開不學校推動“大閱讀”這一項活動,如果哪天學校的任務沒有了,指標和獎勵也沒有了,我想我們還是會繼續(xù)堅持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閱讀的。
五、結論與展望
開展親子閱讀,讓老師與家長相互了解,相互理解與支持,這有利于家長與學校的共同成長。雖然,在開展親子閱讀,構建家校成長共同體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與問題,但是,我們會積極尋找解決這些困難與問題的有效方法,讓親子閱讀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開展親子閱讀是家長與學校能夠共同成長的有效的途徑,是構建家校成長共同體的有效途徑,是孩子、家長與學校實現(xiàn)共贏的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謝先剛,張麗琴.合作互動式家校教育共同體模式的構建[J].班主任之友,2010,(04).
[2]張達紅,家校合作,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生活習慣[J].行知教研,2012,(04).
(作者單位:廣州市海珠區(qū)五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