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丹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064-01
語文教育在人的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和繼續(xù)學習,對于弘揚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語文教育又是一大難題,因為它決定著學生學習的前提。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也可能直接決定著他們學習其他課程及對于社會、生活、人生感悟的效果。因此,我們作為教師,特別又是語文教師,在學生學習語文時,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作用,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什么,又怎樣做,才能達到教育學生,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呢?
1.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帶動學生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從小語學科本身的特點來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崔巒同志說過:強調學生的"學"不是說教師的"教"可有可無。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要以學生學習為重,但是如果教師的指導不得力,學生的學就帶有很大的隨意性,肯能使學生走彎路。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功能是非常重要而又必須的。
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決定于課堂教學者的綜合素質和方法。課文只是個例子,充其量只是個典型的例子。語文是一門工具性、應用性和教育性特強的學科。因此,語文教學要以課文為例子,以小見大,是學生根據(jù)一篇小小的文章,學到大的知識。例如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作為一名教師,在起到主導作用的同時,還要講究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既要立足于課本,又要放眼課外,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課外生活緊密結合。
2.在理解的基礎上將課本應用于實際生活
俗話說,學以致用。就是說學的理論知識要能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要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才算真正學會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語文,這也是語文這個學科本身的特點。人們平時說話、辦事和交際等都離不開語文知識的運用。語文功底好的人說話辦事行之有效。所以說學習語文具有重要意義。
語文這個科目本身有其特有的特點,學生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聽說讀寫,始終都在運用語文知識,所以說語文教學具有深遠意義。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往往只在如何學習理解上,比如理解字、詞、句的意思等。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日常生活用語。語文教學的重點應該是教會學生在學習理解的基礎上如何去學習表達。讓學生對書本知識透徹理解后,多把時間用在表達上。學會怎樣才能把"理解"升華為"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將小學語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完美的結合,才能將理論轉化為現(xiàn)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價值所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充分理解而應用于實際生活,要使學生努力掌握: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等。
3.熟悉理解教學內容
要認真鉆研文本,吃透文本精神,精心進行教學預設,這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對教材的內容理解了,才能更好地制定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所用的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同時,我們語文課的內容也有很大的更新,如果課前不進行準備和研究,有的知識就說不透講不明。所以我們教師必須理解掌握教學內容,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突出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地位,突出現(xiàn)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語文課程實踐性的特點,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今天我們還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熟悉一切語文資源,開發(fā)和利用一切語文資源。
4.引導學生做學習主人
課堂是活躍學生學習氣氛的場地,引導學生做學習主人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編排意圖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搞好學習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首先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愛勞動愛人民教育。通過這些教育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步樹立為祖國為人民而學習的遠大抱負,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原動力。其次是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激趣激思、動手動口的問題,推動他們自己看書、查資料、討論、做實驗、觀察、思考,主動地解決問題,教師適時對其引導、鼓勵、評價,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只要自己認真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就能成功"的自我評價意識,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只要教師教學中能堅持正面教育為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鋪路搭橋,就會逐步形成"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不會再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產生越來越帶勁的主動學習氛圍。
總之,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新的一代必須:"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我們要以素質教育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我們要沖破"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書本中心"等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努力追求使每一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教育,實現(xiàn)新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出21世紀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人才。